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袭青衫,满头银发,陈明良推开了那扇十八年未曾踏入的老宅门。

"儿啊,你终于回来了!"七旬老母亲颤抖着声音,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陈明良站在门口,目光却越过母亲,落在那位同样年迈却挺拔如松的老者身上。

这位就是十八年来,他从未谋面的继父。

"你当年为什么要赶我出家门?"陈明良质问道,声音里积攒了十八年的怨气。

老人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你终于肯回来了,我可以告诉你真相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山东临沂这座古朴的小院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

陈明良拖着行李箱,站在这座承载了他童年所有记忆的老宅门前,手却迟迟不敢叩门。

十八年了,整整十八年,他从未踏入过这个家门一步。

如今,他已是两鬓微霜的中年男子,当年的怒气早已被岁月冲淡,留下的只有隐隐作痛的心结。

"明良啊,你妈今天七十二岁生日,你真的不回去看看吗?"电话那头,妻子小兰的声音充满了担忧。

"我..."陈明良握紧了拳头,"好吧,我回去,就这一次。"

深吸一口气,他终于抬手叩响了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谁啊?"屋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女声。

"妈,是我,明良。"陈明良的声音有些哽咽。

门咯吱一声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眼角的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这是他的母亲,李秀兰,如今已七十二岁高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还要苍老几分。

"儿啊!"李秀兰看清来人,激动得双手颤抖,"你终于回来了!"

陈明良看着母亲佝偻的背影,心头一阵刺痛。他还记得十八年前母亲的样子,虽已中年,却风韵犹存。而今,岁月的磨砺让她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妈,对不起,我..."

"进来吧,快进来。"李秀兰拉着儿子的手,声音里满是喜悦,"你看你,这么多年不回家,我都快认不出你了。"

踏入老宅,陈明良感觉恍如隔世。客厅里的摆设几乎没有改变,墙上挂着的全家福还是他十八岁时拍的,只是照片已经泛黄。照片里,年轻的他笑得灿烂,母亲站在他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小良回来了?"一个低沉的男声从里屋传来,打断了陈明良的思绪。

抬头望去,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缓步走了出来。虽已年过古稀,但背脊依然挺拔如松,双目炯炯有神。这位就是陈明良的继父,王德明。

十八年来,陈明良从未见过这个男人,尽管他在母亲改嫁后的第二年就搬进了这个家。在陈明良的记忆里,父亲去世的那年,他才十五岁。三年后,母亲再婚,而他则选择了离家,从此再未回返。

"明良,这是你王叔,你应该叫叔叔。"李秀兰有些紧张地说道。

陈明良的表情凝固了。叔叔?不是继父?十八年的恨意在这一刻几乎要喷薄而出。

"你好。"陈明良生硬地说道,刻意避开了称呼。

王德明似乎并未察觉到陈明良的冷淡,或者说,他早已预料到这样的场景。他温和地笑了笑:"你终于肯回来了,你妈这些年一直念叨着你。"

"我是为了妈的生日才回来的。"陈明良的语气依然冰冷。

李秀兰尴尬地笑了笑,赶紧打圆场:"快坐吧,我去厨房准备晚饭。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我儿子终于回家了!"

当李秀兰走进厨房后,客厅里的气氛顿时凝固。陈明良和王德明相对而坐,谁也不说话。

"你当年为什么要赶我出家门?"终于,陈明良忍不住问出了这个压在心底十八年的问题。

王德明愣了一下,然后苦笑道:"是谁告诉你,是我赶你出去的?"

"难道不是吗?"陈明良冷笑,"我父亲去世才三年,你就迫不及待地娶了我妈。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你对我说,'男子汉应该自己闯一闯',然后就给了我五千块钱打发我离开。"

王德明的眼神突然变得复杂起来:"你还记得那五千块钱,却不记得我说的其他话吗?"

"什么其他话?"陈明良皱眉。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王德明摆摆手,"今天是你妈的生日,我们就别提这些不愉快的事了。"

陈明良刚想反驳,厨房里传来了李秀兰的声音:"明良,来帮妈端一下菜!"

晚餐桌上,李秀兰不停地给陈明良夹菜,唯恐他吃不饱似的。而王德明则一直保持沉默,只是时不时地给李秀兰添上一杯热茶。

"妈,我听村里人说,这些年您身体一直不太好?"陈明良关切地问道。

李秀兰笑着摇摇头:"哪有那么严重,就是老毛病,风湿痛。冬天的时候疼得厉害些,其他时候还好。"

"那您看过医生吗?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应该能治好的。"

"看过,吃了不少药,也打了针,好一些了。"李秀兰说着,不经意间看了王德明一眼,"多亏了你王叔,这些年一直照顾我。他要是不在,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早就撑不住了。"

陈明良注意到母亲看向王德明的那一眼,充满了依赖和感激。这让他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妈,过几天我带您去省城的大医院看看。我现在在深圳做生意,手头还算宽裕。"陈明良说道。

"不用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折腾不起。"李秀兰摆摆手,"再说了,村里医保报销方便,去大医院太贵了。"

"钱不是问题,妈,您的健康才最重要。"

李秀兰笑了笑,眼中泛起泪光:"儿啊,妈知道你有出息了,但妈真正需要的不是钱,而是你能常回家看看。"

这句话击中了陈明良的心底,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母亲的眼睛。

饭后,王德明主动收拾碗筷,然后对李秀兰说:"秀兰,你和明良好好聊聊,我去院子里遛弯儿。"

待王德明离开后,李秀兰终于忍不住问道:"明良,这么多年,你过得怎么样?"

陈明良简单讲述了这十八年来的经历。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便只身前往深圳打工。起初在电子厂做流水线工人,后来慢慢积累经验,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电子配件。如今,工厂已经发展成了中型企业,年营业额过千万。

"那你...成家了吗?"李秀兰小心翼翼地问道。

"嗯,十年前结的婚,妻子叫小兰,在幼儿园当老师。我们有个儿子,今年九岁了,叫陈小虎。"说到家人,陈明良的眼中流露出柔情。

"啊,我有孙子了?"李秀兰惊喜地叫道,"有照片吗?快给我看看!"

陈明良拿出手机,翻出几张全家福给母亲看。李秀兰接过手机,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屏幕上的照片,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

"小虎长得真像你小时候,虎头虎脑的,肯定是个聪明孩子。"李秀兰笑着说,眼泪却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明良,妈真希望能见见我的孙子。"

看着母亲激动的样子,陈明良心中一阵愧疚:"妈,等过段时间,我带小兰和小虎一起回来看您。"

"真的吗?那太好了!"李秀兰擦去眼泪,高兴地说道。

两人又聊了很多,母子间十八年的隔阂似乎在这温馨的交谈中逐渐消融。

夜深了,李秀兰带着陈明良来到他曾经的卧室。房间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样子,书桌上还放着他高中时用过的课本,床头柜上摆着他小时候的照片。

"这些年,我一直盼着你能回来,所以把你的房间保持原样。"李秀兰轻声说道,"每个月我都会来打扫一次,从不间断。"

陈明良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好。

"好了,你休息吧,明天我们再好好聊。"李秀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转身离开了房间。

躺在久违的床上,陈明良却怎么也睡不着。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特别是那段他刻意封存的往事。

十八年前,他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他才十五岁,正是懵懂的年纪。三年后,母亲决定再婚。当她带着王德明回家介绍给陈明良时,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和背叛。

"你怎么能这样!爸爸才走三年,你就忘了他?"年轻的陈明良冲着母亲大喊。

"明良,你听妈解释..."

"不用解释了!我恨你们!"

那天晚上,王德明来到他的房间,递给他一个信封:"明良,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已经十八岁了,是个男子汉了。如果你想离开,这里有五千块钱,足够你开始新的生活。"

陈明良二话不说,拿了钱就离开了家,从此再未回返。

思绪回到现在,陈明良起身走到窗前。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上。

那是他小时候最喜欢爬的树,父亲常常在树下陪他读书、下棋。

想到父亲,他心中又泛起一阵酸楚。



"你还记得这棵树吗?"一个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

陈明良回头,看见王德明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在这棵树上玩。"陈明良平静地回答。

"你父亲是个好人,我很敬重他。"王德明走进房间,将茶杯放在桌上,"虽然我从未见过他,但从你母亲和村里人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男人。"

陈明良没有接话,只是沉默地看着窗外。

"明良,我知道你心里一直恨我,觉得我抢走了你的母亲,破坏了你的家庭。"王德明叹了口气,"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什么事情?"陈明良皱眉问道。

"时候不早了,你先休息吧。明天,我有些东西要给你看。"王德明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陈明良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推开窗户,他看到王德明正在院子里打太极,动作轻柔却有力,显然是练习多年的功夫。

洗漱完毕,陈明良来到厨房,发现母亲正在准备早餐。

"妈,我来帮您。"陈明良接过母亲手中的铲子。

"不用了,你坐着吧。"李秀兰笑着说,"妈都做惯了。"

陈明良注意到母亲的手因常年干活而粗糙不堪,心中一阵酸楚。

早餐是地道的山东煎饼卷大葱,还有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正是陈明良小时候最爱吃的。

"妈,您还记得我爱吃这个呢。"陈明良感动地说。

"那是当然,你从小就爱吃我做的煎饼,每次能卷三四个呢。"李秀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早餐后,王德明提议带陈明良去村子里走走,看看这些年村子的变化。陈明良本想拒绝,但看到母亲期待的眼神,只好答应。

村子变化不小,水泥路取代了曾经的泥巴路,不少村民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路上遇到的村民见到陈明良都很热情,纷纷问候,还打趣说他"这么多年不回家,都认不出来了"。

"老王,这是你儿子啊?长这么高了!"一位老大爷笑呵呵地问道。

"这是秀兰的儿子,明良。"王德明纠正道,语气自然。

"哦,对对对,秀兰的儿子。"老大爷连连点头,"小伙子,你妈这些年多亏了你王叔照顾啊,要不然她那病..."

"刘大爷,大热天的,别站在太阳底下说话了,回去喝点水吧。"王德明打断了老人的话,轻轻推着陈明良往前走。

陈明良注意到王德明的反常,心生疑惑:"我妈到底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你们都不告诉我?"

王德明停下脚步,长叹一声:"你妈不想让你担心。其实,她这些年一直患有关节炎和高血压,去年还查出了早期糖尿病。"



"这么严重?为什么不早告诉我?"陈明良焦急地问道。

"她知道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不想给你增添负担。"王德明解释道,"而且这些病都在控制中,你别太担心。"

两人走到村头的小河边,在一棵大柳树下坐下。王德明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递给陈明良一支。

"不了,我不抽烟。"陈明良摇头。

"好习惯。"王德明自己点上一支,深吸一口,"你知道吗,你父亲也不抽烟。"

陈明良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我父亲不抽烟?"

"你妈告诉我的。"王德明吐出一口烟雾,"她说你父亲是个很注重健康的人,从不抽烟喝酒,饮食也很规律。"

陈明良默默点头,他记得父亲确实很少沾染不良习惯。

"明良,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王德明突然正色道,"十八年前,我并不是要赶你走。那五千块钱,是我想给你一个选择的自由。如果你想离开,至少有个启动资金;如果你选择留下,我会尽全力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你。"

陈明良冷笑一声:"那为什么你会说'男子汉应该自己闯一闯'这种话?"

"我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后面还有一句,'但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个家永远是你的避风港'。"王德明平静地说道,"可惜,你当时太生气了,没有听完我的话就离开了。"

陈明良沉默了,他确实记不清当时的完整对话了。

"回去吧,我答应过你妈,今天中午要做她最爱吃的红烧肉。"王德明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

回到家中,李秀兰正在院子里晾晒衣服。见两人回来,她笑着问:"聊得怎么样?"

"挺好的,村子变化真大。"陈明良回答道。

午饭时,王德明果然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其中红烧肉肥而不腻,色泽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明良,尝尝你王叔做的红烧肉,这可是他的拿手好菜。"李秀兰夹了一块肉放在陈明良碗里。

陈明良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不禁点头称赞:"做得很好吃。"

"你爸在世的时候,也很会做红烧肉。"李秀兰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怀念,"他总说,做红烧肉要用小火慢炖,才能入味。"



听到母亲提起父亲,陈明良的心情顿时复杂起来。他注意到王德明并没有因为李秀兰提起前夫而有任何不快,反而微笑着点头。

"你爸是个好厨师,我做的远不如他。"王德明真诚地说。

"你怎么知道我爸做的红烧肉什么味道?"陈明良疑惑地问。

"这..."王德明和李秀兰对视一眼,似乎有些犹豫。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李秀兰起身去开门,回来时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妇女。

"明良,这是村支书李婶,来给我贺寿的。"李秀兰介绍道。

"小明良!我的天,你都长这么大了!"李婶惊讶地说,"上次见你还是在你父亲葬礼上,那时你才这么高。"她比划着肩膀的高度。

"李婶好。"陈明良礼貌地问候。

"来,这是我送给秀兰姐的生日礼物。"李婶递上一个精美的盒子,"也是沾你王叔的光,要不是他这些年照顾村里的困难户,我哪有脸来贺寿啊。"

陈明良疑惑地看向王德明。

"李支书太客气了,那都是我应该做的。"王德明谦虚地说。

饭后,李婶离开了,临走前还拉着陈明良的手说:"你王叔是个好人,这些年帮了村里不少忙。尤其是资助了十几个贫困学生上大学,还经常组织村里的卫生清扫,修路建桥。你妈能找到这样的伴侣,是她的福气。"

听着这些赞美,陈明良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这个他恨了十八年的继父,似乎和他想象中的形象完全不同。

傍晚时分,李秀兰提议一家人一起去山上的老槐树看看。那棵老槐树是陈家的祖树,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陈明良小时候常在那里玩耍。

"你还记得那棵树吗?"李秀兰问道,"你爸走后,我常带你去那儿,说要让你爸在天上看着我们。"

陈明良点点头:"记得,那树下埋着我和爸的时间胶囊。"

"对,你还记得。"李秀兰笑道,"那时你才十岁,和你爸约定二十年后一起挖出来看看。"

三人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坡上,景色格外美丽。

走到半山腰,李秀兰突然停下脚步,扶着腰说:"哎呀,这老胳膊老腿的,爬不动了。你们先上去吧,我在这儿等你们。"

"妈,那我陪您一起在这儿休息。"陈明良关切地说。

"不用了,你上去看看那棵树,看看还认不认识路。"李秀兰坚持道,"正好你和你王叔有机会单独聊聊。"

在母亲的坚持下,陈明良只好和王德明继续往山上走。两人一路无言,直到来到山顶那棵巨大的老槐树前。

多年未见,老槐树却依然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树下有一块平整的石头,正是陈明良小时候常坐的地方。

"还记得这块石头吗?"王德明问道,"你妈说你小时候经常坐在这儿看书。"

陈明良点点头,走到树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回忆涌上心头。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树干上刻着几个字:"明良永远的家"。

"这些字..."陈明良惊讶地问道。

"是你爸刻的。"王德明平静地说,"在你出生的那一年。"

陈明良猛地转过头,不解地看着王德明:"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我父亲的事?"



王德明沉默片刻,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老旧的钱包,从里面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陈明良:"也许是时候告诉你真相了。"

陈明良接过照片,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老照片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