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小姐,您和您的猫感情真的很深厚呢。"
张教授微笑着说,眼睛却一直盯着沙发上那只正舒展身体的花猫。
"嗯,小花和我在一起八年了。"
林小雨轻抚着猫咪的背脊,眼里满是温柔,
"它14岁那年被人遗弃,后腿受了伤,是我把它救回来的。"
张教授走近几步,仔细观察着猫咪的体态、毛色和眼睛。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您能让我近距离检查一下它吗?"张教授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声音微微发颤。
小雨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她抱起小花,递到教授面前。小花明显不适,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
张教授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小花的耳朵、爪子和尾巴,还测量了它的体长。检查完毕,他直起身,脸色变得异常凝重,额头上的汗珠更多了。
"怎么了,张教授?小花有什么问题吗?"小雨担忧地问。
张教授深吸一口气,严肃地说:"林小姐,我必须告诉您一个事实..."
一、
2015年春天,江苏南京。
细雨绵绵的下午,初中生林小雨撑着伞,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小区垃圾桶时,一声微弱的"喵呜"吸引了她的注意。
"是猫叫吗?"她四下张望,循着声音找去。
在垃圾桶旁的纸箱里,她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猫。
它浑身湿漉漉的,右后腿有明显的外伤,血迹已经干涸。小猫全身棕黄色,带着独特的斑点花纹,乍看像是某种混血品种。
小雨蹲下身,轻轻抚摸小猫的头。小猫微微抬眼,眼神中满是恐惧和无助。那一刻,小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
"别怕,我带你回家。"她脱下校服外套,小心翼翼地裹住小猫,抱进怀里。
回到家,父母看到女儿抱着一只脏兮兮的受伤猫咪,顿时皱起眉头。
"小雨,这是什么?"林妈一脸不悦。
"一只受伤的小猫,我在垃圾桶旁捡到的,它需要救治。"小雨恳切地说。
林爸摇头:"不行,家里不能养宠物,再说你看它这样子,可能有病。"
"爸,我不是要养它,只是想救它一命。"
小雨抱紧怀里的小猫,"等它伤好了,我就找人领养,好不好?"
父母面面相觑,最终勉强同意:"就这一次,而且所有费用你自己负责,不能影响学习。"
小雨破涕为笑:"谢谢爸妈!我保证!"
第二天,小雨用攒了大半年的零花钱,带小猫去了附近的宠物医院。
"小姑娘,你这猫哪来的?"王医生检查后问道。
"垃圾桶旁捡的,它是什么品种呀?"小雨好奇地问。
王医生摇头:"应该是串串吧,花纹挺特别的。不过它的腿伤得不轻,骨折严重,即使治好也会留下跛行。"
"没关系,能救活就好。"小雨坚定地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小雨每天放学后都会照料小猫:按时喂药、清理伤口、按摩恢复中的后腿。她给猫咪取名"小花",因为它身上漂亮的花纹。
小花恢复得很快,一个月后已能勉强行走,只是右后腿明显有些跛。她对小雨极度亲近,每次看到她回家都会兴奋地蹦到门口,用头蹭她的腿。
"你看,它多认你啊。"
林妈不知不觉也被小花的可爱所打动,"我喂它都不理我,你一回来就黏着你转。"
"那是因为我救了它呀。"
小雨骄傲地说,"动物都是有感情的。"
三个月过去,小花的身体完全康复,只有走路时会稍稍跛行。按照约定,小雨应该开始为小花寻找新主人了。
但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小雨和小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根本舍不得分开。
"爸妈,我能不能留下小花?"
一天晚饭后,小雨鼓起勇气提出请求,"它很乖的,不会影响我学习。"
林爸皱眉:"当初说好了,治好就送人。"
"可是...可是它现在腿有残疾,没人会要的。"
小雨急中生智,"而且它已经习惯我了,换新主人它会很痛苦的。"
林妈叹气:"你爸说的对,养宠物很麻烦,要喂食、铲屎、定期体检,你现在学习这么忙,哪有时间照顾它?"
小雨倔强地说:"我可以早起半小时,晚上少看一会电视。小花很乖,不会添麻烦的!"
父母看着女儿坚决的眼神,再看看正依偎在她脚边的小花,终于妥协了。
"先养着吧,但有几个条件:第一,成绩不能下滑;第二,猫的一切事务你负责;第三,它不能到处乱跑,弄脏家里。"
林爸严肃地说。
小雨激动地抱住父亲:"谢谢爸爸!我保证不会让你失望的!"
就这样,小花正式成为了林家的一员。小雨精心照料它,为它布置了舒适的猫窝,买了各种猫玩具和猫粮。
让她惊喜的是,小花异常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使用猫砂盆,从不在家中乱尿乱抓。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小雨开始注意到小花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首先,它长得特别快。普通家猫半岁左右就基本定型,而小花一岁时还在明显地长个子,体型比同龄的猫咪大了不少。
其次,小花对食物很挑剔。它不太喜欢市售的猫粮和罐头,反而对生肉表现出极大兴趣。每次家里炖肉或煮鱼,它都会坐在厨房门口,眼巴巴地等着。
第三,也是最奇怪的,小花对小雨有种近乎执着的依恋,但对其他人则保持警惕,包括朝夕相处的林爸林妈。它总是保持一定距离,很少主动亲近其他家庭成员。
"这猫怎么回事,我喂它也不亲我。"林爸常抱怨道。
"小花可能是被前主人虐待过,所以对男性有戒心。"小雨为小花辩解。
林妈摇头:"我是女的,它也不亲我啊。这猫就是认你,我们在它眼里都是外人。"
小雨暗自开心:这不正说明我和小花有特殊感情吗?
初中毕业那年夏天,小雨因为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外出三天。她拜托好朋友赵晓璐上门照顾小花。
"放心吧,我家也养猫,我有经验。"赵晓璐拍着胸脯保证。
谁知道这三天里,小花完全罢食,无论赵晓璐如何哄劝,它都只是警惕地趴在小雨的床上,寸步不离,连水都不肯喝多少。
第三天,得知情况的小雨急忙赶回家。一进门,床上的小花就像触了电一般蹦起来,直接跃进她的怀抱,不停地用头蹭她的下巴,发出急促的呼噜声。
"我的天,这哪是猫啊,简直是你的守护兽!"
赵晓璐感叹道,"这三天把我急死了,它一口东西都不吃。"
小雨抱紧小花,内心既感动又自责:"对不起,小花,我不该丢下你不管。"
小花似乎听懂了她的话,舔了舔她的手指,眼里满是依恋。
"下次再有活动,还是带上它吧。"赵晓璐建议道,"不然我怕它饿死自己。"
这件事让小雨更加确信自己和小花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从那以后,她尽量不离开小花太久,重要场合都会想办法带上它。
小花也不负小雨所望,越长越漂亮。它的毛发油亮顺滑,棕黄色的底色上点缀着规则的深色斑点,像极了某种高级品种猫。
它的眼睛是纯正的金黄色,在夜晚泛着神秘的光芒。唯一的缺憾就是那条跛行的后腿,但即便如此,它行动依然敏捷,跳跃能力惊人。
二、
时光荏苒,转眼间小雨升入高中,学业压力骤增。即使再忙,她也坚持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小花,把它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小花似乎也懂得她的辛苦,当小雨熬夜学习时,她总是安静地守在她身旁,不吵不闹。
有时小雨困得趴在桌上小憩,醒来总能发现小花蜷在她的脚边,仿佛在默默守护。
"你啊,比人都懂事。"小雨常常感叹。
高中的社交生活也让小雨结交了新朋友,其中不乏对她有好感的男生。每当有男生来家里,小花都表现得异常警觉,眼睛紧盯着对方,尾巴不安地摆动。
有一次,班里的李明借送笔记为由来到小雨家。当他试图靠近小雨时,一直安静趴着的小花突然跃起,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叫,把李明吓了一跳。
"你家猫挺凶啊。"李明尴尬地说。
小雨连忙安抚小花:"它可能是太护主了,见不得陌生人靠近我。"
李明勉强笑笑,但明显被吓到了,不久便找借口离开。
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几次,渐渐地,同学们都知道了小雨家有只"凶猫",男生们也不太敢贸然上门了。
林妈对此很是担忧:"小雨,你都高三了,马上就要上大学,交际很重要啊。小花这么护食,会影响你交朋友的。"
小雨却不以为然:"它只是保护我。再说了,被一只猫就吓跑的人,也不值得深交。"
林爸摇头叹气:
"你啊,都快被这只猫迷住了。它是猫,不是人,你总要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圈。"
"我知道,爸。"
小雨点头,但心里却想:小花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高考那年,小雨的压力达到了顶峰。学校、家长、自己都对成绩有很高期望,她常常学到深夜。小花似乎感受到她的焦虑,变得格外粘人,总是想方设法引起她的注意,仿佛在提醒她放松。
考前一周,小雨因为过度紧张出现了失眠症状。一天晚上,她辗转难眠,小花突然跳上床,轻轻趴在她的胸口,发出平稳的呼噜声。
神奇的是,这种有规律的震动和声音竟然让小雨渐渐平静下来,不知不觉进入梦乡。
高考结束后,小雨顺利考入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学习中文系。她特意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学校,这样周末可以回家看小花。
"其实南大和北大你都能考上,为什么非要留在南京?"林爸不解地问。
小雨笑而不答,只有她自己知道,选择留在南京的原因之一,就是舍不得离开小花太久。
大学的第一年,小雨每周都会回家看小花。渐渐地,她开始适应大学生活的忙碌,回家的频率变成了两周一次。
但每次回家,小花都会表现出极度的兴奋,好几天不离她左右,似乎在珍惜每一刻相处的时光。
令小雨惊喜的是,小花不仅认得她的行李箱,还学会了分辨日历。
每到她该回家的周末前一天,小花就会变得异常兴奋,不停地在门口走来走去,偶尔还会跳到日历旁边,用爪子拍打那一天的日期,仿佛在数着她回来的日子。
"这猫简直通人性了。"
林妈感叹道,"它比我们还记得你什么时候回来。"
大学期间,小雨的朋友圈扩大了,也有了几次恋爱尝试。但每段关系都因为小花的"插足"而告终。
小花对任何试图亲近小雨的男性都表现出明显的敌意,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发出威胁的低吼。
一次,小雨的男友陈俊来家里吃饭,趁大家不注意时想偷偷牵小雨的手。小花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箭步冲过来,直接用爪子拍打陈俊的手背,还龇牙咧嘴地盯着他。
"你家猫太凶了。"
陈俊皱眉道,"要不要考虑送走它?"
小雨立刻严肃起来:"不可能。小花是我的家人,不接受它就等于不接受我。"
这段关系没过多久便结束了。之后的几段恋情也都因为类似原因而告吹。父母开始担心女儿的婚恋问题,但小雨却毫不在意。
"我和小花相依为命这么多年,她从不背叛我,也从不伤害我。"
小雨对父母说,"比起那些三分钟热度的男生,他的陪伴更值得珍惜。"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小雨顺利毕业,在一家文化公司找到了编辑助理的工作。工资不高,但足够她租一间小公寓独立生活。
2023年春,22岁的小雨正式搬出父母家,带着已经8岁的小花一起住进了新公寓。小花适应新环境的速度惊人,第一天就探索了整个公寓,并选定了小雨床边的位置作为自己的地盘。
小雨的生活简单而充实:白天上班,晚上和小花依偎在小沙发上看书或追剧。
小花已经长成了一只体格健硕的大猫,体重超过十斤,身长几乎有普通家猫的一倍半。它的花纹更加明显,行动依然矫健,只有走得太快时才会看出右后腿的轻微跛行。
公寓的邻居们都认识这只特别的大花猫,有些人甚至会专门带零食来看它。但小花对陌生人始终保持警惕,只有小雨在场时才会勉强接受他人的抚摸。
小雨的闺蜜赵晓璐常来公寓做客,她是少数几个被小花接受的外人之一。
"说真的,你家小花越长越不像普通猫了。"
一次,赵晓璐认真地观察着小花说,"你看它的体型,这么大,还有这些规则的斑点,像某种野猫。"
小雨笑道:"可能是什么混血品种吧。不过它身份证可是正经的中华田园猫。"
赵晓璐摇头:
"我觉得它不简单。你有没有想过带它去做个DNA测试?现在很多宠物医院都有这项服务。"
"没必要吧?不管它是什么品种,我们都这么多年了,还重要吗?"小雨不以为意。
赵晓璐想了想,又说:"你好歹也该带它去体检一下。八岁对猫来说已经是中年了,该注意保健了。"
这一提醒倒是让小雨警觉起来。她确实有段时间没带小花去医院检查了。第二天,她特意请了半天假,带小花去了一直照顾她的王医生那里。
"小花长得真壮实啊。"
王医生检查后说,"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好,就是有点轻微的皮肤问题,可能是因为天气干燥。"
小雨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刚才还担心它长得太快,会不会是什么问题。"
王医生笑道:"每只猫的发育情况不同,有些品种就是体型偏大。它这么健康,你应该高兴才是。"
检查结束后,王医生欲言又止地看着小雨:"对了,小花真的是你在垃圾桶旁捡到的?不是从什么特殊渠道得来的?"
小雨疑惑地点头:"是啊,八年前的事了,我还能骗您?"
王医生摆摆手:"没什么,就是好奇。它的样子很特别,我行医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这种花纹的猫。"
小雨没太在意这番话,带着小花回了家。
但王医生的问题却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小花究竟是什么品种?它为什么这么特别?
三、
六月初,小雨迎来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小项目。公司要制作一档关于宠物与主人情感的节目,需要寻找一些有故事的宠物主人。得知小雨养了只有特殊经历的猫,项目导演立刻对她产生了兴趣。
"林小姐,您和您的猫的故事太棒了!瘸腿小猫获救后与主人相伴八年,这正是我们要找的暖心故事。"
导演热情地说,"我们想邀请您和小花参加节目录制,分享您们的故事。您意下如何?"
小雨有些犹豫:"小花不太亲近陌生人,在镜头前可能不会表现得很好。"
"没关系,我们会采取最自然的拍摄方式,在您的公寓进行,让小花在熟悉的环境中。"
导演解释道,"我们还邀请了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张教授作为嘉宾,他会从专业角度点评您与小花的互动。"
听到有专业人士参与,小雨的顾虑少了些,最终同意了。
录制当天,节目组的设备和人员早早来到小雨的公寓。他们搭建了简单的布景,调试灯光和摄像机,尽量不打扰到小花的正常活动。
小花对这些陌生人和设备显得有些紧张,躲在小雨的卧室里不肯出来。小雨只好抱着它出场,轻声安抚着。
"别怕,小花,这些叔叔阿姨是来拍我们的故事的。"小雨柔声细语地对小花说。
小花警惕地环顾四周,最终在小雨的安抚下,勉强在她身边的沙发上趴下,但眼睛仍然紧盯着每一个移动的人影。
张教授是最后一个到达的。他是一位60多岁的学者,鬓角斑白,目光炯炯有神。一进门,他的视线就被沙发上的小花吸引住了。
"林小姐,您和您的猫感情真的很深厚呢。"张教授微笑着说,眼睛却一直盯着小花。
"嗯,小花和我在一起八年了。"
林小雨轻抚着猫咪的背脊,眼里满是温柔,"它14岁那年被人遗弃,后腿受了伤,是我把它救回来的。"
张教授走近几步,仔细观察着小花的体态、毛色和眼睛。他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您能让我近距离检查一下它吗?"张教授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声音微微发颤。
小雨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同意了。她抱起小花,递到教授面前。小花明显不适,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
张教授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小花的耳朵、爪子和尾巴,还测量了它的体长。
检查完毕,他直起身,脸色变得异常凝重,额头上的汗珠更多了。
"怎么了,张教授?小花有什么问题吗?"小雨担忧地问。
张教授深吸一口气,严肃地说:"林小姐,我必须告诉您一个事实..."
正在这时,导演打断了谈话:"抱歉打扰一下,张教授,您需要再补拍一个镜头。"
录制继续进行,小雨讲述了她如何在垃圾桶旁发现小花、如何说服父母收养它、以及这八年来两人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
"它真的很通人性,知道我什么时候难过,什么时候需要陪伴。"
小雨深情地说,"有时候我觉得,不是我救了它,而是它治愈了我。"
张教授全程都很安静,时不时点头,但眼神始终没离开过小花。小雨注意到他的不自然,心里升起一丝不安。
录制接近尾声时,张教授似乎做了某种决定。他请求单独和小雨谈一谈,导演考虑到可能有专业内容需要沟通,同意了。
"林小姐,关于您的猫,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您。"
摄像机关闭后,张教授的语气更加严肃了,
"但在这之前,我需要确认一件事:您确定是在垃圾桶旁捡到它的,而不是从其他渠道获得的?"
小雨被这个问题激怒了:"当然是我捡到的!我为什么要撒谎?"
张教授举手示意她冷静:"请别误会,我不是质疑您的诚信。只是这件事关重大,我必须确认事实。"
小雨困惑不已:"张教授,到底怎么回事?小花有什么问题吗?"
张教授没有立即回答。他再次弯下腰,戴上专业手套,仔细检查小花的耳后、牙齿和爪子。
这一次,他的动作更加谨慎,呼吸明显变得急促。
突然,张教授的手指在小花耳后某处停住了。
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额头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天啊..."他低声呢喃,声音微微发颤。
"恐怕您养了八年的,根本不是猫!"
小雨心瞬间下沉,小花不是猫是什么?竟能让一位见多识广的野生动物专家如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