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5大识人绝学:看穿人心,参透人品,很准!

不懂识人,你就无法驭人。

无法驾驭他人,你就难以成事。

单打独斗,根本成不了气候。

所以,想要赚大钱、成大事,必须要学会识人。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曾国藩的5大识人绝学,一定要牢牢记住。



一:脚步识人法

1、观步速:快慢之中察性情

疾步如飞者:多为急性子,行事果断但易疏漏。

如湘军将领鲍超,因行军过快屡遭埋伏,曾国藩特赠“持重”二字以示劝诫。

缓步悠然者:往往心思细腻,但或许犹豫不决。

幕僚赵烈文初入曾府时因走路过慢被疑懒散,后因其策略精准被誉为“卧龙”。

步速适中者:最受曾国藩赏识,认为此类人“动静适宜,堪当重任”,左宗棠、彭玉麟皆属此列。

2、察步态:轻重缓急辨品格

落地有声者:多坦诚直率,如湘军水师统领杨载福,走路“踏地如擂鼓”,治军亦光明正大。

足尖先着地者:常工于心计,曾国藩曾识破某县令“行如猫步”,后查实其贪污证据。

步履拖沓者:主意志薄弱,曾氏家书记载,这类人“办事多虎头蛇尾,不可委以重任”。

3、考察步幅:大小之间见视野

大步向前者:通常自信满满,但须警惕过度自信。

李鸿章初次会见曾国藩时“昂首阔步”,却被评价为“气盛则易折”。

小步前行者:多谨慎稳重,适宜从事后勤管理。

粮台总管李瀚章因“行步不逾尺”而被委以重任,十年间无任何差错。

步幅多变者:显示思维敏捷,洋务运动的先锋容闳初次见面时“行无常势”,最终成为改革的领军人物。

二:眼神识人法

古人云:“目者,心之浮也。”

意在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便可窥探其内心的真实想法。

《冰鉴》一书开篇便聚焦于“神骨”,而“神”的流露,很多时候正是通过眼睛来体现。

曾国藩在识人时,便极为重视对眼神的观察。

他认为,眼神清澈明亮、安定从容,光芒内敛的人,通常心思纯正,具备较强的定力;

反之,若一个人的眼神闪烁不定、游移不定,或者显得昏暗无光,那或许意味着其内心纷乱,或是心机深沉,或是缺乏真诚。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这一说法丝毫不为过。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内心的善恶、思考的深浅,往往能够通过这扇心灵之窗得以窥探。

在与他人交往时,不妨多留意对方的眼神,那里或许隐藏着许多未曾言说的心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