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为虚构故事创作,部分细节经艺术处理,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美兰手指颤抖着接过银行的拆迁款转账凭证,300万元的数字让她老泪纵横。整整大半辈子的积蓄加上拆迁补偿,终于凑足了这笔钱。儿子张明和儿媳坐在一旁,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妈,您真的决定了?"张明小心翼翼地问。

王美兰点点头,又从包里取出另一张3万元的支票,放在桌上:"这是给你妹妹的。"

儿子脸色微变,刚想说什么,王美兰抬手制止:"分配就这样定了。"

谁知三天后,当她看到文件第三页最后一条,整个人如遭雷击。

01

六月的一个下午,王美兰坐在自家狭小的客厅里,周围堆满了打包好的纸箱。这套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是她和已故丈夫奋斗大半辈子的全部家当。虽然只有六十平米,却承载了几十年的家庭记忆。

"妈,您再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明天搬家公司就来了。"张明一边整理着客厅的杂物,一边提醒道。这个三十五岁的男人身材微胖,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期待。

王美兰叹了口气,环顾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差不多都收拾好了。这老房子住了这么多年,每个角落都是回忆啊。"

"妈,别感伤了。要不是赶上拆迁,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换大房子呢。"张明的妻子孙丽接过话茬,语气中难掩兴奋,"这次拆迁款加上您这些年的积蓄,咱们终于能买上像样的房子了。"



王美兰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翻看着桌上的老照片。相片中,一家四口的合影定格在了二十年前。那时候,她的丈夫尚健在,一双儿女正值青春年少,全家人其乐融融。物是人非,丈夫因病去世已十五年,儿子成家立业,女儿远在他乡,一家人再也没有聚在一起拍过全家福。

"妈,您看这是我高中毕业那年,爸爸刚查出病没多久。"张明坐到母亲身边,指着相册中的一张照片说道。

王美兰轻轻抚摸着照片中丈夫的脸:"你爸那时已经很瘦了,可还是坚持参加了你的毕业典礼。他一直说,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们兄妹俩成家立业,有个稳定的家。"

02

"妈,您放心,爸爸的心愿很快就能实现了。"张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等拿到拆迁款,我和丽丽就能付首付买那套房子了。丽丽的肚子已经四个月,等孩子出生,咱一家人就能住进新房。"

提到即将出生的孙辈,王美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是啊,你们的孩子出生,我就当上奶奶了。只是不知道你妹妹那边什么时候也能有好消息。"

"小菊啊,她那么忙,估计短时间不会考虑这事。"张明随口应道,表情却略显不自然,"对了妈,您跟小菊说过拆迁的事了吗?"

王美兰摇摇头:"就简单提了一下要拆迁了。你知道她在国外那个慈善组织工作,联系少,等她回来再详细说吧。"

"她什么时候回来?"孙丽插嘴问道。

"说是明天晚上到,正好赶上咱们搬进临时安置房的第一天。"王美兰边说边轻叹一声,"小菊这孩子,自从大学毕业就去了国外,一年到头见不着几次。前几年你爷爷生病,她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

张明听出母亲话里的责备,赶紧转移话题:"妈,明天我和丽丽来接您去安置房。那边虽然小点,但只住三个月左右。等拿到拆迁款,咱们就去看新房子。"

王美兰点点头,又看了一眼满屋子的纸箱,眼中满是不舍:"这么多年的东西,搬起来真费劲啊。"

"没事,我叫几个朋友来帮忙,很快就能搞定。"张明安慰道,然后压低声音,"对了,妈,那个事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03

王美兰知道儿子指的是什么,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她放下相册,长叹一口气:"我都快六十了,这辈子没啥追求了。你爸生前就常说,咱家就你们兄妹两个孩子,家里的东西自然是你们的。"

"妈,您别这么说。"张明有些激动,"我是怕您钱不够用。我和丽丽已经看好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大概需要四百多万。首付三成,就是一百五十万左右。我们手里有些积蓄,但差得还不少..."

孙丽在一旁接话:"妈,我们不是要您全出。就是希望您能多支持一点,毕竟现在房价这么高,我们两口子工资有限,存不下多少钱。"

王美兰眉头微皱,看了看儿媳,又看了看儿子:"我能理解你们的难处。我一辈子没求过啥,就希望你们兄妹俩能有个安稳的家。拆迁款加上我的积蓄,大概有三百万左右。我想着..."



张明的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妈,您是说全部给我们做首付?"

王美兰迟疑了一下:"也不是全部。你妹妹那边,我得给她留一点。她虽然在国外,但终究是我的女儿。再说,这房子也有她的一份。"

听到这话,张明的脸色顿时变了:"妈,小菊在国外工作,收入比我们高多了。她一年到头也不回来看您几次,凭什么还分拆迁款?再说了,这房子是您和爸的,您想怎么分配是您的权利。"

"就是,妈。"孙丽也帮腔道,"小菊在国外过得好着呢,用得着国内这点钱吗?咱们家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买房子啊。"

04

王美兰的脸色沉了下来:"无论怎样,小菊都是我的女儿。你爸生前一直说,家里的东西要公平分配给你们兄妹俩。"

"妈,什么叫公平啊?"张明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和丽丽留在您身边照顾您这么多年,小菊呢?除了每年过年寄几张贺卡,她什么时候真正关心过您的生活?去年您感冒住院,是我们日夜守在医院,小菊呢?连个电话都没打来!"

"别这么说你妹妹。"王美兰皱眉道,"她工作忙,又远在国外,有些事情难免照顾不到。"

孙丽见状,赶紧打圆场:"妈,我们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得,小菊现在不缺钱,而我们确实急需买房子。这钱您花在我们身上,以后孩子出生了,也是用来照顾您孙子的啊。"

王美兰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我想了很久,准备给你三百万,给小菊三万元。拆迁款加上我的积蓄,总共就这些。"

张明和孙丽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喜色。三百万几乎是全部的钱了,意味着他们不仅能付首付,还能有剩余装修新房子。

"妈,您真是太好了!"张明激动地握住母亲的手,"买了新房子,一定给您留最好的房间。等孩子出生,您就能享清福了。"

王美兰欣慰地笑了笑,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小菊那边,等她回来我再解释。希望她能理解。"

张明和孙丽又对视一眼,表情中带着几分窃喜和几分担忧。

05

第二天,在几位热心邻居的帮助下,王美兰一家顺利搬进了临时安置房。这是一套仅有四十平米的小户型,比原来的老房子更加局促,但好在只是临时住所。

"妈,您先休息一下,我去买点菜回来做饭。"安顿好母亲后,孙丽对张明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走出了安置房。

楼下的小花园里,孙丽压低声音问道:"你妈真决定了?三百万全给我们?"

张明点点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当然是真的。妈平时最疼我了,我可是她唯一的儿子,不给我给谁?"

"那你妹妹回来怎么办?她要是不满意闹事怎么办?"孙丽有些担忧。

张明不屑地摆摆手:"她不满意又能怎样?钱是我妈的,她想怎么分就怎么分。再说,给小菊三万已经很给面子了。那丫头常年不着家,连爷爷去世都没回来,还好意思要我家的钱?"



孙丽沉思片刻:"我怕她回来搞事情。你妈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张明信心满满,"等拿到钱,我们就赶紧付首付,把新房子定下来。到时候一切都尘埃落定了,小菊回来也晚了。"

孙丽满意地点点头:"那咱们晚上就去再看看那套房子,争取早点定下来。对了,你爸妈名下还有一些存款和股票吧?那些怎么办?"

张明若有所思:"那些都是小钱,我妈平时都交给我打理。等拆迁款到账后,我会建议妈把所有资产都交给我集中管理。"

"你真聪明。"孙丽赞许道,"这样以后我们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了。"

06

晚上十一点半,门铃响了。王美兰急忙起身开门,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女子站在门外。她留着干练的短发,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面容清秀但略显疲惫。

"妈!"张丽一把抱住王美兰,"好久不见,您看起来气色不错。"

王美兰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着:"瘦了,国外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走,妈给你热了饭,咱边吃边聊。"

张明和孙丽也走出来打招呼:"小菊,回来了啊。"语气中带着几分客套。

张丽点点头,简单问候了哥哥嫂子后,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女俩在厨房忙活着,不时传出低声交谈和笑声。

客厅里,张明和孙丽面面相觑。

"她回来多久?"孙丽小声问道。

张明摇摇头:"不清楚,应该不会太久。她工作忙,以前回来最多待一周就走了。"

"那正好,等她走了,我们就能安心处理拆迁款的事情了。"孙丽松了一口气。

厨房里,王美兰一边给女儿盛饭,一边问道:"国外工作还顺利吗?"



张丽点点头:"挺好的,就是太忙了。这次请了两周假,想多陪陪您。"

"两周?"王美兰惊讶道,"你以前回来最多待三五天就走了,这次怎么有这么长时间?"

张丽笑了笑:"因为听说家里要拆迁了啊。那可是我长大的地方,我当然要回来看看,顺便帮您处理一些事情。"

07

吃过饭,张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量着这个临时的家。张明和孙丽已经回房休息了,只有王美兰还陪着女儿。

"妈,拆迁款大概有多少?"张丽直接问道。

王美兰有些惊讶于女儿的直接,但还是回答道:"大概有两百多万,加上我这些年的积蓄,总共三百万左右。"

"哦,那还不少。"张丽点点头,"有什么打算吗?"

王美兰犹豫了一下,斟酌着用词:"我和你哥商量过了,准备给他三百万,帮他付首付买新房子。他们看中了一套不错的三居室,环境挺好的。"

"三百万?"张丽挑了挑眉毛,"那可是全部的钱啊。您自己不留一点养老吗?"

王美兰摇摇头:"我都这把年纪了,花不了多少钱。以后我就跟你哥一家住一起,他们会照顾我。"

张丽沉默了片刻,然后问道:"那我呢?"

王美兰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小菊,你在国外工作,收入比你哥高。而且你一年到头也不回国几次,用不着国内这点钱吧?不过,我想着你也是我女儿,留了三万块给你。"

"三万?"张丽重复了一遍,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或不满,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王美兰有些不安地观察着女儿的反应:"小菊,你不会生气吧?我知道这样分配不太公平,但你哥确实需要这笔钱买房子。等他们安定下来,以后有钱了,肯定会补偿你的。"

张丽摇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妈,没事的。我理解您的难处。我确实不需要那么多钱,三万就三万吧。"

08

第二天上午,王美兰一家四口来到了售楼处。张明和孙丽显得异常兴奋,不停地向售楼员打听细节。张丽则安静地跟在后面,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这套房子总价四百三十万,首付三成就是一百二十九万。加上各种税费和装修,大概需要两百万左右。"售楼员热情地介绍着,"现在交五万定金,可以先锁定这套房源。"

张明迫不及待地说:"好,我们现在就交定金。"说着,他掏出银行卡递给售楼员。

王美兰看着儿子的举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孙丽则一直紧挨着婆婆,不时在她耳边说着什么,脸上满是喜悦。

只有张丽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当售楼员开始打印合同时,她突然走过去,仔细阅读起合同条款。

"这合同是写谁的名字?"张丽问道。

售楼员看了看张明:"按照流程,是购房人的名字。"

"那就是我哥张明的名字了?"张丽确认道。

"对,房子登记在我名下。"张明有些不耐烦地回答,似乎对妹妹的插手感到不满。

张丽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转头问母亲:"妈,您确定要把所有的钱都给哥哥买房子吗?您自己真的不需要留一些养老吗?"

王美兰有些尴尬地看了看儿子,然后对女儿说:"小菊,这事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你哥需要这笔钱买房子,我以后就跟他们住一起,不用担心养老问题。"

张丽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哥哥嫂子,然后说道:"妈,我尊重您的决定。不过,我建议您和哥哥签一份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免将来有什么误会。"

09

话音刚落,张明的脸色瞬间变了:"小菊,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是妈的亲儿子,难道你怀疑我会亏待妈妈吗?"

张丽平静地回答:"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既然是这么大一笔钱,还是有个书面协议比较好。这也是对大家的保障。"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孙丽忍不住插话:"小菊,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我们照顾妈这么多年,难道还需要什么协议来约束吗?这不是把我们当外人了吗?"

王美兰看出事情有些不妙,赶紧打圆场:"好了好了,都别吵了。小菊,我相信你哥哥会照顾好我的。签不签协议无所谓,我们是一家人。"

张丽看了看母亲疲惫的脸庞,没有再坚持。她只是轻轻地说:"妈,我尊重您的决定。不过,我希望您能考虑清楚,毕竟这关系到您下半辈子的生活。"

张明见状,脸上的表情缓和了一些,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不满:"小菊,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妈的。你在国外工作,有什么资格来质疑我们?"

张丽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走到一旁,掏出手机开始发信息。她的平静反应似乎更加激怒了张明,但在母亲的劝阻下,他最终没有再说什么。

售楼员见状,识趣地加快了手续办理的速度。很快,五万元的定金交付完毕,张明手里拿到了一份购房意向书。

"好了,这套房子现在正式为您预留了。"售楼员笑着说,"下周我们就可以签正式合同,办理按揭手续。"

10

从售楼处回来的路上,车里的气氛异常沉默。张明开车,孙丽坐在副驾驶,而王美兰和张丽则坐在后排。

"妈,我明天想去咱们的老房子看看。"张丽突然说道,打破了沉默,"虽然已经搬空了,但我还是想去看看最后一眼。"

王美兰有些意外,但很快就点头答应了:"好啊,那我陪你一起去。那毕竟是你长大的地方,有感情是正常的。"

张明从后视镜看了一眼妹妹,皱了皱眉但没说什么。孙丽则转过头来,勉强笑着说:"小菊,你有心了。不过那边已经开始准备拆除了,可能不太安全。"

"没事,我就是去看看,不会有危险的。"张丽平静地回答。

晚上,当张明和孙丽去超市购物时,王美兰终于有机会和女儿单独谈谈。

"小菊,今天在售楼处的事情,妈希望你不要太在意。"王美兰坐在女儿身边,轻声说道,"你哥就是那个性格,有话直说,其实心地不坏。"

张丽放下手中的书,看着母亲苍老的脸庞:"妈,我不是怪哥哥。我只是担心您。这三百万可是您的全部积蓄啊,就这么都给了哥哥,您自己怎么办?"

王美兰摆摆手:"我都这把年纪了,花不了多少钱。以后我就跟你哥一家住在一起,他们会照顾我的。"



"真的吗?"张丽直视着母亲的眼睛,"妈,您想过没有,万一哥哥和嫂子将来不照顾您了,您该怎么办?"

王美兰愣了一下,然后摇摇头:"不会的,你哥是个孝顺的孩子。这些年,是他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

张丽叹了口气:"妈,我不是说哥哥不好。但人心是会变的,尤其是当钱财已经到手之后。我只是希望您能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王美兰沉默了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说道:"小菊,有件事我得告诉你。其实,我和你哥已经签了一份协议。"

张丽惊讶地看着母亲:"什么协议?"

11

就在这时,张明和孙丽回来了。

张丽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对了,妈,我有个想法。我手头正好有点闲钱,想捐给一个山区儿童的慈善项目。您给我的三万元,我也准备一起捐出去。您觉得怎么样?"

王美兰有些惊讶,但很快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啊,这是好事。我一直觉得你在国外做慈善工作很有意义,能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张明和孙丽对视一眼,似乎对这个话题不太感兴趣。张明敷衍地说了句"挺好的",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讨论新房子的装修风格。

当天下午,正如张丽所说,她带着母亲去了老房子看最后一眼。这个她长大的地方即将被夷为平地,重新开始新的生命。

"妈,我明天要去一趟慈善机构,办理捐款手续。"回来的路上,张丽对母亲说,"您要一起去吗?"

王美兰想了想,摇摇头:"不用了,我年纪大了,不想到处跑。你自己去吧,有什么事情回来告诉我就行。"

"那您需要办一张新的银行卡,专门存放您的那一百万。"张丽建议道,"我可以帮您办一个特殊账户,这样更安全。"

王美兰点点头:"好啊,有你帮我真好。"

晚上,当所有人都睡下后,张明悄悄溜进了妹妹的房间。

"小菊,我有话要跟你说。"张明压低声音说道。

张丽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哥哥:"什么事?"

"关于妈只给我两百万的事情。"张明有些尴尬地搓着手,"我想请你帮个忙。"

张丽挑了挑眉毛:"什么忙?"

12

"你能不能劝劝妈,让她还是按原计划给我三百万?"张明恳求道,"我和丽丽真的很需要这笔钱。如果妈只给我两百万,我们真的很难凑齐剩下的钱。"

张丽冷笑一声:"哥,你不觉得你的要求太过分了吗?妈已经帮你付了首付,还给了你额外的七十万。剩下的钱,你和嫂子自己想办法不行吗?"

"你说得轻松!"张明急了,"我每个月到手才七千多,丽丽现在怀孕在家。家里的所有开支都靠我一个人。如果妈不给我那一百万,我们真的很难撑下去。"

"那你们为什么要买这么贵的房子?为什么不考虑一个更便宜的?"张丽反问道。

张明无言以对,最后只能恼怒地说:"好,很好。我算是看清楚了。你从小就是这样,表面上装得很懂事,实际上却一直在背后搞小动作。这次你回来,就是为了挑拨我和妈的关系,对吧?"

张丽摇摇头,没有反驳,只是简单地说:"哥,你累了。回去休息吧。"

第二天一早,张丽就出门了,说是去慈善机构办捐款手续。王美兰本想陪她一起去,但张丽说路途遥远,不想让母亲奔波,所以最终王美兰留在了家里。

张明和孙丽表面上没说什么,但私下里却不停地嘀咕。尤其是孙丽,几次试探性地问王美兰:"妈,您真的决定只给我们两百万了吗?"

王美兰每次都很坚定地点头:"是的,两百万已经够你们付首付了。剩下的钱,我留着养老。"

"可是妈,装修也需要不少钱啊。"孙丽不甘心地说,"您看,我们现在住的这个临时安置房多简陋。新房子肯定要好好装修一下,这样您住着才舒服啊。"

王美兰摇摇头:"装修可以简单一点,或者分期慢慢来。两百万已经是我能给的最多的了。"

13

中午时分,张丽回来了,脸上带着轻松的表情。

"妈,捐款手续办好了。"她笑着说,"慈善机构的人非常感谢您的捐款,说这笔钱将用于山区儿童的教育项目。"

王美兰欣慰地点点头:"好啊,能帮助那些山区的孩子是好事。"

下午,张丽提议带母亲去办理那个特殊账户。王美兰欣然同意,两人一起去了银行。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美兰很快就办理了这个特殊账户。按照协议,这笔钱只能由王美兰本人操作,而且每次大额取款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

"妈,等拆迁款到账后,您就把一百万转入这个账户。"张丽叮嘱道,"记住,这个账户的存在,最好不要告诉哥哥和嫂子,以免他们有压力。"

王美兰点点头,心里有了底气:"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小菊。"

第二天,张丽说她要回国外了。临行前,她再次叮嘱母亲:"妈,记得我们说好的事情。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王美兰点点头,依依不舍地送别女儿:"你在国外好好照顾自己,有空常回来看看。"

张明和孙丽也出来送行,表面上客客气气,但眼神中却透露着"总算走了"的如释重负。

一周后,拆迁款终于到账了。王美兰收到短信通知后,立刻去了银行。按照之前的约定,她将两百万转给了儿子,剩下的一百万则存入了那个特殊账户。

当天晚上,张明兴高采烈地拿着银行转账凭证回来:"妈,钱收到了!明天我们就去售楼处签正式合同,下周就能办理按揭手续了。"

王美兰点点头,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好啊,你们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

孙丽凑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妈,您那一百万...存哪里了?"

王美兰警觉地看了一眼儿媳:"存银行了,怎么了?"

孙丽赶紧摆手:"没什么,就是关心一下。那笔钱毕竟是您的养老钱,得存好。"

接下来的几天,张明和孙丽忙着和售楼处签合同、办理按揭手续,几乎没时间回家。王美兰一个人在安置房里,有时会给女儿打电话,聊聊近况。

"小菊,你哥已经签了购房合同,下个月就能拿到新房子了。"王美兰在电话里说道,"他们已经开始计划装修的事情了。"

电话那头,张丽的声音传来:"妈,那很好啊。您那一百万安全吗?"

"安全,都按你说的存进了那个特殊账户。"王美兰回答,"你哥和你嫂子好像很好奇我把钱存哪了,但我没告诉他们具体情况。"

张丽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妈,记住,那笔钱是您的养老金,千万不要轻易动用,更不要因为哥哥的要求就拿出来。"

几天后,张明和孙丽兴冲冲地回来,告诉王美兰所有手续都已经办完,新房子将在一个月后交付。

"妈,您看看我们的户型图。"张明展示着一张彩色的平面图,"这间朝南的卧室将是您的房间,阳光最好,还有独立的卫生间。"

王美兰看着图纸,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比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好多了。"

14

孙丽在一旁补充道:"是啊,妈。等装修好了,您就可以搬进去享清福了。对了,装修的事情,您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王美兰摇摇头:"没什么特别要求,简单舒适就好。你们按自己的想法来吧。"

张明和孙丽对视一眼,然后张明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妈,关于装修费用...我们算了一下,大概需要八十万左右。我们手里的钱不太够,所以..."

王美兰立刻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脸色一变:"你们想让我再出钱?"

"不是出全部,妈。"孙丽赶紧解释道,"我们就是想借用一部分,等装修好了,我们慢慢还您。"

王美兰坚定地摇头:"不行。我已经给了你们两百万,剩下的一百万是我的养老金,不能动用。装修可以简单一点,或者分期慢慢来。"

面对母亲的坚决拒绝,张明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妈,您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装修费用也是必须的,不然新房子怎么住人?"

王美兰依然坚持:"我的决定已经很明确了。两百万已经足够买房子了,装修可以简单一点,或者分期来做。我这把年纪了,需要留点钱防备万一。"

孙丽忍不住插嘴:"妈,您说的什么话?有我们在,您还需要防备什么万一?您的养老由我们负责,您还留那么多钱干什么?"

王美兰摇摇头:"钱放在我自己手里,我心里踏实。"

张明和孙丽相视一眼,张明突然换了一种语气:"妈,您是不是受了小菊的影响?她回来这几天,是不是和您说了什么?"

"这和你妹妹没关系。"王美兰辩解道,"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点积蓄。"

"真的没关系吗?"张明冷笑一声,"那您怎么解释您和小菊偷偷去银行的事?以为我不知道?您们是不是合谋把钱藏起来了?"

王美兰脸色一变:"你...你怎么知道我们去银行了?"

张明接着追问:"她是不是让您把钱存进了什么特殊账户?还美其名曰'为了您的安全'?"

王美兰惊讶地看着儿子:"你...你怎么会知道?"

"妈,您太天真了。"张明摇摇头,露出一副痛心的表情,"您难道不知道,那种特殊账户其实是可以被他人操控的吗?小菊所谓的'帮您保管',其实是在控制您的钱!"

"不可能!"王美兰难以置信,"小菊不会这样对我的。"

孙丽这时候也加入进来:"妈,您真的太单纯了。那种特殊账户都是有猫腻的。银行工作人员私底下和我们透露过,许多老人都是这样被骗的。表面上说是为了老人的安全,实际上都是为了控制老人的财产。"

15

王美兰的心开始动摇:"可是...小菊说那是为了防止别人动用我的钱..."

"防止谁?"张明冷笑道,"防止我和丽丽是吗?我们是您的亲人啊!而她呢?一年回来几次?电话打几个?这么多年,是谁一直照顾您?是谁陪您看病吃药?是谁在您生病时寸步不离?"

王美兰坐在沙发上,手足无措:"我...我不知道该相信谁了..."

张明见母亲开始动摇,赶紧乘胜追击:"妈,您想想,小菊为什么突然回国?为什么正好赶在拆迁款到账的时候回来?她是早有预谋的!"

"不会的..."王美兰喃喃自语,但语气已经不那么坚定。

孙丽递给王美兰一杯水:"妈,您别生气,消消气。我们都是为了您好。那个特殊账户很可能是个陷阱,您最好查查那笔钱现在还在不在。"

王美兰的手颤抖着拿起杯子:"你们的意思是...小菊可能已经拿走了我的钱?"

"很有可能。"张明严肃地点头,"那个所谓的捐款,说不定也有问题。三万块虽然不多,但这事透着蹊跷。我建议您去慈善机构看看,那笔捐款到底是怎么回事。万一小菊用您的名义做了什么,您可就麻烦大了。"

经过儿子和儿媳的一番分析,王美兰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如果女儿真的图谋不轨,那她辛苦攒下的养老金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可是...去哪里查呢?"王美兰无助地问。

张明迅速查了一下:"那个慈善机构叫'阳光助学基金会',地址就在市中心。妈,要不我陪您去看看?"

王美兰思索片刻,摇摇头:"不用了,我自己去。如果真有问题,我得亲自问清楚。"

第二天早上,王美兰没有告诉张明和孙丽,独自一人来到了女儿提到过的"阳光助学基金会"。她的心情忐忑不安,一方面不愿相信女儿会欺骗自己,另一方面又被儿子和儿媳的话弄得满腹疑虑。

阳光助学基金会的办公室装修简洁大方,墙上挂满了世界各地儿童的照片和救助项目的介绍。王美兰径直走向前台。

王美兰推开慈善机构的大门,双腿发软地走向服务台。

"对不起,请问能取消昨天我女儿张丽的捐款吗?那笔钱有问题..."

工作人员友善地摇头:"女士,捐款已经转入山区儿童基金账户,无法撤回了。"

王美兰急得满头大汗:"不行,那钱关系到我儿子的房子和婚事!"

正当她激动争辩时,一位记者模样的年轻人走过来:"您好,请问您是张丽的母亲吗?我们正在做一期关于拆迁款分配的专题报道。"

记者递给她一份文件:"您女儿提供了这个,说是您和儿子私下签订的协议书。想请您看看这份文件第三页最后一条......"

王美兰惊恐地看着那份协议书上最后一条条款,整个世界仿佛在眼前崩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