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这一辈子都在精打细算,到老了反而算不清这笔账了……」

站在窗前,我看着楼下小区花园里那对有说有笑的老夫妻,心里不是滋味。

67岁的我,退休教师,每月有七千五的退休金。

老王,我的老伴,三年前搬进我家,只做家务不出钱。

我们不是夫妻,只是搭伙过日子,但这样的日子,我还该继续吗?

这笔账,越算越糊涂了……



【正文】

早上晨练时我遇到了王奶奶和她丈夫,看着他们手挽着手,两人有说有笑地从我面前走过,我心里莫名涌起一阵失落。

王奶奶身上还穿着一件崭新的羽绒服,听说是她丈夫特意买的。

回家的路上,这种情绪越发明显,像一块石头堵在心口。

老王已经做好了早饭,馒头、小咸菜、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

他手脚麻利地把餐具摆好,看到我进门,咧嘴笑了笑:「回来啦,洗洗手吃饭吧。」

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我点点头,默默地走进卫生间洗手。镜子里的我,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深。

自从退休后,日子过得平淡而规律,特别是老王搬进来后,生活上确实方便了许多。

我们是三年前在老年大学认识的。那时我刚退休不久,有些不适应突然空闲下来的日子,就去老年大学学习书法。

老王是那里的门卫,为人老实,话不多。慢慢地,我们熟络起来,有时放学后,他会主动送我回家。

老王比我大两岁,退休前是工厂的普通工人,退休金不高,还不到四千。

他的妻子早年因病去世,儿子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他一个人住在单位分的老房子里,生活简单但有些凌乱。



我们相处了半年后,他提出想跟我一起生活。他说他可以做家务,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但经济上可能帮不上忙。当时我考虑了很久,最终答应了。

一来老年人一个人确实有些孤单,二来我这人有些懒,不太爱做家务,有个人帮忙打理生活也好。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似乎只考虑了生活上的便利,却没有想清楚长久之计。

吃过早饭,老王收拾碗筷去了。我拿出昨天刚买的药,叹了口气。

这个月看病吃药的钱已经超出我的预算了。

虽然有医保,但一些检查和药品还是需要自费。看着医药费的小票,我心里默默计算着:这个月又要多支出五百多。

「又在算账呢?」老王擦着手从厨房出来,看我皱着眉头。

「嗯,最近药价又涨了。」我把小票放进记账本,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常。

「是啊,现在啥都贵。」老王点点头,似乎没有注意到我的暗示,转身去阳台收衣服了。

看着他的背影,我心里有些失落。

三年来,几乎所有的开销都是我在承担。不只是日常的柴米油盐,就连外出游玩、看病吃药,甚至是给他买衣服,都是我的退休金在支出。

而老王虽然每月也有退休金,却从来不主动拿出来贴补家用。

我知道他的退休金肯定比不上我的,但即便如此,完全不出钱也说不过去吧?更何况我们又不是正的夫妻关系,只是搭伙过日子而已。

中午,刘姐来我家串门。刘姐是我多年的好友,也是退休教师,但比我早退休几年。她刚从海南旅游回来,特意带了些当地的特产给我。

「这椰子糖不错,你尝尝。」刘姐从包里拿出一盒糖果,递给我。

我接过来,笑着说:「你这人,每次出去玩都不忘给我带东西。」

「朋友嘛,应该的。」刘姐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问,「老王呢?」

「去楼下棋牌室了,这会儿不在家。」我给刘姐倒了杯茶。

「林姐,你跟老王这日子过得怎么样?还顺心吗?」刘姐直截了当地问。



我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刘姐见我犹豫,又说:「我听小区里有人议论,说你吃亏了,一个人养着老王。」

这话像一根刺扎进我心里。我放下茶杯,有些不自然地说:「哪有的事,他帮我做家务呢,挺好的。」

「做家务值几个钱啊?请个钟点工一个月也就几百块。」

刘姐摇摇头,「你每个月七千五的退休金,养活两个人完全没问题,但问题是你们又不是正经夫妻,凭啥你一个人出钱养他?」

我被刘姐这番话弄得有些不安,但又不好直接反驳她。毕竟在外人看来,我确实像是亏了。

「刘姐,你别这么说。老王人挺好的,做事麻利,对我也很照顾。」我试图为老王辩解,却感觉自己的话底气不足。

「我不是说他人不好,就是觉得这事儿怪怪的。」

刘姐喝了口茶,继续说,「你们要是正经结婚了,那另当别论。但现在这样,他住你家,吃你的,用你的,又不出钱,图啥呢?」

刘姐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以前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现在被她这么一说,我确实有些动摇了。

特别是最近物价上涨,医疗费用增加,我的退休金虽然不少,但要负担两个人的生活,确实有些吃力。

刘姐走后,我坐在沙发上发呆。老王做的家务值多少钱?如果按照请钟点工来算,一个月确实也就几百块。但他毕竟是全天候在照顾我的生活,这又该怎么计算?

我翻开记账本,仔细算了算过去三个月的支出。

食材、水电、物业费、医药费、外出消费……平均每个月大概六千多元。

再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开销,基本上把我的退休金花得差不多了。而这些钱,都是我一个人在出。

老王的退休金去哪了?这个问题以前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现在却变得格外刺眼。

晚上,老王从棋牌室回来,带了些刚出锅的麻团,是隔壁李奶奶做的。

「尝尝,刚出锅的,还热乎着呢。」他把麻团放在桌上,笑呵呵地说。

我看着那几个白胖的麻团,心里莫名有些别扭。「你去棋牌室又没带钱吧?这麻团是李奶奶送的?」

老王似乎没听出我话中的刺,点点头:「是啊,李奶奶人好,知道我爱吃,特意给我留了几个。」

「你就知道占人便宜。」这话一出口,我自己都愣住了,从来没用这种语气跟老王说过话。

老王的笑容僵在脸上,有些尴尬地看着我:「这……咋就占便宜了?李奶奶主动给的,我推辞不过才拿的。」

「哦,那倒是我误会了。」我语气生硬地说,然后起身去了卧室,把门关上了。

坐在床边,我感到一阵委屈。为什么要这样呢?以前从来没在意过这些小事,现在却因为几个麻团就生气。

是不是刘姐的话影响了我?还是说,这些不满其实一直都在我心里,只是今天才爆发出来?

夜深了,老王敲了敲我的门:「林姐,没事吧?要不要吃点东西?」

「不饿,你自己吃吧。」我回答道,声音里透着疲惫。

「那……早点休息。」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脑海中闪过很多画面:老王每天早起给我做早餐,打扫卫生时一丝不苟的样子,下雨天主动去接我回家,我生病时端水送药的关切……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

但另一方面,我又想起刘姐的话,小区里的议论,以及我日渐紧张的经济状况。这种矛盾感让我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时,发现老王已经做好了早饭。餐桌上除了往常的粥和咸菜,还多了一个煎蛋。

「昨晚没吃东西,多吃点。」老王小声说,眼睛不敢看我。

这份体贴让我心里一暖,但随即又想到:这些食材都是我花钱买的,他做饭用的也是我家的锅碗瓢盆,煤气电也是我出钱……

这样想着,早饭也变得不那么香了。

吃完饭,我决定找老王谈谈。

「王大哥,我们聊聊吧。」我坐在沙发上,示意他坐到对面。

老王有些忐忑地坐下,似乎预感到我要说什么。

「我们一起生活三年了,你做家务确实很尽责,我很感谢。」我斟酌着词句,「但是,最近物价上涨,医药费也增加了,我一个人负担两个人的开销,实在有些吃力。」

老王脸色变了变,低下头不说话。

「我不是想让你全部负担,但能不能分担一部分呢?比如说伙食费或者水电费?」我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和,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

老王沉默了很久,才抬起头:「我……我退休金比你少多了,每个月除了必要的开销,也剩不下多少。」

「我知道,但哪怕是象征性地出一点也好啊。我们又不是正式夫妻,这样我对不起我的儿女。」我直接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老王的脸色更难看了:「你是嫌我吃白饭了?那我走就是了!」说完,他起身就往自己房间走去。

我没想到他反应这么激烈,顿时也来了气:「我只是提出合理的建议,你这是什么态度?」

「我天天做饭洗衣打扫卫生,难道不值钱吗?」老王转身回答,声音提高了几分。

「值钱,但请个保姆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哪需要七八千?」我也提高了声音。

老王的眼睛瞪大了,嘴唇颤抖着说不出话来。最后,他只甩下一句「你太让我寒心了」,就进了房间,重重地关上门。

这是我们相处三年来,第一次发生这么严重的争执。以前有分歧,老王总是退让,从不跟我顶嘴。现在他这么激动,倒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异常紧张。老王依然做饭、打扫,但不再跟我有任何交流。

我们像两个陌生人一样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各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冷战持续了将近一周,直到我女儿突然来访。

「妈,你气色怎么这么差?」女儿一进门就关切地问。

「没事,可能是最近没休息好。」我勉强笑了笑。

女儿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问:「那位呢?」

「在他房间吧。」我不想多说。

女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拉着我到阳台上说话:「妈,你们是不是吵架了?」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因为钱的事?」女儿直截了当地问。

我有些吃惊:「你怎么知道?」

「我早就想说了,他住在这里,吃你的住你的,还不出钱,这不是明摆着占便宜吗?」

女儿一脸不满,「妈,你退休金也不多,要养活自己还要留点应急,怎么能养着一个外人?」

「他也不算外人了……」我下意识为老王辩解。

「不是亲人就是外人!」女儿打断我,「妈,你可得想清楚。你每个月七千五的退休金,再加上这套房子,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也算是不错的条件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些可都是我和哥的啊。」

听到女儿这么直白地谈论我的财产,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你是担心我把钱财留给老王?」

女儿有些尴尬,但还是坚持道:「这不是有可能吗?你们都住一起这么久了,感情肯定不一般。我是担心你被他哄得晕头转向,到时候我和哥就什么都没有了。」

「你放心,我自己的事情我有分寸。」我冷淡地回答。

女儿还想说什么,但看我脸色不好,就识趣地换了话题。临走时,她还是忍不住叮嘱:「妈,你可要想清楚啊,别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钱。」

送走女儿,我靠在门上,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女儿的话让我难过,但也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

我真的了解老王吗?他对我是真心的,还是如女儿所说,看中了我的退休金和房子?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发现老王正在收拾他的衣物。

「你要去哪?」我问,心里突然有些慌。

「我想了很多,觉得还是搬回我那老房子好。」老王头也不抬地说,「你不是嫌我吃白饭吗?我走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看着他收拾东西的样子,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他太不讲道理,一点小事就要分开;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一个人生活会不会太辛苦。

「你……真的决定了?」我犹豫地问。

「嗯,我今天就走。」他的语气很坚决。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默默地走开了。回到自己房间,我坐在床边,突然感到一阵失落。

三年了,已经习惯了有他在身边的日子。虽然有些不满和矛盾,但总体来说,生活还是很舒心的。

现在他要走了,我又要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心里竟有些不舍。

中午,老王出门买菜去了。我去他房间整理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需要帮他收拾。

就在这时,我在他床头柜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存折和一本记事本。

我知道翻看别人的私人物品不对,但好奇心和那些疑问驱使我还是拿起了存折。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打开看看时,老王回来了,正好撞见这一幕。

「你……」他站在门口,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也很尴尬,但又不想退缩:「我只是帮你收拾东西,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把存折还给我。」老王的声音有些发抖。



我握着存折的手也开始颤抖:「你的退休金都去哪了?为什么从不拿出来贴补家用?」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苦笑道:「你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那本陈旧的存折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瞬间击碎了我三年来对王老头的所有判断和误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