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
2016年八月的一个傍晚,徽州村的农家院里,王建国坐在竹椅上,用布满老茧的手指飞快地翻着手机里的相亲软件。
三十五岁的他,身高一米七,在建筑工地打拼十几年,攒下了一套县城小房和二十多万存款,却一直找不到媳妇。
村里同龄人家里的孩子都上小学了,他还是光棍一条。
“建国啊,看啥呢,这么入迷?”隔壁李大爷探头过来问道。
王建国赶紧关掉手机屏幕,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没啥,就看看新闻。”
“少来这套,我孙子都知道你天天刷相亲软件!”李大爷走过来坐下,拍拍他的肩膀,“别看了,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哪个姑娘愿意嫁过来?城里姑娘看不上你这农村户口,农村姑娘又都往城里跑,你这不是为难自己嘛!”
王建国苦笑了一下:“那我能怎么办?”
“听说现在娶越南媳妇挺靠谱,花不了多少钱,人家姑娘勤快,还听话。
我二舅家的侄子前年就娶了一个,现在孩子都有了。”李大爷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假的?”王建国半信半疑。
“我骗你干啥?你要有兴趣,我给你牵牵线……
01
就这样,王建国加了中介老板刘志强的微信。
刘志强自称做了五年跨国婚姻中介,已经成功撮合了上百对中越夫妻,还在朋友圈晒出了各种越南新娘的照片和“幸福家庭”的合影。
刘志强发来一张照片:“这姑娘叫阮氏香,越南河内人,今年22岁,正经大学生,家里条件不错,就是看上了中国的生活水平高,想嫁到中国来。”
照片上的姑娘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扎着马尾辫,笑容甜美,看起来清纯又阳光。
王建国第一眼就心动了。
“她怎么会看上我这样的农村人?”王建国心里有些不安。
刘志强笑着解释:“咱们这边虽然是农村,但比人家越南条件好多了。
再说了,咱们中国男人勤劳、顾家,越南姑娘就喜欢这一口。”
通过微信视频,王建国第一次和阮氏香“见面”了。
视频那头的阮氏香穿着朴素的T恤,背景是简陋的房间,说话时带着腼腆的笑容。
虽然国语不太标准,但简单的交流还是没问题的。
“你好,王建国。”阮氏香微笑着打招呼,“很高兴认识你。”
王建国紧张得手心冒汗:“你、你好,香香。”
“我听中介说,你是建筑工人,很勤劳。
我很欣赏勤劳的人。”阮氏香说道。
“嗯,我在工地干了十五年了,有点积蓄。”王建国挺直了腰板,“我县城还有一套房子,虽然小,但是能住。”
短短十分钟的视频聊天,王建国彻底被阮氏香的温柔打动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每天都会视频聊天。
阮氏香总是很有耐心地听王建国讲述他的工作和生活,不时地点头微笑。
一个月后,刘志强跟王建国谈了“彩礼”问题:“按照规矩,要给阮氏香家里5万块钱的彩礼,外加来回的机票和办理手续的费用大概2万,总共7万。”
王建国犹豫了一下。
7万对他来说不是小数目,但想到可以娶到年轻漂亮的媳妇,还是咬牙答应了。
“你放心,这钱不白花,阮氏香真是个好姑娘,以后你就知道了。”刘志强拍着胸脯保证。
三个月后,阮氏香,拖着行李箱,出现在了徽州村。
虽然已经视频聊了很久,但真人见面,王建国还是紧张得手足无措。
“你比视频里还好看。”王建国结结巴巴地说。
阮氏香害羞地低下头:“谢谢你来接我,我很开心能来到中国。”
婚礼办得很简单。
村里人都来凑热闹,对这个越南媳妇好奇得很。
女人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越南姑娘皮肤真白啊!”“瞧这身材,这脸蛋,我们建国有福了!”“听说才花了5万彩礼?真划算!”
新婚夜,王建国喝得醉醺醺的,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发现阮氏香正坐在床边温柔地看着他。
02
“你昨晚醉得像条死猪。”阮氏香笑着说,语气里却没有责怪的意思。
王建国红着脸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太高兴了,喝多了。”
“没关系,我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阮氏香笑得格外温柔。
婚后的生活如同蜜糖一般甜蜜。
阮氏香很会持家,把原本凌乱的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她的厨艺也很好,每天变着花样给王建国做饭。
村里人看到他们一起散步,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建国有福气啊,娶了个这么漂亮能干的媳妇。”村里人纷纷议论。
王建国觉得自己简直是捡到了宝。
然而,幸福的生活没持续多久。
婚后第二个月,阮氏香突然收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后神色慌张。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王建国关切地问。
“我弟弟在越南读大学,现在交不起学费了。”阮氏香带着哭腔说,“他说如果交不上钱,就要被学校开除了。”
“需要多少钱?”王建国问。
“两万块……”阮氏香咬着嘴唇,眼睛泛红,“但是我知道这太多了,你不用管的,我再想想办法。”
看着妻子伤心的样子,王建国心一软:“别哭了,我有钱,两万就两万,你弟弟上学要紧。”
阮氏香感动地抱住王建国:“你真好,我会记住你的恩情的。”
王建国把两万块钱转给了阮氏香提供的账户。
奇怪的是,那个账户的名字显示为“LêVănHùng”,王建国问起时,阮氏香解释说那是她弟弟的同学,因为她弟弟没有自己的银行卡。
钱转过去后,阮氏香说要出去买菜,结果一整天都没回来。
晚上回来时,她解释说去了县城买了些越南特产,想念家乡的味道了。
一个月后,阮氏香又接到一通电话,这次是她父亲摔断了腿,需要动手术。
“医院要两万块钱押金,否则不给做手术。”阮氏香哭得梨花带雨,“我爸年纪大了,要是耽误了可怎么办啊!”
王建国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再次掏出了两万块钱。
这次,阮氏香转完账后,又消失了大半天。
回来时,她说是去附近的佛寺为父亲祈福了。
第三个月,是阮氏香的爷爷得了癌症;第四个月,是她妈妈做生意赔钱了;第五个月,是她表妹要结婚,家里拿不出彩礼……每次都是准时的两万块,每次转账后阮氏香都会消失大半天。
王建国的存款在迅速缩水,他开始感到不安。
但每当他提出质疑,阮氏香就会用眼泪和温柔瓦解他的疑虑。
03
“我知道你不容易,但我家里真的遇到困难了。
等我家里情况好转,我一定让他们都还给你。”阮氏香总是这样保证。
一天晚上,阮氏香洗澡时,她的手机响了。
王建国本想帮她接电话,但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表哥”,他突然想起阮氏香从来没提过什么表哥。
出于好奇,他翻看了阮氏香的手机。
在相册里,有一个陌生男子的照片,而且有些自拍是那个男子搂着阮氏香的肩膀,两人笑得很亲密。
“谁是表哥?”等阮氏香洗完澡,王建国直接问道。
阮氏香显得有些紧张:“就是我表哥啊,在中国做生意的,前两天刚联系上。”
“那这些照片呢?”王建国把手机递给她。
“啊,这是我以前的同学,我们关系很好。”阮氏香解释道,语气有些慌乱。
王建国不傻,他开始怀疑阮氏香。
但他不敢直接质问,怕赶走这个好不容易娶来的媳妇。
几天后,阮氏香说要去县城采购一些生活用品,可能要晚些回来。
王建国装作很随意地说:“我今天工地上有事,也要去县城,要不我送你吧?”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
你忙你的。”阮氏香坚持道。
王建国没再坚持,但他决定暗中跟踪阮氏香。
县城汽车站外,王建国戴着口罩和鸭舌帽,远远地跟着阮氏香。
他心里忐忑不安,一方面希望自己的怀疑是错的,另一方面又怕真的被蒙在鼓里。
阮氏香并没有去商场或超市,而是直接坐上了开往城中村的公交车。
王建国连忙赶上同一辆车,坐在后排角落,低着头不敢看阮氏香。
公交车驶入城中村,阮氏香下了车,王建国隔了几个人也跟着下车。
城中村的街道狭窄拥挤,两旁是低矮的出租屋,路上挤满了外地打工的人。
阮氏香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小巷,最后在一栋六层的老旧居民楼前停下。
王建国躲在对面小卖部的货架后,看着阮氏香熟练地掏出钥匙,打开了三楼的一扇门。
“这姑娘常来啊?”王建国低声问小卖部老板。
“哪个?刚进去那个吗?”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那是住这儿的啊,有三年了吧和她的男人。”
04
王建国不敢自信:“你说什么?三年了?”
“是啊,。”老板漫不经心地说,“怎么,你认识她”
王建国勉强笑了笑:“没有,认错人了。”
王建国在楼下等了两个多小时,心里七上八下。
他想上去敲门,又怕看到不想看到的场景。
最后还是咬咬牙,来到三楼,敲了敲阮氏香家的门,故意哑着嗓子喊:“有人在家吗?快递!”
门开了,但只开了一条缝,阮氏香探出头来:“什么快递?我没买东西啊。”
就在这时,王建国猛地推开门,闯了进去。
见到屋内的一切,他如遭雷击,一脸见的鬼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