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中国人凭借双手抠出了一条血路,那就是滇缅公路。这条长达1100公里的公路,动用了20万民工,平均每公里就有6个人倒下,他们长眠于此。滇缅公路是中国抗战的最后一个输血管道,1938年完工后,日夜不停地向中国输送着急需的战略物资。若打持久战,日本迟早会因资源耗尽而死在中国战场。
1942年初,日本先期只派了一个55师团,总计18000余人强攻缅甸。此时,中国已被日本围得水泄不通,所有港口包括海南岛全部沦陷,但中国毫无投降之意,武汉会战等一系列会战打得有声有色,重创日军有生力量,且装备愈发精良,这一切都得益于滇缅公路的物资输送。日军攻占缅甸,一是为了打断援助中国的最后一条通道,二是为了占领那里最大的能源基地仁安羌油田。
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日本和英国在一战时曾是盟友,如今却在缅甸大打出手。4万多驻缅英军面对日军毫无招架之力,逃跑速度连日军都撵不上。在疯狂逃亡印度的路上,英军第一师及其装甲第一旅因需要转到仁安羌炸掉那里的油田,虽炸了油田,却让日军赢得了时间。日军33师团一部2000多人堵住了英军的退路,双方苦战一整天,英军阵亡2000多人,丢掉大批辎重,还断水断粮。英军司令亚历山大实在打不下去,只能放弃突围,7000多机械化部队竟坐以待毙,恳求中国远征军火速增援解围。
中国远征军司令杜聿明犯难了,能包围7000多英军的日军,少说也有五六千人,而离仁安羌最近的38师的113团才不到1000人,派过去无异于送死。此时,孙立人主动请缨。孙立人是税警总团出身,这支部队虽听起来像治安部队,实则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比德械师还厉害,由宋子文和孔祥熙一手组建,士兵穿的裤头都是美国制造。税警总团曾参加过淞沪会战,日军强渡苏州河时,被孙立人指挥的税警总团挡住,日军曾说这是一支中国最难打的部队,孙立人身中十三弹才退下淞沪战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孙立人的税警总团8个团抽出4个组建了国军38师,挥师缅甸。美国弗尼吉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孙立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被围英军的师指挥官不断来电求救,孙立人甩开翻译官,用流利的英文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中国的增援部队即刻出发,千万不要投降,我们会战斗到底,直到救你们出去。”随后,命令离仁安羌最近的113团火速增援。
实际上,这支英军已被日军吓破了胆,早就想投降。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发现,被日军俘虏的300多个伤员已被日军残忍地集体割喉,连子弹都省了。被围的7000多英军里还有500多记者、传教士等,听到这个消息,魂儿都飞了。
接到命令的刘放吾团长率领全团不足千人强行军,翻越滇缅公路之巅,全员面向北方祭告山川神灵,列队高呼誓杀倭寇,“我生国死,我死国生”。刘放吾团长指挥全团趁黑渡过平墙河,扑向日军阵地,凭借平时精良的训练,与日军展开厮杀,将生死置之度外。日军多年来与中国军队作战,几乎都采取攻势,充满骄兵心态,第三十三师团自离开日本后一路横扫,从未打过败仗,更没遇到过敢主动进攻且战斗力十足的中国军队。兵力占优的日军很快被打蒙了头,其指挥官迅速调集兵力增援。
刘放吾明白此战已无退路,只能同日军决一死战,指挥各营各连反复冲锋,不断打退日军的疯狂反扑。他两次在上海直接面对凶残的日军,积累了丰富的对日作战经验。此次指挥士兵向日军发动攻势作战,流淌在军人血液中的战斗致死精神,使他和增援的112团在英军战车及配属炮兵的掩护下,全团战士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与日军殊死相搏。双方最后打上了白刃战,日军仍不敌中国军人,战斗到第三天早上,仁安羌被全部占领,鬼子几乎被全歼。
7000多英军和500多个记者、传教士亲眼目睹了中国军人的舍生忘死,一改往日对中国的偏见,毫不吝啬地给予赞美之词。仁安羌拯救英军的消息迅速传遍世界,英国政府亲授孙立人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在仁安羌大捷发生8个月之后,傲慢的美英老牌帝国分别和中国重新签订了平等互惠国书,废除了旧时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包括屈辱的《南京条约》,终结了中国的百年耻辱!
遗憾的是,孙立人后来被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在台湾被软禁了33年;刘放吾半生以卖煤球苟活,风烛残年。直到199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亲自去看望已经92岁的刘放吾,她告诉刘放吾已经找了他29年,并再次代表英国政府感谢他当年的英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