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4月的一个深夜,南通城最大的日式料亭内,伪军“外勤警卫团”团长汤景延与日军特高课头目推杯换盏。他突然拔枪击毙身旁的汉奸,鲜血溅在清酒瓶上的瞬间,日军参谋却拍手大笑:“汤桑,忠诚大大滴!”

这场荒诞的杀人戏码,正是中共地下史上最惊险的“假叛变”行动的冰山一角。

一、青天白日下的抉择

1924年加入国民党的汤景延,曾在江苏如皋县党部指着《申报》质问同僚:“剿共剿共,日本人打进来谁去挡?”这番言论让他以“通共”罪名入狱两年。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他带着家传的勃朗宁手枪投奔新四军,粟裕亲自将通海自卫团交给他时,特别叮嘱:“你这支队伍,要像钢钉扎在日伪眼皮底下。”

这支不足千人的队伍,承担着长江口至黄海的情报网建设。1943年春,日军集结1.5万兵力对苏中四分区“梳篦清剿”,汤景延的防区每日遭遇七次以上扫荡。日军特务姜颂平带着200根金条上门劝降时,他正在擦拭那支跟随多年的手枪——枪柄上刻着“精忠报国”四字。



二、假降书上的血指印

在日军司令部,汤景延咬破手指在“归顺书”按下血印,却巧妙地将拇指侧纹朝上。这个细节被《苏中抗日斗争档案》记载为“指印异常”,实为向组织传递“假投降”信号。他提出三个条件:保留原班人马、驻防通海要冲、自主经营商行,日军为显“诚意”,竟将伪军制服上的黄星换成青天白日徽。

“协记商行”开张当日,汤景延在鞭炮声中挂出李鸿章手书“童叟无欺”牌匾。地下室却藏着16部电台,阁楼夹层堆满奎宁、盘尼西林。商行会计实为新四军供给部长吴福海,每天用暗语账本传递情报:“咸鱼三十箱”代表日军巡逻队动向,“白酒二十坛”则是军火运输计划。



三、酒宴杀人背后的暗战

为取得日军信任,汤景延自导自演了轰动南通的血案。1943年端午节,他宴请日军军官时,突然枪决“私通新四军”的副官。子弹穿透的账簿里,藏着日军江防布防图。这场“苦肉计”让他的商行获得日军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新四军从此有了直通上海的海上通道。

潜伏期间,汤景延部队向根据地输送了1200担食盐、500匹棉布,甚至用棺材偷运出三门迫击炮。日军参谋小林觉在日记中写道:“汤团长每晚打麻将输钱给皇军,却不知牌桌下的脚正给副官踢摩斯密码。”



四、167天后的雷霆突围

1943年9月29日凌晨,汤景延以“剿匪”为名率部开拔。行至日军关卡时,他突然下令:“调转枪口,打!”这场被称为“汤团行动”的起义,仅用三小时击溃七个伪军据点,带回完整日军密码本。粟裕在作战室盯着怀表感慨:“167天,他竟真把戏唱全了!”

日军司令官小林信男得知被骗后,将办公室的清代瓷瓶摔得粉碎。伪《申报》刊登通缉令时,汤景延早已带着部队出现在百余里外的反扫荡战场。此役使日军清乡计划推迟半年,延安《解放日报》头版称之为“敌后工作典范”。

五、最后的枪声

1948年汤景延被捕后,国民党保密局用将官制服和银元诱惑:“只要写悔过书,上海警备副司令就是你的。”他撕毁悔过书,在监狱墙壁刻下“死得其所”四字。就义前夜,他用香烟壳给妻子写下绝笔:“我带走的秘密,比我的命重。”

1983年中央军委追认革命烈士的批文中特别注明:“汤景延同志在特殊战线的功绩,应视同战场歼敌。”

粟裕晚年撰写回忆录时,专门叮嘱秘书:“汤团长那章,标题要写‘真正的英雄’。”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汤景延的青铜雕像手握当年那支勃朗宁手枪,枪柄的“精忠报国”依然清晰可辨。



【参考资料】

《苏中抗日斗争档案》(江苏人民出版社)《粟裕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汪伪政权密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新四军隐蔽战线斗争纪实》(中共党史出版社)《江苏革命烈士英名录》(江苏省民政厅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