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晋察冀军区与晋冀鲁豫军区合并为华北军区,由于中央机关已转移至此,华北的作战任务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因此未设野战军指挥机构,只有野战兵团。
不过,华北毕竟是大军区,即便没变成野战军,依然下设了三位副司令员,每个都是老资历,阵容相当豪华。
到1955年时,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是元帅,三位副司令员中有一个也是元帅,有一个则是上将。可奇怪的是,还有一个没有军衔。
明明大家级别相近,为何军衔方面却是天差地别呢?
一、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
领导一支偏师解放了大半个山西的徐向前,原本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1948年合并之后就转到华北任职。
他能力非常强,土地革命时期一度是人民军队中最耀眼的统帅,反“六路围攻”时以8万兵马击溃敌20万之众,首开我军大兵团作战之先河。
抗日战争时期充当过“救火队员”的角色,冀南有麻烦就调去冀南,山东缺统筹就调去山东,每次他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只是从1940年开始,徐向前就返回后方,因受伤等各种缘由,足足7年未上前线。直到胡宗南重点进攻陕北延安易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急需后援补充之际,徐向前争取到了机会。
他从绥德出发,奔波数月抵达晋冀鲁豫军区驻地冶陶,开始负责统筹军区事务。在他的主导下,一些独立旅、独立团陆续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8、9、10、11四个纵队,后面三支部队很快又转入外线进攻,只有一个8纵归他指挥。
当时晋冀鲁豫四面受敌,换作其他指挥员,能用所剩无几的兵力保障根据地不失,已算能力出众。但徐向前非同寻常,他知道越是处境凶险,就越要主动出击,否则会被敌人耗死。
于是,他带领刚刚组建的8纵攻打运城。首战失利他没有气馁,马上又联合途经晋南的王震2纵再度进攻,顺利攻破运城。
有了这次实战磨砺,徐向前对解放山西更有信心,继续发动临汾战役,又获大胜。1948年5月,晋冀鲁豫和晋察冀合并后,徐向前所辖部队改编为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徐兼任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北第一兵团司令员等职。
此时阎锡山认为“共军在临汾伤亡很大,损失元气,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便派出大量军队到晋中抢粮。
徐向前再次突破常规,立马让部队大胆迂回,直插阎锡山部后方。此举大出敌人意料,慌乱之下连交战的勇气都没有,只想着北撤逃命。
打到这一步,其实我军也已经吃不消,王新亭等指战员都前去求情,希望能休整过后再战。但徐向前只说了一句: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就算爬,也要给我爬到预定位置。
在他的要求下,部队成功将敌人围住,但确实部队都非常疲惫,很多人都申请暂缓进攻。徐向前依然力排众议,必须打!马上打!
倒不是徐帅不体恤麾下,只是他明白如果让这些敌军有生力量逃回太原,接下来攻城难度会成倍增加。与其将来吃苦,不如眼下咬牙。
因为徐向前的一再坚持,晋中战役我军歼敌10余万,阎锡山部5个军部、9个整师、2个纵队被全歼,山西再无敌军野战力量,只能枯守太原、坐待破城。
凭借一支偏师,能打出如此耀眼战绩,徐向前真乃神人也!虽然从土地革命之后,他没再长时间掌握过主力军,但他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摆在这里,且能力、战绩有目共睹,1955年还是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当之无愧。
二、第二副司令员滕代远
论早期资历,滕代远也是极其显赫,他曾是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红三军团政委、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八路军参谋长。
1941年7月山东的朱瑞和罗荣桓、陈光等人爆发冲突时,彭德怀、左权、罗瑞卿还曾联名致电毛、朱、王稼祥、叶剑英,建议由滕代远出任115师师长或者代师长,如果此事落实,他的历史地位必然还要再上升。
不过滕代远志不在此,他认为自己更适合干政工或者参谋类型的工作,不擅长统帅一支军队,因而主动找到上级说出拒绝之意。中央跟他的想法差不多,他先提出来,事情就更好解决。
抗日战争胜利后,滕代远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协助刘邓指挥上党、平汉战役。
不久又转去军调部,协助周公与国民党谈判。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军调部名存实亡,滕代远就回到晋冀鲁豫军区继续战斗。
两个军区合并时,滕代远出任华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后来又担任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本来铁道兵团司令员还是军职,但抗美援朝爆发前夕,中央看出战争会很困难,运输是我方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效率,铁道兵团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滕代远就成为首任铁道部长,由军转政。
1955年有个规定,凡是离开军队系统的干部都不参与授衔,因此滕代远就遗憾错过。按照他的资历,本来起码都是大将的,非常可惜。
三、第三副司令员萧克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叫“萧克镇上将”,许多网友表示赞同,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萧克资历看起来确实超出了上将。
他曾经担任过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八路军正副六个师长,除了萧克以外,其余五人都是元帅,因此很多人都为他叫屈。
但事实上,中央曾给过他机会,像抗日战争让他出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让他出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但凡他抓住一次,不说元帅,至少大将没得跑。
结果他在冀热察几年没打开局面,最终挺进军番号被撤销,他成为另一个八路军副师长聂荣臻的副手;后来率领晋察冀野战军作战时,也被傅作义偷袭得手。
因此当朱老总去整训再度组建野战军时,他就没再指挥,挂了个军区第三副司令员职务,实际转到军事教育方面去了。直到四野南下,萧克才调过去担任参谋长。
资历方面,华北军区的三位副司令员确实都很傲人,至于军衔情况,也都事出有因,中央的安排还是很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