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养父临终前,那布满老茧且无力的手紧紧拉住陈远明,浑浊的眼中满是未尽的话语,嘴唇微微颤动:
「你亲妈不是不要你…她是上海来的大学生,当年知青下乡到咱村儿。
养父去世前的那番话,还在李国强脑海里回荡。
深夜,李国强握着那枚断裂的玉坠,眼前浮现出一幅模糊的画面:
一位年轻女子含泪将婴儿交付他人,随后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
「我一定要找到她,」他对自己说,「即使只为看她一眼,了却心中悬念。」
01
李国强站在养父坟前,双膝仿佛灌了铁水般沉重。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是雨。
这位辛苦拉扯他长大的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终于揭开了那个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家族秘密。
「其实你不是我亲生的孩子……」养父的话依然在耳边回响,「你的亲生母亲是上海下来的大学生,那会儿她被安排到我们村插队。后来她怀上了你,可那时政策严格,知青是不能在乡下成家的。她生下你没几个月,上面就通知所有知青回城,她走时只能把你托付给我和你养母……」
老人布满厚茧的双手紧紧攥着他的手,浑浊的双眼里蕴含着太多未能说完的话:
「她并非不爱你,只是那年代太特殊,没人敢不服从组织安排。临走前,她留下了上海的家庭住址,说等你长大后可以去寻她。」
回到家里,李国强从养父留下的旧铁盒中找到一张已经发黄的纸条和一枚破成两半的翡翠挂坠。
纸条上娟秀的字迹记载着上海某处胡同的详细地址,断裂的玉坠上刻着「团」字,显然是「团圆」的前半部分。
「爸,您真要去上海找您亲生母亲吗?」女儿晓红倚在门框旁,神情担忧地问。
他轻抚着纸条上那些褪色的文字,恍惚间仿佛看见了年轻母亲泪眼婆娑将自己交给养父母的情景。
李国强心中百感交集:「是啊,都半个世纪了,也该去看看她现在怎么样了。」
夜深人静,李国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当年养父从他生母手中接过自己时,内心该是什么感受?而那位素未谋面的母亲,当时又是怎样的心碎与无奈?
晓红推门而入,手捧热水:「爸,我刚搜了一下这个地址,上海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恐怕这地方早就不存在了。」
「不管能不能找到,我们都得去试一试。」李国强接过水杯,语气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决,「就算最终找不着,至少心里不会遗憾。」
次日清早,村头的老杨树下,来送行的乡亲们零零散散地聚集着。
「国强,到了上海可要当心啊!那地方比咱们县城大多了,人山人海的,别迷路了。」村支书老张拍拍他肩膀,关切地叮嘱道。
晓红早已在客运站等候。她执意要陪父亲前往上海,一方面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也想见见从未谋面的外婆。
动车启程了,窗外的田野和村落飞速倒退。李国强的思绪却回到了五十年前,那个他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出生时刻。
「爸,您脑海里想象的外婆是什么样子?」晓红靠在父亲肩上,轻声问道。
「老实说,我也不清楚。」李国强苦笑着摇头,「养父只告诉我她是上海来的大学生,连名字我都不知道。」
「那您怎么认出她呢?」
「我也不确定。」李国强摸了摸口袋里的玉坠,「或许就靠这个了吧。」
上海南站,人潮涌动。李国强和晓红站在出站口,一时感到无所适从。
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座繁华都市与他们居住的小乡村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再去查这个地址。」李国强深呼一口气,拉着女儿挤出车站。
他们在附近找了一家经济型酒店。李国强坐在床边,再次取出那张泛黄的纸条,口中反复念叨着上面的地址:「幸福里23号院……」
午餐后,父女二人按照导航来到纸条上标注的区域,却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现代化商业区,高楼大厦之间看不到任何老式建筑的踪影。
「爸,看样子这地方已经完全重建了。」晓红失望地说。
正当他们不知所措之际,一位穿着灰色唐装的老者从旁边走过,好奇地打量了他们几眼。
「看你们这样子,是在找什么地方吧?外地来的?」老人和蔼地问道。
「老先生,您知道幸福里23号院在哪儿吗?」李国强急切地问。
老人皱眉思索:「幸福里?那不是旧时的棚户区吗?二十多年前就拆迁了,改建成了现在这片商业街。」
李国强心头一凉,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
「老爷爷,您知道以前住在这里的居民后来搬到哪去了吗?」晓红赶忙追问。
「大部分人都被安置到了远郊的回迁房,也有拿了补偿自己另外购房的。」
老人停顿片刻,「具体搬到哪里,我记不太清了,毕竟年代久远啊。」
「那您认识七十年代从农村返回上海的知青吗?当时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李国强不甘心,继续追问。
「知青?」老人眯起眼回忆着,「那个年代回城的知青在这一带不少。你们要找谁啊?」
「这就是难处——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李国强叹了口气,从口袋掏出那半块玉坠,「只有这个线索。」
老人接过玉坠,仔细端详,眼神忽然闪烁:「这玉上面刻的是『团』字吧?」
李国强心跳突然加快:「您见过这个东西吗?」
「不敢说完全见过,但我记得当年街坊有位姓林的女知青,从乡下回来后常戴一个玉吊坠,好像跟这个差不多。」老人缓缓说道。
「您知道这位林女士现在住在哪里吗?」李国强激动地问。
老人摇摇头:「具体地址记不清了,不过你们可以去附近的社区服务站查查档案,或许能找到些线索。」
父女俩感谢了老人,按照他的指点找到了附近的社区服务中心。
前台的年轻工作人员听完他们的请求,面露难色:
「老档案早就移交给区档案馆了,而且涉及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能随便调阅。您有什么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文件吗?」
李国强只好将自己的身世和寻亲经历详细讲述了一遍,希望能获得同情和帮助。
年轻工作人员听完后,眼中流露出理解:「这样吧,我姑父在区档案馆工作,我可以帮您联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信息。」
「刚才那位老人提到,那人可能姓林。」晓红提醒道。
工作人员记下这条信息,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简单说明情况后,对李国强说:「我姑父愿意帮忙,但需要您亲自去一趟档案馆。」
「太感谢您了!」李国强激动地说。
工作人员写下地址和联系人给他们:「到那边直接找王馆长,就说是小李介绍去的。」
区档案馆位于一栋老旧办公楼内。王馆长是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方框眼镜,看起来做事认真严谨。
「小李已经跟我说了,听说你们在寻找七十年代返城知青的相关资料?」王馆长友善地问道。
李国强点点头,再次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王馆长听完后,沉思片刻说:「那个年代的档案已经数字化保存了。虽然有些信息可能不全,但我可以帮你们查一查。」
他带着父女俩来到一间资料室,打开电脑输入了几组检索词。
「数据库里有几条符合条件的记录。」王馆长很快通知他们,「1972到1973年间从农村返回上海的女知青中,姓林的有三人。」
「林雪梅,1972年5月回城;林珊珊和林婷,1973年回城。」
1972年正好是李国强出生的年份,那位叫林雪梅的会是他的生母吗?
「关于林雪梅,档案里有更多详细信息吗?比如她当时被下放到哪个地方?」李国强急切地问道。
王馆长仔细查看着屏幕:「林雪梅,女,1952年生,1968年被下放到河南栾川县大岭村,1972年5月因特殊原因批准返京。」
「特殊原因?这是什么意思?」李国强立刻捕捉到这个模糊的说法。
「档案里只记录了这些,那个时期的记载通常都很简单。」王馆长遗憾地说。
「能查到她现在的住址吗?」晓红追问。
王馆长面露难色:「按规定,个人现状信息必须有亲属证明才能查询。」
就在父女俩不知如何是好时,王馆长像是下了决心:
「档案显示她回京后曾在上海第八中学任教,你们可以去学校碰碰运气,或许能找到认识她的同事。」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前往了上海第八中学。
校门口的保安告诉他们,没有预约和相关证明不能查询教师资料。
正当他们准备失望离开时,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的女老师叫住了他们:「听说你们在找一位退休老师?」
李国强连忙点头。
「我在这所学校教了四十多年书了。」女老师说,「我好像记得确实有位叫林雪梅的老师,她是知青返城后来这里教语文的。」
「您确定吗?您知道她现在在哪里吗?」李国强激动地问道。
「她大约八年前退休了,现在住在西城区的教师公寓。我们退休教师每月都有聚会,彼此还有联系。」
女老师停顿了一下又说,「不过,你确定她就是你要找的人吗?」
「我不能完全确定,但必须亲自去确认。」李国强坚定地说。
女老师沉思片刻,最终写下一个地址:「这是她现在住的小区和房号,但我不敢保证她就是你要找的亲人。」
李国强小心地收好纸条:「非常感谢您,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记得您今天的帮助。」
当天下午,父女俩乘坐公交车来到纸条上的地址。这是一片老式住宅区,几栋五层的楼房整齐排列,周围绿树环绕。
按照地址指引,他们来到一栋楼前,爬到三楼,在303室门前停下。
李国强举起手又放下,几次想按门铃又犹豫不决。
「爸,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不要退缩。」晓红轻轻捏了捏父亲的胳膊,给他鼓励。
李国强深吸一口气,终于按下了门铃。
「叮咚——」
门铃声在走廊中回荡,屋内却没有任何回应。
「可能不在家。」晓红低语道。
正当他们准备离开时,对面302的门缝中探出一位老太太的脸:「你们是来找林老师的吗?她现在出门了。」
「请问您知道她去哪儿了吗?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李国强赶紧问道。
「她每天这个点都去小区后面的健身广场打太极拳,一般得两个小时才回来。」老太太热情地告诉他们。
谢过老人后,父女俩立即赶往小区后方的健身广场。
广场上人不多,零星几位老人或坐在长凳上聊天,或散步休闲。
远处传来悠扬的太极音乐,十几位老年人正随着节奏做着舒缓的动作。
「爸,您看那边。」晓红指向那群打太极的人群,「那队伍里会不会有她?」
他们慢慢靠近,发现队伍前列有一位身穿淡绿色太极服的老人。
她姿态优美,动作协调,银色的头发挽成一个简洁的发髻,岁月的痕迹掩不住曾经的气质。
太极拳结束后,老人用毛巾擦了擦额头,然后朝广场出口慢慢走去。
「要不要上前询问?」晓红小声问。
李国强心跳如鼓,同时又害怕面对可能的真相:「先别着急,看她是否回到那栋公寓楼再说。」
他们保持距离跟在老人身后,看着她缓步穿过小区花园,走向刚才他们来过的那栋楼,最后推开楼道门走了进去。
「就是她没错!一定是她!」晓红压低声音兴奋地说。
02
「我们去敲门吗?」晓红问道,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李国强站在原地,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此刻,他心中翻涌着无数复杂的情绪——期待、恐惧、兴奋,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怨恨。五十年的人生,每一个生日,每一次看到别人一家团圆时,他心中都会泛起那个从未谋面的生母的影子。
「再等等,让我做好心理准备。」他低声回答。
他们在楼下花园的长椅上坐下,静静等待。晓红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了,要不我们明天再来?」
李国强摇摇头:「都已经找到这里了,今天必须见到她。」
二十分钟后,他们再次走上三楼,站在303室门前。这次,李国强没有犹豫,直接按下了门铃。
「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响起。
几秒钟后,屋内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一个温和的女声问道:「谁呀?」
李国强的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说不出话来。
「奶奶,我们是来找您的。」晓红镇定地回答。
门内安静了一瞬,然后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门慢慢打开,露出那位他们刚才在广场上看到的老人。她换了一身家居服,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近距离看,她的面容更加清新——虽然布满皱纹,但眼神依然清澈明亮,透着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温和与智慧。
「你们是……?」老人疑惑地看着门外的陌生人。
「请问,您是林雪梅老师吗?」李国强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
「是的,我是。」老人点点头,「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李国强深吸一口气,缓缓从口袋里取出那半块翡翠吊坠,放在掌心展示给老人看:「您……认识这个吗?」
老人的目光落在那块玉坠上,先是疑惑,继而震惊,最后眼中闪现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她的手不自觉地抬起,捂住了嘴巴。
「这块玉……你从哪里得到的?」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抖。
「我养父临终前给我的。他告诉我,这是我生母留下的。」李国强声音低沉。
老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支撑着门框,似乎随时可能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