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勋大典,中央对那些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进行了授衔表彰,而开国十大元帅更是无上荣誉的象征!如果了解历史的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这10个元帅中,有5个是出自八路军最早那一批6个师级干部!

说到这,你可能就会感到不对劲,那么落选元帅的那名师级干部是谁?他又为什么落选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赞、关注加收藏!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这背后的故事!时间回到1937年,当时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形成,位于陕北地区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集团军”,简称“八路军”,归第二战区总司令阎锡山管。



授衔大典仪式

当时我军刚经历了长征,在陕北地区刚站住脚跟,手下的兵力还比较弱,总共才有3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和129师,这三支部队的师长和副师长按顺序分别是,林彪、聂荣臻、贺龙、萧克、刘伯承和徐向前,说到这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了,那个落选的八路军师级干部就是萧克!

原本和这些师级干部平起平坐的萧克,为什么到最后连大将都没有评选上呢?时至今日,关于他的军衔一直饱受争议。其实我们通过了解历史,和其他被授予元帅军衔干部,就能够知道其实他没有没授予元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功绩不够。



十大元帅

1907年,萧克出生在湖南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虽然家里的条件并不是很富足,但是解决一家人日常的温饱还是有余力的,由于一家子都是知识分子,所以萧克的父母特别重视对他的教育。从小萧克就是在他的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长大,家中珍藏的书籍他基本都翻了个遍,正是这样的环境也让他彻底爱上了读书!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身处于乱世激起了他救国之心,因此他决定参军。1926年,萧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黄埔军校,毕业后就跟着部队参加了北伐战争,只不过老蒋的“霸道”没能俘获萧克的芳心,周总理身上的品质深得其崇拜,因此1927年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站到了蒋介石的对立面,参加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中,20岁的他正式开启了革命生涯。

在之后的工作中,他的觉悟和工作能力得到组织的认可,收纳其为一名共产党员,紧随其后他又跟着党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在部队中担任过纵队司令和师长等职务,激烈了不少实战经验,很快就成长为红军师长,两年后又晋升为湘赣苏区的军长!



萧克

1934年27岁的萧克又担任了红六军团长,在此期间,萧克积极为红军反围剿建言献策,在其失败之后战乱转移开辟了新道路,也为红军万里长征拉开了序幕!而这又都是对他参加革命的资质,和领兵作战能力的肯定,最主要的是他才27岁!

抗战爆发之后,他担任120师的副师长,参加多次战斗为抗战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他还帮助中央成功发展了机动根据地,为之后我军解放东北创造了条件。1943年他担任晋察冀军区代司令员。

只不过解放战争爆发以后,萧克又被中央调回了延安工作,他一手创办了华北军政大学的创建工作,并且任职该校的副校长,1949年解放扎挣南横末期,他以第四野战军参谋长的身份重返部队,帮助部队顺利渡江,清除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新中国成立后,他又任职了国防部副部长,农垦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1980年73岁高龄的他,又当选了政协委员会副主席,这一辈子忙忙碌碌,把自己的一生全贡献给了革命。



解放战争

从国民大革命开始,又或者是后来的抗战和内战,虽然萧克将军参与并且指挥了很多战役,但是这并不能直接决定他一定能够被评为十大元帅。因为在这个“时势造英雄”的年代,有无数的有志青年一头扎进了革命的大流,党内也不乏一些优秀的将领,在此期间他们的资历更深,又或者是战斗经验更丰富、战功更多,萧克将军的地位在这时就显得有些尴尬。

毕竟名额就摆在这里,一定是最合适且最有资格的十个人。而且,和萧克军同期的战友实在过于优秀,在军事领域的成就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都是要比他要突出的。刚刚我们也说到,十大元帅名额有限,如果真要让其当选十大元帅之一的话,那么就必须要从中顶替下来一个,这时候我们再做比较,就能发现在这十个人中,无论是资历还是战绩都使得他没有办法取代。



抗日战争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否认,萧克上将为我党革命胜利做出的贡献,我国发展付出的心血,即便他没有其他将领如此优秀,但是他所指挥的战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我们不能够忘记的英雄!

萧克将军这一生奔走于各个战场,为革命事业尽心尽力,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贯彻了一生,读书写字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当时他跟随部队南下起义的时候,不幸部队遭到了敌人的伏击,他也和部队失联。

孤身一人的萧克,自此走上了寻找组织的路途,在此期间他的一手软笔书法,可给他抽到了一笔不菲的盘缠,在那个靠泥腿子走出一片天的时代,萧克上将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儒将,当然除了写字和读书,他还非常喜欢创作,长征途中他曾写下过一部长篇小说《浴血罗霄》。



浴血罗霄

里面的内容都是长征期间,他亲眼所见并感悟出来的,之后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新中国成立后,他也一直从事军事教育有关的职位,退休之后也不肯闲下来,致力于军事学、党政军战史和研究,出版了多部作品,被复旦大学人文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以上的一切成就,都是来自他切身的感受,经过战争的千锤百炼和新思想的洗涤,萧克上将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升华。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算是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他自费创办了一个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为鉴、以史资治的刊物。

同时萧克将军是一名唯物主义者,在军史和党史的研究工作上他追求实事求是,对于那些“口耳交接”没有凭证的事一律反对在,真正做到了严谨。对此他还不止一次强调:历史事实是最大的权威,一切著作和研究必须要以事实为基础,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扭曲事实,更不能以“政治上的需要”为借口去改变!



萧克

1980年,73岁的萧克上将被选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会的副主席,这次当选是组织、是人民对他功绩的肯定,是对他一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谦虚友好的长者,即便他行军打仗那么多年,但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他优雅的文人气息。

在任何时候布置工作,或下达指示的时候,他都会以和蔼的口吻去建议,走到哪里他就到哪里学习,一点架子都没有。同时他对于名声和功绩没有一点兴趣,和自己同期战友比起来,自己的军衔和建国后的待遇确实是差了点,塔塔却表示这才是他应有的位置,而且每一个阶段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就说明自己仍有差距需要努力,一直是以自勉的状态,严格要求着自己。

回顾萧克上将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履历尤为丰富,早些年在父母的教诲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时代的引导下,他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选择参军救国。而且他还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当时令所有人都向往的第一军事学府“黄埔军校”。



步入战场的他,跟着部队一起打过军阀,跟着我党一起翻过老蒋,又携手中国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者,是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官之一!战争年代他还办过军校,当过校长,为革命后续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名被战争耽误的“文学家”,无论战事有多当紧,他总能抽出一点时间进行创作,建国之后也不忘记自己的初心,秉持着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意义非凡的著作!

2008年,102岁的萧克将军在北京逝世,从他1927年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以来,他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他的功绩没办法和同期的战友们比,但是他的贡献同样是值得肯定和颂扬的,直到今天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付出一切老前辈们!最后让我们向萧克老将军和所有为革命付出的人致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