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支队林县籍队员追记之一

——进军福建

长江支队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是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局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由太行、太岳两区共同于1949年3月在河北武安县组建而成的一支4000多人的南下干部队伍。这支队伍为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8年,解放战争进行第三个年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全面反攻,全国解放指日可待。9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工作的干部。”会议决定:“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内必须准备好三万至四万下级干部、中级干部和高级干部,以便在第四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根据这一会议精神,华北局于12月份决定:太岳、太行两个区选调一批得力干部,组建一个南下区党委,包括党、政、军、群,省、地、县、区的全套班子。南下区党委下辖6个地级班子,每个地级班子下辖5个县级班子,每个县级班子下辖5—9个区级班子。每县编120人左右。决定作出后,两区各级党委迅速召开会议进行了传达贯彻。

1949年3月22日,太行、太岳两区选调的干部先后齐聚河北武安,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培训后,4月25日出发,向江南挺进。

南下区党委对外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各地级班子为一个大队,专员任大队长,地委书记为政委;各县级班子为一个中队,县长任中队长,县委书记任教导员;各区级班子为一个小队,区长任小队长,区委书记任指导员。此时,长江支队共辖有6个大队、30个中队、199个小队,另有3个区直属中队和6个地直属中队,共有干部4100多人。

原计划长江支队接管苏南地区,但根据形势发展,中央决定提前解放福建,长江支队随第三野战军入闽,接管福建全境。

为了追寻南下干部的足迹,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南下精神,10月18日,我市新闻中心与党史研究室一行4人南下漳州,采访了张全金、石有泉、王治国、崔伍喜、郝锦章等仍然健在的部分林县籍老干部和南下干部后代杨少衡、袁平海,走访了漳州市长江支队研究会和党史研究室,拜谒了谷文昌纪念馆……时间虽短,但在千里之外的闽南“鸟语”之地听到南下干部终生未变的乡音,看到他们与闽南人民一起修建的且或多或少留有“林县痕迹”的一项又一项像红旗渠一样的民心工程,让我们一再感动。

长江支队永载史册!南下精神永葆青春!


微信公众号ID:LinzhouInfo

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崔国红《长江支队林县籍队员追记》(2014-11-14)

投稿/建议请发邮件:627005285@qq.com

【栏目导航】

【红旗渠专题】

红旗渠视频 红旗渠传奇 百家讲坛

豫剧红旗渠  精神传承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