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你真的决定去了?”刘洋搭着我的肩膀,眼神中带着不舍。
我看着窗外军营里飘扬的旗帜,点了点头。
“李首长对我的栽培,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但人总要向前走,这个机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我转头看向他,“放心,我一定去向首长当面道别。”
谁能想到,那次简单的告别之行,却让我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
01
初春的军营,朝阳洒在操场上,我站在队列的最前方,胸前的军装笔挺。
“张峰同志因表现优异,经上级研究决定,批准提干并调往北部战区特种部队任职!”
首长宏亮的声音回荡在操场上,我的心跳加速,眼眶湿润。
这一刻,我等了整整八年。
那些夜以继日的训练、反复推敲的战术方案、汗水浸透的作训服,所有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队列解散后,我独自走到军营的小树林,掏出手机拨通了父亲的号码。
“爸,我提干了。”
电话那头先是沉默,接着传来父亲低沉的笑声和微微颤抖的声音:“好小子,没给咱老张家丢人。”
放下电话,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清爽。
回想起八年前刚入伍时的青涩模样,与今天的截然不同,这一路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人的指引——李国强首长。
李首长是我军旅生涯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人。他不仅是我的上级,更像一位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
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浓眉下的眼睛锐利如鹰。
我紧张地敬礼报告,他却只是抬头看了我一眼,轻声问道:“你是张老三家的孩子吧?”
原来,李首长与我父亲是老战友,这层关系让我倍感压力,也成了我不断努力的动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首长对我要求极其严格,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招来他的批评。
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铸就了我军人的品格。
“首长,您看这个战术方案可行吗?”我经常在深夜去敲他办公室的门。
“坐下仔细讲讲。”他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聆听我的想法,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渐渐地,我成了李首长最信任的下属之一。每逢重要任务,他总会把我叫到身边,让我参与决策。
在他的提携下,我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军官。
除了工作上的指导,李首长一家也给了我如家人般的温暖。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因任务未能回家,李首长知道后,特意邀请我去他家过年。
“嫂子,您做的饺子真是太好吃了。”我由衷地赞叹道。
李嫂笑着夹了一个鱼丸放到我碗里:“多吃点,看你瘦的,在部队肯定没好好吃饭。”
李首长的儿子小强当时才上小学,缠着我教他下军棋,那温馨的场景至今难忘。
李嫂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总是笑眯眯的,对我照顾有加,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
每次我去首长家,她都会精心准备一桌好菜,还时常询问我的生活起居。
“小张啊,找个好姑娘了吗?”李嫂经常这样问我,看我摇头后又会说,“别急,嫂子给你留意着呢。”
这份亲情让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军人倍感温暖。
也正因如此,当我得知自己提干并将调往边远地区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亲自向李首长一家告别。
调令来得很突然,但机会难得。北部战区的特种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能被选中前往那里任职,说明上级对我的能力有足够的认可。
同时,这也意味着我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张峰,这次调动是好事,但也不要掉以轻心。”团长在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北部战区的条件很艰苦,任务也更危险,但这是你证明自己的机会。”
我郑重地点头:“请团长放心,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准备调动所需的各种手续。填表、盖章、整理档案,繁琐的流程让我忙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我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没能亲自向李首长汇报这个好消息。
按理说,这么重要的事情,我应该第一时间告诉他,但李首长最近参与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项目,已经有一周没在部队露面了。
“首长最近很忙,你有什么事可以先跟我说。”李首长的警卫员小王这样告诉我。
“没事,等首长回来我再说吧。”我没有多说什么,决定等李首长忙完再去拜访。
没想到,两天后调令就正式下达了,我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交接工作,启程前往新的驻地。这意味着,我很可能没有机会当面向李首长道别了。
02
这个消息传开后,战友们纷纷找我聊天,有祝贺的,有不舍的,也有请我在新单位多多关照的。
我们这些一起摸爬滚打多年的兄弟,即将各奔东西,心中不免有些感伤。
“来来来,为张峰壮行!”晚上,战友们偷偷在宿舍里摆了一桌简单的酒菜,大家举杯相庆。
“张峰,到了新单位别忘了兄弟们啊!”
“等你立了功,可别忘了提携我们这些老战友!”
在笑闹声中,我心里却有一丝遗憾——李首长还没有回来,我可能要无缘告别了。
就在我收拾行李的前一天,小王突然找到我。
“张峰,首长回来了,说让你有空去他家一趟。”
我心头一喜,连忙问道:“首长在家吗?”
小王摇摇头:“首长临时有事又出去了,但他特意嘱咐我通知你去他家,李嫂在家呢。”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前去拜访。毕竟这么多年来,李首长一家对我的关照,我不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开。
整理好行装后,我站在宿舍里环顾四周。八年的军旅生涯,这个小小的空间承载了太多回忆。
床头柜上放着的全家福,是我入伍前与父母的合影;墙上贴着的荣誉证书,记录着我一步步的成长;床下的军用箱,装满了各种纪念品和战友们的礼物。
我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了翻,里面记录着李首长平时对我的教导。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以保家卫国为己任”、“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兵先要严于律己”……这些话语已经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把重要的物品装进行李箱,其余的东西分给了战友们。临行前,我特意跑了趟镇上,买了一支钢笔作为送给李首长的礼物。
这支“英雄”牌钢笔虽不名贵,但寓意深远,既表达了我对李首长的敬仰,也代表了我继续前行的决心。
下午四点,战友们为我举办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大家围在一起,讲述着这些年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有欢笑,有泪水,更多的是不舍。
“记得常联系啊!”刘洋拍着我的肩膀说道。
“必须的!咱们兄弟情义不会因为距离而改变。”我笑着回应。
欢送会结束后,我决定立刻去李首长家。虽然没能见到首长本人有些遗憾,但至少可以向李嫂道别,也算是表达我的敬意和感谢。
傍晚时分,我换上了最整洁的军装,别上了所有的勋章,带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向首长家走去。
李首长家住在军区的一栋普通居民楼里,我经常去那里,对路线非常熟悉。
初夏的傍晚,天色渐暗,街道上行人稀少。我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心中回想着即将面临的新生活,以及如何向李嫂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就在这时,一辆没有军牌的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微微降下,露出一张陌生的面孔,目光冷峻地打量着周围。
我本能地绷紧了神经,放慢脚步,注视着那辆车消失在路口。
“奇怪,这个时间点,这种车出现在军区附近...”我心中警觉,但没有多想,继续朝李首长家走去。
又过了几分钟,我在转角处看到两个穿着便装的男子站在路边,他们面无表情地望着远处,看到我走近时,其中一人迅速将手伸进怀里,但看清我的军装后又放松下来。
这些反常的迹象让我感到不安,作为一名军人,我的直觉告诉我情况有些不对劲。
但我还是决定继续前行,毕竟,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有机会向李首长一家道别了。
走到李首长所住的小区门口,我又注意到几辆陌生的车辆停在不远处,车内隐约可见人影。
正常情况下,首长家附近是不会有这么多闲杂人等的。我感到背后一阵发凉,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
“也许是我太敏感了,”我心想,“可能这些只是恰好路过的普通人。”
带着这种想法,我走进了小区,穿过熟悉的小路,来到了李首长家所在的单元楼下。抬头望去,首长家的窗户亮着灯,窗帘拉得很紧,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03
我深吸一口气,走进楼道,搭乘电梯上到五楼。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一丝异样——平时这个时间,楼道里应该能听到各家各户的生活声音,但今天却异常安静,只有我的脚步声在回荡。
来到李首长家门口,我整理了一下军装,敲响了门。
“谁啊?”里面传来李嫂熟悉的声音,但语气中似乎带着一丝紧张。
“嫂子,是我,张峰。”我轻声回答。
门内一阵沉默,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和低沉的说话声。大约过了半分钟,门才缓缓打开,露出李嫂的脸庞。
那一刻,我愣住了。平时温婉大方的李嫂此刻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嘴唇微微颤抖。
她只开了一条门缝,一只手紧紧抓着门框,另一只手微微颤动,似乎在示意什么。
“嫂子,我来向您和首长道别,我...”我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嫂打断了。
“张峰,你...你怎么来了?”李嫂的声音很低,几乎是用气音在说话,眼睛不断地往屋内瞥。
我感到莫名其妙,正准备解释我来意时,李嫂突然用力抓住我的手腕,她的手冰凉而颤抖。
“张峰,你快走!现在就走!”她急促地说道,眼中的恐惧让我心头一震。
“嫂子,发生什么事了?首长他...”
“不要问,也不要再来,你马上离开这里!”李嫂的语气中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决。
就在这时,我听到屋内传来脚步声和低沉的男声:“李夫人,是谁来了?”
李嫂脸色骤变,迅速松开我的手,压低声音说:“家里有人监视,首长正在被调查,你来这里很危险!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