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照片中笑靥如花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永远定格在了二十八岁。

"你真的要去见他吗?"姨妈递来一杯热茶,眼中满是忧虑。

我没有回答,只是轻轻点头。十三年了,那一夜的惨叫声仍在我耳边回荡。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了太久,如今,是时候让它熄灭了。

"无论发生什么,答应我,别做傻事。"姨妈的话里藏着我不明白的深意。

我不知道,命运早已为我准备了一场足以颠覆我整个世界的真相。

01

1998年的那个雨夜,注定要在我的记忆中烙下永久的痕迹。

那天,七岁的我蜷缩在卧室的床底下,双手紧紧捂着耳朵,试图阻挡客厅里父母激烈争吵的声音。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这一次,争吵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可怕。



"张伟,你不能这样对我!"母亲的声音透着绝望。

"我早就警告过你,不要多管闲事!"父亲的吼叫如同野兽咆哮。

接着是玻璃碎裂的声音,母亲的尖叫,父亲的怒骂。我紧紧闭上眼睛,泪水不停地流下。我想象自己在一片宁静的森林里,像妈妈曾经讲的童话故事那样。但现实的声音太过刺耳,无法被想象力屏蔽。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和她的关系吗?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

"那又怎样?你管得太多了!"

一声闷响,接着是可怕的寂静。那寂静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恐惧。

我慢慢爬出床底,蹑手蹑脚地推开了卧室的门。客厅里,微弱的灯光下,我看到了永远改变我生命的一幕:母亲倒在血泊中,父亲站在一旁,手中的花瓶碎片滴着血。

他的眼神空洞,像是灵魂已经离开了躯壳。

"爸爸?"我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

父亲转过头,看到了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接着是无限的恐惧和懊悔。

"明明...爸爸做了一件可怕的事。"他跪在地上,声音嘶哑。

我奔向母亲,摇晃着她冰冷的身体,泪水模糊了视线。"妈妈,醒醒,妈妈!"但她再也不会醒来了。

警笛声响起,刺眼的红蓝灯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



邻居们的窃窃私语,警察的询问,法医的检查,这一切如同噩梦一般在我周围展开。

父亲被铐走时,他转身对我说:"对不起,明明,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妈妈..."

我站在雨中,看着警车远去,感觉世界在那一刻坍塌。

后来,父亲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庭审上,检方说他因为一个女人——他的同事陈雪,对母亲产生了怀疑和愤怒,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

而我,被送到了母亲的妹妹——我的姨妈家生活。

在去姨妈家的路上,我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后,我一定要为妈妈报仇,找到那个毁了我家庭的女人,让她付出代价。

姨妈住在城市的另一端,是一位中学教师,独居。

她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新家。她很少提起我的父母,每当我询问时,她总是神情黯然,轻声说:"等你长大些,会明白的。"

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真相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02

岁月如水,我在姨妈家一天天长大。

姨妈是个温柔的人,她尽力给我创造一个温暖的家。

但失去父母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我,我变得内向、沉默,很少与人交流。

学校里,我是那个坐在角落的孩子,不参与集体活动,也没有多少朋友。

"李明,你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姨妈常常这样劝我。

"我不需要朋友,我只想知道真相。"十二岁的我固执地回答。

青春期的我开始偷偷收集关于那起案件的所有信息。

我翻阅旧报纸,查询法院记录,甚至偷偷联系了当年的邻居。

除了知道父亲因为一个叫陈雪的女人杀害了母亲外,我对那个女人一无所知。

她是谁?她长什么样子?她现在在哪里?这些问题如同幽灵般缠绕着我。

高中时,我的作文《失去的家》获得了市里的奖项。老师称赞我"文笔犀利,感情真挚"。只有我知道,那篇文章里流淌的不只是悲伤,还有无法熄灭的愤怒。

"你有写作的天赋。"姨妈看完我的作文后说,"或许你可以考虑新闻系。"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有一条路可以走。

大学里,我选择了新闻专业,努力学习调查报道的技巧。

我知道,这些技能将来会帮助我找到那个女人。

我成绩优异,为校报撰写了多篇揭露校园阴暗面的报道。

老师说我有"不畏强权的勇气和揭露真相的执着"。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调查记者,专门报道社会不公和阴暗面。

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但很少有人知道,我选择这条路,只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揭开那个改变我命运的真相。



每年母亲的忌日,我都会独自去墓园,带上她最爱的百合花,对着墓碑诉说一年来的经历,也加深对复仇的誓言。

"妈妈,我一定会找到那个女人,让她知道她毁了什么。"我对着冰冷的墓碑承诺。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翻看母亲的照片,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照片中的她总是笑着,看不出任何不幸的征兆。

有时,我会怀疑自己的记忆:那个被父亲打骂的母亲,和照片中幸福的女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姨妈给我讲过一些关于母亲年轻时的故事——她如何勇敢,如何善良,如何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你很像她,"姨妈常说,"不只是外表,还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一种奇怪的骄傲和难以名状的悲伤。

03

2011年初,我收到了一封官方通知——父亲张伟将于年底刑满释放。

那一刻,我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背蔓延。十三年了,我从未去看望过他,从未写过一封信,甚至刻意避免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在我的世界里,他已经死了。

但现在,他即将重新进入我的生活。这让我意识到,时间不多了,我必须加快寻找那个女人的步伐。

我开始深入调查当年案件的细节。

通过报社的关系,我接触到了当年的案卷。黄褐色的纸张上,记录着那个雨夜的所有细节——法医报告、证人证言、现场照片。其中提到了"第三方"陈雪,但信息极为有限。

我决定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找到父亲的狱友。

周末,我驱车三小时来到父亲服刑的监狱。在探视区,我见到了刘大海,一个刚刚出狱的中年男子,他与父亲同住一个牢房多年。

"你是张伟的儿子?"他上下打量着我,眼中充满警惕,"他知道你来找我吗?"

"他不知道,我只想了解一些事情。"

刘大海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你爸这些年变了很多,总是闷闷不乐,很少说话。不过他提起过你,说你现在是个记者,他很骄傲。"

我冷笑一声:"他有什么资格骄傲?"

"小伙子,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刘大海吐出一口烟圈,"你爸常说他铸下了大错,害了两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两个女人?"

"是啊,你妈和那个陈雪。他说他错怪了她,她只是想帮助你妈。"

这个信息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我。父亲错怪了她?那么当年的真相是什么?

我又走访了几位老邻居。

他们都记得那个雨夜,也记得我的父母经常争吵。

一位老奶奶告诉我,我的母亲经常带着伤痕,有时甚至不敢出门见人。

"你父亲脾气不好,总是怀疑你妈妈在外面有人。实际上,你妈妈是个好人,从不做对不起家庭的事。"



拼凑这些信息后,我对陈雪有了新的认识:她可能是母亲的朋友或同事,试图帮助母亲摆脱家暴。

但这只是猜测,我需要找到她,听她亲口讲述真相。

通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一条线索:当年与父亲同一公司的老员工提到,陈雪在案发后不久就离开了公司,据说去了南方创业。

"她很聪明,很有能力,听说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了。"那位老员工说。

我顺着这条线索,查到了几家可能与陈雪有关的公司。

其中一家名为"雪晴教育集团"的公司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创始人名叫陈雪,年龄也与我所寻找的人相符。

公司官网上,陈雪的照片让我心跳加速——尽管已过十多年,但那张脸有种莫名的熟悉感。我不确定是否见过她,也许只是我的错觉。

我决定先进一步调查这位陈雪的背景,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再决定如何接近她。

04

追踪陈雪的下落成了我生活的中心。

我请了长假,南下调查。通过在雪晴教育集团周围踩点,我确认了那位陈女士就是我要找的人。

她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达公司,晚上七点左右离开,生活作息非常规律。

我租了一间位于她公司附近的小公寓,墙上贴满了调查资料。

照片、地图、时间表、关系图,一切都经过精心整理。

我要了解她的一切——她的习惯、她的朋友、她的过去、她的弱点。

一个月后,我已经掌握了大量关于陈雪的信息:她四十五岁,未婚,创办的教育集团主要面向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在业内颇有声誉。

她低调务实,几乎不参加社交活动,生活简朴。这与我想象中的"小三"形象大相径庭。

我甚至潜入她的办公室,在她的电脑上安装了监控软件。

通过这种方式,我看到她经常给各种慈善机构捐款,还定期访问一些乡村学校。

她是一个好人吗?这让我感到困惑。

如果她真的是个好人,为什么会介入我父母的婚姻,导致那场悲剧?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她在办公室里翻看一本旧相册。

屏幕上,我惊讶地看到了我母亲的照片——年轻的母亲和陈雪站在一起,笑得那么灿烂。

这证实了她们确实认识,而且关系似乎很好。

我的复仇计划逐渐成形:我会以记者的身份接近她,声称要做一个关于成功女企业家的专访。在获取她的信任后,我会逐渐引导她谈到过去,让她亲口承认当年的事情。

最后,我会公开所有真相,让世人知道她是如何毁掉一个家庭的。

我制作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包含了所有证据和推测。

这份报告将是我复仇的最后一步——在揭露真相后公之于众。

在准备接近陈雪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她每个月都会去同一个地方——一座位于郊外的墓园。我跟踪她,发现她去的正是我母亲的墓前。

她跪在墓前,放下一束百合花,轻声说:"琳琳,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你。但我在尽力照顾明明,他现在已经长大了,成了一名优秀的记者。"



我躲在一棵树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认识我?她一直在关注我的生活?这是什么意思?

更让我困惑的是,她为什么要向我母亲道歉?

如果她是那个小三,她不应该是加害者吗?除非...除非当年的事情另有隐情。

我开始怀疑自己多年来的认知。

如果父亲错怪了陈雪,如果她真的只是想帮助母亲,那么我的复仇计划还有意义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直接面对陈雪,听她讲述当年的真相。

05

我终于站在了陈雪的办公室门外。

通过伪装成一名想要采访她的记者,我成功预约了这次会面。我的手心冒汗,心跳加速,十三年的等待即将迎来终点。

敲门后,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请进。"

我推开门,看到一位优雅的中年女性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

她抬起头,看到我的那一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