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命运就像一枚古老的玉环,圆而无痕,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它从远古流传至今,沉默地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当一枚玉环无声无息地闯入一个普通家庭,它不仅仅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物,更是一把打开秘密的钥匙,一面照映人心的镜子。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谁能说清楚,一个偶然捡到的物件,会如何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

01

陈远踩着自行车踏板,穿过早晨薄雾笼罩的街道。他是个中学历史教师,教书十五年,腰包始终不鼓。眼下他骑得很慢,脑子里装满了家里的烦心事:房顶漏水、儿子补习费、妻子想换工作的念头。



“爸,我一定要上实验中学。”昨晚儿子陈小宇的话还在耳边回响。那孩子已经十三岁,眼睛里闪烁着属于少年的倔强。陈远知道,那所学校的补习班要两万块。他看了看自己的工资卡,苦笑。

自行车前轮突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陈远差点摔倒。他稳住车身,下车查看。这片老城区正在拆迁,砖瓦碎片随处可见。陈远弯腰拾起那个阻碍他前行的物件——一枚泛着温润光泽的玉环。

“这是什么?”陈远拿在手里掂了掂,手感冰凉。玉环表面有一层薄灰,但依稀能看出上面的纹路细腻优美。他犹豫片刻,将玉环放进了口袋。

办公室里,历史教研组组长王德发正在喝茶。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留着小胡子,对古玩略知一二。

“老王,帮我看看这是什么东西。”陈远掏出那枚玉环。

王德发戴上老花镜,玉环在他手里转了几圈。“看着像是老物件,材质应该是和田玉,成色不错。你从哪弄来的?”

陈远如实相告。

“运气不错啊。”王德发笑道,“这东西看着有些年头了,要我说,你可以去古玩市场问问。别随便卖,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价值来。”

下午放学后,陈远骑车去了城南的古玩市场。他走进几家店铺,得到的评价大相径庭。有人说是普通工艺品,价值几百元;有人说是近代仿品,值个三五千;还有人不屑一顾,连看都不看。

最后一家店铺名叫“钱氏古玩”,老板钱贵把玉环拿在手里,表情立刻变了。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目光如炬,嘴角微微抽动。

“老师,你这东西从哪来的?”钱贵声音压低。

“路上捡的。”陈远说出实情,“值钱吗?”

钱贵笑了笑:“要不我给你五万,你看行不行?”

陈远愣住了,五万?他一年的工资才七万多。

“这是清代和田玉环,手工雕刻,成色上乘。”钱贵解释道,“市场上这种东西少见,我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陈远将信将疑:“您确定不是仿品?”

“做我这行二十年,看走眼的时候少。”钱贵说,“你要不放心,可以去找专家鉴定。不过那得排队等上好几周。”

陈远骑车回家,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五万元啊,解决所有问题绰绰有余了。

晚饭时,他决定和家人商量。

“我今天在路上捡到一个玉环,有人愿意出五万买。”陈远夹了一块鱼放进林小雨碗里。

林小雨的筷子突然停在半空中,眼睛睁大:“什么样的玉环?”

陈远从口袋里掏出玉环。意外的是,林小雨看到玉环后整个人像触电般颤抖起来,脸色发白。



“怎么了?”陈远疑惑地问。

林小雨摇摇头,声音干涩:“不,没什么。这种东西最好别卖,可能是赝品,一文不值。”

“妈,如果真值五万,我就可以去上补习班了!”陈小宇兴奋地说。

“不行!”林小雨突然提高了声音,把陈远和儿子都吓了一跳,“这种东西来路不明,说不定是哪家丢的,卖了会惹麻烦。”

陈远看着妻子异常的反应,心生疑惑。林小雨平时温柔内敛,极少这样情绪激动。

“好吧,我再考虑考虑。”陈远将玉环收起来,看到林小雨紧盯着他的动作,目光复杂。

接下来几天,陈远暗中搜索了玉环的相关资料,价格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同时,他注意到林小雨总是偷偷用手机查询古董玉器的网页。

这太奇怪了。林小雨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古董的兴趣。陈远开始怀疑妻子是否知道些什么。

就在这时,家里的老房子在一场大雨后漏水更严重了,维修公司报价一万五。同时,儿子的补习班通知需要立即缴费。

生活的压力让陈远做出了决定。他没有告诉妻子,私下联系了钱贵,以五万元的价格卖掉了玉环。

02

陈远把五万元存入银行卡,心里像是卸下了一块大石头。他先付了维修费,又给儿子交了补习班的钱,剩下的两万多存着应急。

这天回家,他看到屋顶已经修好,不禁松了一口气。

“钱哪来的?”林小雨问,眼神闪烁。

陈远犹豫了一下:“我跟学校借了点。”

他不敢说出真相。林小雨点点头,没再多问,但眼神里有种说不清的情绪。

晚上,他们一家三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起了综艺节目。陈小宇兴奋地说着补习班的事,林小雨微笑着听儿子讲话,但陈远注意到她的心思似乎不在这里。

随着经济压力的缓解,家庭气氛确实好了很多。陈远也开始留意古董投资的信息,想着如果再有这样的好运气,也许能改善家里的条件。

一个周末,钱贵打来电话邀请陈远去店里坐坐。

“陈老师,你那枚玉环已经转手卖出去了。”钱贵泡了杯茶给陈远,“我跟你说实话,赚了不少。”

“哦?卖多少了?”陈远好奇地问。

“十二万。”钱贵笑着说,“买主很懂行,一眼就看出是好东西。”

陈远心里一震,没想到差价这么大。不过钱已经花了一部分,后悔也没用。

“什么样的买主这么内行?”

钱贵神秘地笑笑:“一位女士,看起来对这种东西很执着。”

陈远回到家,发现林小雨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去哪?”他问。

“苏明找我有事。”林小雨头也不抬地回答。

“晚上回来吃饭吗?”

“不用等我。”说完,林小雨拎着包匆匆离开。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频繁。林小雨告诉陈远她想辞去幼儿园的工作,休息一段时间。陈远虽然不解,但现在家里经济情况好转,也就同意了。

离职后的林小雨开始频繁出门,有时一整天都不见人影。陈远给她打电话,经常无人接听。家里的账单上开始出现一些小额支出,来源不明。

更让陈远不安的是,他偶然发现林小雨手机上有一个陌生号码,通话记录显示几乎每天都有联系。

一天晚上,林小雨洗澡时,陈远鬼使神差地拿起她的手机翻看。密码是儿子的生日,轻易就打开了。他看到林小雨与闺蜜苏明的聊天记录:

“那件事进展如何?”苏明问。

“有眉目了,但还需要时间。”林小雨回复。

“他真的同意你见赵伟?”

“他不知道。”

陈远心里一沉。赵伟是谁?他继续翻看,发现一个陌生的联系人“Z”,聊天内容大多是约时间见面,地点都是市中心的咖啡厅或餐厅。

当他正要查看更多信息时,浴室的水声停了。陈远赶紧放下手机,心跳加速。

03

接下来的日子,陈远开始注意林小雨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妻子时常对着手机发呆,有时候会突然笑起来,而当他靠近时,她又迅速锁上屏幕。

“妈最近很奇怪。”一天放学后,陈小宇悄悄对陈远说,“她经常一个人偷偷看手机,还会哭。”

陈远心里咯噔一下:“你怎么知道她哭了?”

“有一次我半夜起来喝水,看见妈妈在阳台上擦眼泪。”陈小宇说,“爸,你们是不是吵架了?”

“没有,可能是妈妈工作太累了。”陈远安慰儿子,心里却翻江倒海。

林小雨为什么会哭?是因为那个叫赵伟的人吗?陈远开始怀疑妻子可能有外遇。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毒草般疯长,侵蚀着他的理智。

他开始检查林小雨的衣服,寻找可疑的气味或痕迹;翻看她的包,搜寻任何线索;记录她的外出时间,试图找出规律。

有一天,林小雨出门时说去超市,但两小时后仍未归来。陈远决定跟踪她。他骑着自行车,保持距离,看到林小雨进入了市中心一栋高档写字楼。

陈远在楼下等了一个多小时,林小雨出来时,脸上带着疲惫和失落。他没有上前,而是继续跟踪。林小雨随后去了一家咖啡厅,与一个年轻女人见面——那是她的闺蜜苏明。

两人交谈甚欢,林小雨情绪似乎好了很多。陈远躲在不远处,试图听清她们的对话,但咖啡厅里人声嘈杂,只能偶尔捕捉到几个词:“家族”、“祖母”、“一定要找回来”。

陈远一头雾水。这些词与他怀疑的外遇毫无关联。

回家路上,他决定再去一趟钱氏古玩店,问问那枚玉环的买主更多信息。

“钱老板,能告诉我那位女买主的情况吗?”陈远直接问道。

钱贵眼神闪烁:“陈老师,这不合规矩啊。”

“我只是好奇,毕竟差价那么大。”陈远装作不在意,“她看起来是什么样的人?”

“三十多岁的女人,说话文雅,看得出家教很好。”钱贵回忆道,“她对那枚玉环很执着,说是找了很久的东西。”

陈远心里一动:“她一个人来的?”

“不,有个男的陪着,西装革履的,看起来是成功人士。”

陈远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那个男人会是赵伟吗?林小雨和他一起来买玉环?为什么?

“能让我看看店里的监控记录吗?”陈远试探性地问。

钱贵笑着摇头:“这不太方便。陈老师,生意已经做完了,何必再纠结呢?”

陈远失望而归。路过银行时,他突然想到什么,走进去查询了账户记录。除了他存入的那五万和支出的费用外,还有一笔两万元的大额存款,日期是一周前。

这笔钱从哪来的?陈远百思不得其解。林小雨已经辞职,不可能有收入。那么,是谁给她的?

回到家,林小雨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神色如常。陈远看着妻子忙碌的背影,心中的疑云越来越浓。

“小雨,你存了两万块钱进我们的账户?”陈远试探着问。

林小雨手里的菜刀顿了一下:“嗯,我妈给的。说是让小宇补课用。”

陈远知道这是谎言。林小雨的母亲是个普通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不过几千元,哪来的两万块?

“是吗?阿姨身体还好吧?我们有段时间没去看她了。”陈远故意说。

“挺好的。”林小雨语气平静,但陈远注意到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当晚,陈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林小雨背对着他,呼吸均匀,似乎已经熟睡。

他轻手轻脚地起床,走到客厅,打开林小雨的电脑。屏幕亮起,要求输入密码。陈远试了儿子的生日,失败了。试了林小雨的生日,还是不对。最后,他试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屏幕解锁了。



浏览器历史记录显示,林小雨最近查询了大量关于古董玉器的信息,特别是清代和田玉环的资料。她还浏览过多家拍卖行的网站,查看类似玉环的成交价格。

陈远不懂,妻子为什么会对这些东西如此着迷?她一个幼儿园老师,从来没表现出对古董的兴趣。

看到这里,计算机显示已经写了4000多字了。是时候设置第一个悬念了。

林小雨桌面上有个加密文件夹,陈远试了几次密码都未能打开。就在他准备放弃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邮件提醒。发件人显示为“赵伟”,主题是“拍卖信息”。

陈远点开邮件,看到内容后,整个人如坠冰窟,眼前发黑,差点瘫倒在椅子上。

邮件显示的是一张照片——一枚和他卖掉的那枚一模一样的玉环,拍卖估价十五万元。照片下方写着:“已确认是那件物品,下周拍卖,我会帮你争取。另外,钱已经备好,不用担心。”

陈远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什么意思?林小雨和这个赵伟在合作买玉环?他卖掉的那枚玉环背后,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更让他心惊的是最后一句话:“十五万的事,别告诉陈远。”

陈远感到一阵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那枚不起眼的玉环,那个来路不明的赵伟,那个突然对古董着迷的妻子...一切串联起来,却指向一个他不敢想象的方向。

他蹒跚着回到卧室,看着熟睡中的林小雨,心中翻江倒海。十五年的婚姻,他以为自己了解妻子的一切,如今面对这些谜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陌生和恐惧。

04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陈远整夜未眠,眼睛布满血丝。林小雨起床时,惊讶地看着丈夫:“你怎么了?生病了?”

“没事,就是没睡好。”陈远勉强笑笑,心中却在思考如何面对这一切。

早餐桌上,气氛异常沉默。陈小宇埋头吃饭,偶尔抬头看看父母,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

“我今天要去趟图书馆。”林小雨收拾餐具时说。

陈远强忍着质问的冲动,点点头:“几点回来?”

“不清楚,可能要晚一些。”林小雨拿起包准备离开。

当林小雨的身影消失在门口,陈远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王德发的号码。

“老王,能借我一天班吗?有急事。”

获得同意后,陈远骑车直奔市博物馆。他需要找到那位杨教授,了解更多关于玉环的信息。

博物馆里人不多,陈远在前台打听到杨教授正在办公室。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研究一件青铜器,见有人来访,放下手中的工作。

“杨教授,我是陆川中学的历史老师陈远。想请教您一些关于清代玉环的问题。”陈远自我介绍道。

“哦?陈老师对古玩感兴趣?”杨教授推了推眼镜。

陈远把玉环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当然隐去了妻子的异常行为。

“你说的是和田玉环,有螭龙纹饰?”杨教授突然来了精神,“能描述得再具体些吗?”

陈远尽力回忆玉环的细节。杨教授听完,陷入沉思。

“这种玉环在清代宫廷中比较常见,属于贵族妇女的饰品。很多在民国时期流散民间,特别是那些没落的贵族家庭。”杨教授解释道,“如果是真品,价值确实不菲,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有没有可能某个家族一直在寻找这类遗失的物品?”陈远试探着问。

杨教授点点头:“很有可能。对一些家族来说,这些不仅是财物,更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我就知道几个老家族一直在寻找流散的家传珍宝。”

离开博物馆,陈远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林小雨是否来自某个没落的贵族家庭,那枚玉环是她家族的遗物?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他决定去找苏明,林小雨最好的闺蜜。

苏明的设计公司就在市中心,陈远假装路过,给她打了电话。

“苏明,是我,陈远。我正好在你公司楼下,能上来喝杯茶吗?”

苏明明显愣了一下:“好...好啊,上来吧。”

办公室里,苏明表现得有些局促。陈远开门见山:“我想请你帮个忙,林小雨最近有点反常,我担心她。”

“反常?我没觉得啊。”苏明避开陈远的眼神。

“她频繁出门,整天心不在焉,还辞了工作。”陈远叹气,“我怀疑她遇到什么麻烦了。”

苏明握紧茶杯:“可能就是想休息一下吧。”

“她是不是在找什么东西?”陈远直接问道,“关于她家族的?”

苏明明显震惊,茶杯差点掉在地上:“你...你怎么知道?”

陈远心里一沉,果然如此。

“她告诉你了?”苏明小心翼翼地问。

“没有,我猜的。”陈远实话实说,“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我是她丈夫,有权利知道。”

苏明犹豫良久,终于开口:“我不该说的,但看你这么担心...小雨的祖母是旧时的名门闺秀,家道中落后嫁给了普通人家。她一直很看重家族的那些老物件,认为那是精神寄托。”

“那个赵伟是谁?”陈远追问。

“他...他是小雨的大学同学,现在做古董生意,帮她寻找家族遗失的物品。”苏明支支吾吾,“只是朋友关系,你别多想。”

陈远点点头,心中的一块石头落地,但新的疑问又升起——林小雨为什么不告诉他这些?

离开苏明的公司,陈远决定去趟林小雨娘家。多年来,他与岳母关系不错,但对林小雨的家族历史知之甚少。

岳母住在城郊的老房子里,见到陈远很是惊讶:“小远,今天怎么想起来了?小雨没来啊。”

“阿姨,我来看看您。”陈远笑着说,“最近身体还好吗?”

闲聊几句后,陈远把话题引到了家族往事上:“阿姨,听说您家以前是大户人家?”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谁跟你说的?我们家普普通通的。”

“林小雨好像对家里的老物件很感兴趣,特别是什么玉环之类的。”陈远试探道。

岳母的表情微微变了:“她跟你提起这事了?”

“没有,我就是看她最近在查这方面的资料。”

岳母叹了口气:“我婆婆,就是小雨的祖母,确实出身富贵人家。家里有些老物件,据说很值钱,但大部分在动乱年代丢失了。我婆婆生前总念叨着一枚玉环,说是祖上传下来的。”

“林小雨知道这些事?”

“知道一些。我婆婆临终前,专门叮嘱过她,说家族的东西终有一天要找回来。”岳母摇摇头,“我没想到她会当真。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必再纠缠?”

陈远恍然大悟。难怪林小雨如此在意那枚玉环,原来是她心中的精神寄托。

回家路上,陈远经过钱氏古玩店,突然灵光一闪。他跳下自行车,冲进店里。



“钱老板,那枚玉环,买主是不是姓林?”陈远直接问道。

钱贵明显不自在:“陈老师,这...”

“请告诉我实话,这关系到我的家庭。”陈远恳切地说。

钱贵叹了口气:“是姓林,一个年轻女人,好像是林小雨。她带着一个男人来的,说什么也要买下那枚玉环,出价十二万。我看她那么执着,就同意了。”

陈远如遭雷击。林小雨,他的妻子,居然出十二万买回了他卖出的玉环!而且看样子,她并不知道那枚玉环原本是陈远卖给钱贵的。

当天晚上,林小雨回来得很晚。陈远坐在客厅里,灯也没开,只是静静地等待。

“你怎么坐在黑灯瞎火的?”林小雨打开灯,看到陈远的表情,愣住了,“出什么事了?”

陈远深吸一口气:“小宇在房间睡了。我今天去看了你妈。”

林小雨脸色微变:“你去我妈那干什么?”

“她告诉我你祖母的事。”陈远直视妻子的眼睛,“还有那枚玉环的来历。”

林小雨身体僵住,脸色变得惨白:“你...你都知道了?”

“我想听你亲口告诉我。”陈远说,“为什么要瞒着我?”

林小雨沉默良久,叹了口气:“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这时,陈远的手机响了。是王德发打来的:“老陈,你当初那枚玉环,我查了点资料。那可能真的是清代宫廷物件,价值不菲啊!”

“我知道了。”陈远简短地回答,挂掉电话。

林小雨的表情更加复杂了。就在陈远准备继续追问时,家门铃响了。

打开门,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正是赵伟。

“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了。”赵伟看了看陈远,又看向林小雨,“拍卖行那边有消息了,我必须现在告诉你。”

林小雨慌乱地看了陈远一眼:“赵伟,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

“什么不是好时机?”陈远打断妻子,“正好,咱们三个坐下来好好谈谈。”

空气仿佛凝固了。林小雨、赵伟和陈远,三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先开口。

就在这一刻,陈远心中一个想法越来越强烈:明天就是他和林小雨的结婚纪念日,他应该为妻子准备礼物。或许,通过这个机会,他能揭开所有的谜团。

05

第二天是星期六,也是陈远和林小雨的结婚十五周年纪念日。昨晚的谈话不欢而散,赵伟很快就离开了,林小雨也沉默不语,进了卧室。

陈远决定不再追问,而是执行他的计划:为妻子准备一份特别的结婚纪念日礼物,同时寻找更多线索。

上午,林小雨带着陈小宇去补习班,说是顺便去超市采购晚餐食材。陈远留在家中,开始寻找那枚神秘的玉环。

他把卧室、书房、客厅都找遍了,没有任何发现。就在他准备放弃时,目光落在了林小雨的化妆台上——那里有个精致的首饰盒,平时他从不碰。

陈远打开首饰盒,里面只有一些普通的项链和耳环,没有玉环的踪影。他又检查了林小雨的衣柜、抽屉,依然一无所获。

“她会把它藏在哪里?”陈远自言自语。

突然,他想到了林小雨的手提包。那个棕色的皮包,妻子总是随身携带,从不离身。



陈远在玄关找到了林小雨的包。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开了它。包里整齐地放着钱包、钥匙、纸巾等日常用品。他小心翼翼地翻找,在最里层的一个拉链袋中,摸到了一个用丝绸包裹的硬物。

他取出来,缓缓打开丝绸——一枚翠绿色的玉环静静地躺在那里,正是他五个月前卖给钱贵的那一枚!

陈远的手开始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妻子竟然花了十二万,买回了他卖掉的五万元玉环!这意味着什么?

更让他震惊的是,玉环旁边还有一张纸——博物馆的鉴定证书。证书显示这枚玉环是清乾隆年间的宫廷制品,估价十五万元以上。

陈远看到这里,整个人如遭雷击,头脑一片空白。他捧着玉环和证书,站在客厅中央,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