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南京军区司令部会议室里,军区司令向守志将军的桌上摊着三份文件:中央军委《关于军区调整合并的决定》、南京福州两军区人员名册、还有份用红笔圈画得密密麻麻的整编方案。

这位62岁的司令员知道,自己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上——存在了三十年的福州军区,就要并入他执掌的南京军区了。

一、军委作出裁军的决定



1985年6月,南京军区的向守志、傅奎清,福州军区的江拥辉、郭林祥聚首在北京。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盖着红头印章的文件。

"今天把同志们请来,是要传达党中央的重要决定。"杨尚昆的四川口音带着凝重,

"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将南京、福州两大军区合并,保留南京军区建制。"

江拥辉,这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将,作为福州军区的司令员,即便有万般不舍,但军人的天职告诉他,要支持中央的决定。

"我表个态,"江拥辉声音洪亮,"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向守志也表态说:“军委对我们很信赖,要我们继续留下来。我们一定做好工作,不辜负军委领导对我们的重托。

二、合并前的混乱



命令正式下达那天,南京军区后勤部长王克捧着饭碗直发愁。司令部突然通知要准备200套新被褥、300张行军床——福州军区机关即将有487人迁来南京。

食堂管理员更头疼:福州干部爱吃鱼虾,可南京六月的鲜鱼供应紧张。最后他灵机一动,带着采购员连夜赶到江浦渔场,把人家准备运往上海的鲥鱼截下两卡车。



6月18日清晨,第一批福州干部乘坐的军列驶入南京站。

站台上,南京军区干部部长李元发现个意外状况:福州来的参谋都拎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而南京干部习惯用牛皮文件袋。当天下午,后勤部仓库紧急调拨了两百个文件袋。

合并首周,向守志每天要处理三四十份冲突报告。最棘手的是司令部作战部:福州来的参谋坚持用1:5万比例尺地图,南京的参谋则习惯1:10万的。有次双方为了福建海岸线标注方式,差点在作战室动了手。

最后还是向守志拍板:"海防图按福州标准,内陆图用南京标准!"



表面顺利的整编背后,暗流始终未歇。

一天深夜,向守志巡查机关大楼,发现后勤部两个处长还在吵架——南京的干部坚持用本地被装厂,福州的干部非要保留连江被服厂。

向守志当场拍板:"两家合并,在芜湖新建被装厂!"后来这个厂成了全军迷彩服生产基地,这是后话。



档案室的老李遇到更大麻烦:福州军区的档案用繁体字,南京的是简体。光是整理"张建国"和"张建國"的档案就花了三天。

更头疼的是两地干部履历格式不同,最后他发明出"三色分类法":红夹子装主官档案,蓝夹子装业务骨干,黄夹子装待安置人员。

三、向守志:福州来的干部,不能都是副职



七月闷热的午后,干部部长李元抱着半尺厚的名单敲开司令员办公室。

向守志看着名单上密密麻麻的"副"字直皱眉——27个二级部正职里,福州干部只占5个。他抓起红笔在文件空白处重重写下:"不能都姓副!"

第二天大清早,组织部的走廊就挤满了人。

福州来的组织科长林大有举着名单嚷嚷:"我们军务处原处长当副处长,你们参谋处副处长反倒转正,这算什么道理?"



南京的组织部干事急得满头汗,突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档案柜里抽出份文件:"您看,这是向司令的亲笔批示..."

八月初公布的最终名单让所有人松了口气:12个二级部部长里福州占7个,34个处长岗福州干部占了19个。有个插曲是保卫部正副职都是福州干部,向守志知道后笑了:"这说明南京的同志大度嘛!"

四、融合时刻



宣布新班子那天,江拥辉的警卫员发现首长把用了多年的"福州军区司令部"信纸全收进了纸箱。有人提议办个告别仪式,他摆摆手:"又不是打败仗撤退,搞什么仪式?"

但第二天人们发现,司令部旗杆上的福州军区军旗换成了崭新的南京军区军旗。

向守志多次邀请江拥辉参加新班子会议,这位老将总是摆摆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但有次讨论东南沿海布防时,他"恰好"路过会议室,留下份详细标注着福州方言地名的潮汐表。后来这份表格被复印下发各海防连队,战士们都说比卫星云图还管用。



八月上旬的党委会上,当讨论到撤销某支1929年组建的红军团时,会议室突然鸦雀无声。这支部队参加过五次反围剿,现任团长是郭林祥在朝鲜战场带过的兵。

郭林祥盯着茶杯里浮沉的茶叶,突然"砰"地放下杯子:"该撤就得撤!"散会后,人们看见他在走廊尽头的窗前站了很久,脚下扔着七八个烟头。

第二天,二十多个该团老兵举着请愿书闯进司令部。向守志亲自接待,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说:"同志们看,咱们现在要建的是合成化部队。就像拼积木,旧木块不拆,新造型怎么搭得起来?"

老兵们毕竟都是共和国的干部,他们也终于明白了中央的良苦用心,临走时,把请愿书都撕了。



8月30日的党委扩大会堪称经典。当75岁的江渭清念完"东南屏障更坚强"的诗句,台下福州来的干部起初还拘谨地鼓掌,待听到"长城万里世无双"时,掌声已经响成一片。

会后聚餐,南京的盐水鸭和福州的佛跳墙摆在同一张餐桌上,后勤部长悄悄对秘书说:"看见没?这就是融合!"

整编中最妙的一笔发生在通讯站。福州来的报务员习惯用"洞幺两三四"报数,南京的报务员爱说"零一二三四"。

有次联合演习差点因听错代码酿成大错。向守志知道后,特意安排两地报务员住进同一宿舍楼。半个月后再检查,小伙子们已经发明出混合口音的"洞零幺两"新叫法。

五、收官之战



9月15日凌晨,向守志在最后一份整编文件上签下名字。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自己还是师长时,带着部队连夜奔赴朝鲜战场的场景。。。。。。。

当天下午,二十辆满载福州军区档案的军卡驶过长江大桥。桥头执勤的哨兵发现,每辆车都插着两面小旗:左边是南京军区的红旗,右边是福州军区的蓝旗。秋风吹过,两面旗帜时而交缠时而分开,最终朝着同一个方向猎猎飘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