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资源集成共享,落实“融网强格”,让资源“一揽子”使用、矛盾“一次性”解决,大宁路街道以“党建引领 多格合一”为抓手, 将“三所+”联动调解机制持续融入网格治理,充分借助网格统筹资源、部门吹哨报到的功能,升级矛盾化解、法治服务一体化机制,不断践行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增强基层治理效能。
融网增能
织密“多格合一”力量网络
街道以“党建+网格”为抓手,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多方解纷、法治服务”的功能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跨前”转变。综合网格工作站的“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借助“多格合一”职能部门下沉联动优势,进一步做实了“吹哨报到”机制,司法、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力量嵌入网格,突破行政体制,形成“小事网格调、大事联合办”的法治化闭环。
大宁路街道某园区酒店,在当事人王某的婚宴上,部分宾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腹泻,王某及其众多亲属,在婚宴公司经营场所聚集,双方发生激烈争执、推搡情况。综合网格迅速启动“联动联勤机制”,沉入网格的各成员单位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律所及时开展纠纷化解。民警全程维持现场秩序,调解员理性劝导,市场所界定责任划分,律师辨析法律规定,最终妥善化解了该起涉众纠纷。
法治赋能
激活网格调解“神经末梢”
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法治资源下沉网格,增加了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网格合伙人”,共同组建起网格法治队伍,既做好法治宣传员,又做好纠纷调解员。并且同步建立专题协商联席会议机制,针对网格内各类苗头性、周期性、趋势性问题,提出法治建议,将法治思维、法治办法渗透进基层治理中。
街道某居民区残障人士吴某,长期独居,并患有糖尿病及脑梗等疾病,无人监管,经常在室内乱扔未灭的烟蒂,导致地板焦黑,屋内还放置各种废纸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综合网格接收居委会的上报后,联动司法、网格律师、民政等多方资源召开专题协调会,依据残疾人保障法启动临时监护程序,指导居委会代行监护职责,将其送到护理机构。网格律师同步启动法律程序,向法院提交了《指定监护人申请书》。法治资源下沉网格,破解了“法定义务软执行”的困局,为特殊困难群体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
AI强能
打造“科技网格”智慧模式
街道紧跟科技发展,构建“法治+网格+智能”治理新模式,与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共建合作,引入AI智能模型,学习街道纠纷调解室、网格排查、智慧调解平台、解纷一件事等案例数据,打造“AI调解通”,通过AI分析纠纷争议焦点,给出沟通方式建议和具体调解方案,以及案例参考和法律依据,既能够辅助网格调解员有效化解纠纷矛盾,解决网格调解员经验欠缺的短板,又能够让其他网格员也化身调解员,解决调解员数量的不足。
“AI调解通”试运行以来,已使用70余次,涉及婚姻家事、邻里纠纷、赡养继承、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各类纠纷。
当事人从外省来沪,投诉其20年前工作过的某商场,未帮其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并在商场门口拉横幅维权。在调解过程中,街道综合网格律师解答其相关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时效问题,当事人始终不相信不接受。网格调解员使用AI助手和调解智库,查询社保、公积金政策及类似案例处理结果,内容详尽且法律依据充实,供当事人参考并耐心说明后,当事人最终理解了政策与法律依据,放弃了不切实际的诉求。随后经过调解员做工作,企业愿意做出适当补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大宁路街道充分发挥综合网格贴近社区居民、贴近企业群众的属性,结合“多格合一”资源下沉与工作部署,不断推进“融网强格”工作落地见效,以网融促格强、以格强促善治,通过“法治赋能+技术提升”,探索一条“党建引领有力,法治保障到位,群众参与有序”的治理新路,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的活力,最终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治理多元化”的基层治理目标。
记者:彭旭卉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