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宁临空园区企业博世在上海车展发布“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继一期项目累计培养逾2.8万名高职学生后,二期计划加快全国布局进程,形成该项目的规模化发展,打造职业教育公益新范式。
现场举办了“未来新工匠——博世职业教育人才公益培育计划”第二期合作院校证书颁发仪式,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等全国多家职业院校获颁。
该计划于2023年启动,由博世中国、益优青年及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职教创新中心联合发起,是国内首个由企业主导、公益组织协同共创、院校深度参与的产教融合项目。三方整合博世中国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优质资源,共建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组织工业互联与智能制造领域线上线下培训,开放企业实地研学通道。
项目采用“硬技能+软技能”双轨培养模式。在硬技能培养方面,项目专业技能培训内容和职业发展认知培训内容从企业或行业需求角度引领学生积极成为智能制造领域优秀工匠,已覆盖全国11所中高职院校。以《智能制造供料单元初级技能培训》课程为例,该课程通过输出博世苏州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教学内容,定制化教学设备包,让学生在40课时内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操项目的完整训练。超过200名学生参观博世苏州培训中心,接触了解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软技能培养则由益优青年主导,项目围绕“求职技能”“个人发展”“创新思维”三个方向共设计11节相关课程,通过职业认知先导课、创新思维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与职场适应力。
项目部分优秀学生将获得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职业培训中心双元学徒制进修机会和进入博世技能岗位就业的支持。
二期项目将在一期以苏州为主要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无锡合作基地;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职业素养相关课程的共创工作,同时借助线上平台向全国高职院校全面开放优质课程资源;组织开展针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专项培训;举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讨会,搭建产学研多方深度对话的优质平台;引入博世志愿者职场领路人计划,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开展成长互助会,助力同学们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实现自我突破。
智能制造等产业快速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职业教育领域形成了新的挑战。博世(中国)早在1913年就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首个独立职业培训中心,至今已培养超10万名技术人才,被誉为车间中的“蓝色力量”。
今年年初,来自长宁的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市第二届“上海慈善奖”的“捐赠企业”奖项。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在以实际行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通过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创新人才。
图片来源于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撰稿:毛奕云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