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春风轻拂过宝山监狱的高墙,22名志愿者带着社会的温度走进这个特殊的地方。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探访,而是一场心灵对话。静安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携手民盟上海科技健康总支、民盟静安区委、新航静安工作站开展"黄丝带帮教"专场活动,为18名静安区服刑人员送去了别样的帮扶教育。
活动筹备的每个细节都凝聚着用心。从帮教协会为每位帮教对象送上关爱物品,到根据服刑人员需求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再到宝山监狱的支持和配合,这些看似平常的准备工作,实则是社会不抛弃、不放弃的无声承诺。当民盟静安区委志愿者徐娟将《“有问必答”回归指南》交到服刑人员手中时,传递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把打开回归,助力新生活之门的钥匙。
朱姓学员的忏悔与觉醒令人动容。他坦言自己曾因职务侵占和盗窃走上歧途,是社会帮教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静安区司法局编印的《“有问必答”回归指南》,为他勾勒出重返社会清晰的路径。即将刑满释放的林姓学员的感言则道出了许多临释人员的心声——面对刑满释放后的政策不解,让他感到恐慌,而《“有问必答”回归指南》涉及的社会救助、法援、安帮等政策的详细解读,消除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恐惧,重建了面对新生活的勇气。
现场,邬姓学员的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的不仅是感激,更是一个迷途灵魂重获新生的决心。这种心灵的转变,正是帮教工作最珍贵的成果。当服刑人员从"要我改造"转变为"我要新生"时,社会的包容与关爱便完成了最深刻的转化。
这场帮教活动不仅为服刑人员带去了切实帮助,更为社会综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志愿者与街道司法所的联动机制,帮教工作正在形成闭环,让每一份关爱都能落到实处。
高墙之内,春风依旧;铁窗之外,希望永存。这场特殊的帮教活动告诉我们:救赎从不缺席,只要社会愿意伸出援手,每一颗迷途的心都能找到归途。
来源:教育帮扶科
编辑:熊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