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复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进入复赛的104组家庭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外籍选手。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国度,却用流利的中文在静安的舞台上讲述着精彩故事。走,跟着静宝探班去。
一推开静安区文化馆3楼排练厅,就听到一阵热烈的讨论声——七八位外籍小朋友正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争论着台词,而站在一旁时而点头,时而轻声指导的正是《孩子剧团》《李尔王》《我们都是上海人》三部剧的导演之一俞华。
乍一听名字,很多人会以为他是地道的中国人,其实他是一位中非混血儿。妈妈是上海人,自幼在中国长大的他,不仅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对中华文化有着准确的理解和表达。
很多外国孩子刚开始不理解台词背后的意思和潜台词,俞华笑着说:“我的任务就是带他们一遍遍体会,最后让小朋友理解后再背诵台词。”
“我的母语是普通话”
令人惊讶的是,这群外籍小朋友不仅在剧中用普通话对答如流,甚至还能轻松切换上海话!
问到秘诀,11岁的张鑫吟小朋友告诉记者:“我从小是外公外婆带大的,他们天天和我说普通话和上海话,英语反而要另外学习呢!”
她兴奋地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参赛,以前只在电视里看别人表演,现在自己站在舞台上,感觉特别新鲜!”
导演俞华的“静安记忆”
俞华谈起与静安的不解之缘时,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我的故事要从父母那场跨越洲际的相遇说起,”他回忆道,“父亲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母亲是地道的上海姑娘。他们在大学校园相识相爱,毕业后曾一起远赴非洲生活。”
2岁那年,父母带着俞华回到了上海。“在威海路上的小荧星艺术团,是我艺术启蒙的地方。”俞华的声音里充满怀念,“每个周末,我都会准时出现在排练厅,跟着老师学习表演、歌舞。那里不仅教会了我艺术技能,更让我懂得了坚持和热爱。”
如今,这位中非混血导演依然记得艺术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上戏本科毕业后,我回到了小荧星任教,”他真诚地说,“我把学到的一切,传递给更多怀揣艺术梦想的孩子,就像当年老师们无私地栽培我一样。”
2025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
年度颁奖典礼将于5月11日在静安区文化馆静剧场举行,静安区文化馆视频号也将在线直播。现场将揭晓“十佳美好戏剧之家”“十佳表演戏剧之家”等奖项。戏剧不分国界,在这场中外文化交融的艺术盛宴上,选手们将在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记者:雷蕾
图片:袁文君、雷蕾
视频:雷蕾、袁文君
编辑:袁文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