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正被重新定义,技能型人才的上升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正值“金三银四”春招季,据报道,当下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青睐,逆袭成为备受瞩目的时代“宠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平等发展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履稳健、成果丰硕,职业院校已然变身“能工巧匠”的“摇篮”,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力量。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为“能工巧匠”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营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明确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目标任务,更提出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施路径,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依靠力量和保障条件。“职教高考”制度的推进,为职校生打通了学历提升和技能精进的通道;“新八级工”制度的实施,完善了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成长路径,激励更多人坚守工匠精神钻研技术、精益求精;“双高”建设的创新推进,系统性解决了硬件投入、软件精进等多重难题;集中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顶层设计,推动了职业教育重心下移,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急需的“能工巧匠”。
“能工巧匠”的价值在社会层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显著提升。过去,技能岗位常被视为“低人一等”,如今,这种观念正被扭转。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高级技师的薪资已与工程师岗位持平,部分高技能人才的年薪甚至超过本科毕业生。许多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优秀技能人才,不仅提供丰厚的薪酬,还给予股权、福利等激励措施。在社会荣誉方面,“大国工匠”等评选活动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个人成就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技术技能领域。
“能工巧匠”自身也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通过持续学习和创新,拓宽职业发展道路。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下,他们积极拥抱新技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他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能操作,而是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在技术深度、管理能力、行业前沿等方面不断提升。在国家政策支持、社会观念转变以及自身不懈努力下,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正被重新定义,技能型人才上升空间也在不断拓展,为更多不同禀赋的年轻人树立职业发展的榜样,并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28日 第02版
作者:王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