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没有中国思维,那些国外车企大佬的日子恐怕会愈发煎熬,终有一天便会退出中国市场。这不仅仅局限在汽车行业。

将中国视为全球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新中心,通过在华的本土化成果反哺全球研发体系,丰田正从全球技术适配中国,迈向中国智慧定义全球。

虽然很多企业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宣称,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必须要本土化产品,但各位大佬是否用心在践行可能只有他们内部才知道,比如仅仅是加个L者大有人在。

这种“口号”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发生在中国常熟——2011年10月,时任丰田汽车社长的丰田章男在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的开工仪式上,用中文喊出了“中国最重要”。 全场沸腾。当时的现场氛围很好很炸裂,让我头皮发麻。



值得回味的是,当时他还特地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驾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的车型!”没想到,这伏笔埋了这么多年。

之后,丰田对中国消费者的宠溺指数直线上升。



之后,各位有没有发现,丰田在中国的特供车型多了(有的人觉得没有特供车型是不尊重中国,有的人又觉得特供是唬人的,你要怎么想我管不着,后文会着重释义),进口零件少了,国产化率提高了,抛头露面的中国年轻工程师增加了,甚至不经意间,发布会上的称呼都变成“中国丰田”了。

然后,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丰田发布了“继承与进化”和“以商品与地区为中心的经营”方针,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将倾注更多资源到中国,包括人才、资源、供应链体系等的“现地化”都将进一步升级,加强现地化研发,并在BEV(纯电动)、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等技术方面,要让中国市场成为引领丰田全球发展的驱动力。

本以为2023年那会儿,丰田对中国消费者的宠爱值已达到顶峰,谁曾想本次2025上海国际车展的中国式继承与进化2.0战略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4月23日上午9点,上海国际车展,丰田对中国消费者的宠溺指数正式拉满——新体制、新产品、新期待。下面,我们说人话,看看除了丰田谁敢这么玩。

新体制:产品研发的决定权从总部移交到中国

新的体制是宠溺指数拉满的重中之重。丰田将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进行统合,建立起中国独立的研发体系,形成ONE R&D研发体制,并将研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转移至中国。

另一大体制上的变化也很颠覆汽车人既有的认知,而且是丰田第一次在总部以外的国家实行。在日本丰田一直执行着“主查(CE)制度”,CE是车辆研发的责任人,负责从商品企划到研发/生产/销售等一切内容。而现在,丰田在中国进化出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由中国人担任车辆开发负责人,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聚焦中国人的思维来进行产品研发。

车展上,铂智3X、bZ5、铂智7、下一代卡罗拉参数图片)的四位年轻的中国首席工程师齐刷刷亮相,他们将造出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新产品:领衔中国本地智电矩阵

本届车展上,丰田带来了多款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的BEV产品,比如全球首发的铂智7,是丰田首款鸿蒙座舱的D级轿车,将于今年上市。





新期待:构建移动出行全场景

丰田一直致力于拓展移动自由的边界,期待实现“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出行自由)”。在中国丰田积极导入福祉车、运动品牌GR、自动驾驶车型等产品与服务,提供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太过于深奥的文字就不赘述了,综上归纳即,中国已经成为丰田全球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新中心,现在丰田深信的是“中国智慧定义全球”,且对中国消费者的宠溺指数已经拉满。

末了,引用一位日本媒体在车展现场接受采访时的话作为结尾:我在丰田展台看到了好多在日本都没见过的车,非常智能非常科技,我问日本丰田的工作人员这些车多久能在日本上市,他们并没有给我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