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边的母亲 铜板蚀刻版画 27.4×14.6cm 1897在听音乐的囚徒 石版画 33×31.5cm 1925碾死 铜板蚀刻版画 25 x 31.8 cm 1910反抗 铜板蚀刻版画 48×56cm 1921
这是一个无助而彷徨的时代,我要经历这个时代、勾勒这个时代、影响这个时代。
——凯绥·珂勒惠支
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号,挣扎,联合和奋起。
——鲁迅
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是现代德国的最伟大的诗歌,它照出穷人与平民的困苦和悲痛。
——罗曼·罗兰
珂勒惠支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偶像,我们爱珂勒惠支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旗手鲁迅先生首先向中华民族介绍了珂勒惠支,埋下了中国版画和先进文化的种子;第二是因为珂勒惠支的艺术是人民的艺术,她的艺术跨越了国界;第三是因为珂勒惠支版画的语言非常犀利、浑厚,她的艺术跨越了时代。
——许江
珂勒惠支的作品对母爱及生命中那些闪烁爱的光芒的瞬间之刻画,可谓主题鲜明而又入木三分。
——吴为山
已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美术大师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4:28
0/0
00:00/04:28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04:28
04:28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珂勒惠支作品
观看更多
原创
珂勒惠支作品
美术大师已关注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鹿乔双钩油画箱 淘宝搜 鹿乔双钩油画箱 双11 有优惠
53岁自画像 石版画 32.4×24.3cm 1920
侧面自画像 石版画 51×36.5cm 1927
沉思的女人 石版画 60×44cm 1932
凯绥·珂勒惠支是20世纪德国版画家和雕塑家。珂勒惠支对于中国现代版画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决定性的。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把珂勒惠支的绘画带入中国,当时的青年艺术家尤其是版画家们以珂勒惠支为榜样,掀起了一场新兴木刻运动,成为中国现代版画的新发端。
双手叠交的女人 铜板蚀刻版画 28.6×22.8cm 1898
女工的左侧面像 石版画 26.5×31.5cm 1903
母亲怀中 铜板蚀刻版画 20×12.5cm 1910
珂勒惠支如鲁迅一样致力于为一切悲惨生活中的底层人民呐喊。她的创作直面人间的苦痛,充满人文关怀。她的版画多为“生与死”、“骨肉亲情”、“压迫与反抗”等沉重的现实题材,以此展露世间的饥饿 、疾病、压迫、战争、死亡……体现她对妇女儿童及一切受苦受难人命运的悲悯。
一个女人在她腿上的死亡 木刻版画 26.5×31.5cm 1921
被压迫者 铜板蚀刻版画 24.1×63.5cm 1900
珂勒惠支在艺术上的巨大影响力并非只因创作题材的震撼力,更是因为她极高的艺术造诣。她的版画在构图形式、刀法、以及黑白的排布都有高度的把控能力。正是这种技法能力和艺术敏感度,才使她单靠黑白,就能把人物的悲哀、愤怒、绝望、反抗精神刻画得淋漓尽致,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力量。珂勒惠支精湛的技法仍为今天的版画家们受益。
断头台边的舞蹈 铜板蚀刻版画 58.5×41.2cm 1901
织工起义 铜板蚀刻版画 20.8×28.5cm 1897
俘虏 蚀刻版画 33×42.7cm 1927
我们对珂勒惠支创作的展示、了解、讨论、研究,相对于她对中国现代版画的意义来说仍然是不够的。透过珂勒惠支的作品,我们能更加清晰全面的理解中国现代版画走过的近百年道路。举办珂勒惠支的作品展既是对我们自己的回望,也表达对我们对所受润泽的致敬,因而尤为必要。
暴动 铜板蚀刻版画 29.9×31.8cm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