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明……别墅……上海。”老年痴呆的李建国突然出声

“爸,你说什么?”李明听见父亲的话,以为自己听错了。

没想到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李明震惊的同时决定前往上海看看是真是假。

命运的齿轮此刻开始转动。

李建国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01清醒

李明叹了口气,将毛巾浸入温水中轻轻拧干,小心翼翼地为父亲擦拭脸庞。

李建国坐在轮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嘴角挂着一丝未擦干的口水。

六十八岁的老人已经与老年痴呆症抗争了三年,如今几乎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了。

"爸,吃点水果吧。"李明削好一个苹果,切成小块,用牙签扎着递到父亲嘴边。老人机械地咀嚼着,神情依旧茫然,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李明下班后的全部时间都用来照顾父亲。

给老人换洗尿布、喂食、洗澡、按时服药……这些琐碎而繁重的工作早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

妻子两年前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而离开了他,妹妹李小婷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照顾父亲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李明一个人身上。

李明推着轮椅,心中默默计算着这个月的开支。父亲的药费、护理用品、日常生活费,再加上房租和自己的生活费,几乎耗尽了他的全部工资。

教师的收入并不高,而照顾一个老年痴呆患者的花费却远超想象。

"爸,我们回家了。"推开那扇略显破旧的防盗门,李明轻声说道,虽然知道父亲可能听不懂,但他仍然保持着与父亲交流的习惯。

这是陈医生建议的,说这样有助于刺激老人的大脑,或许能延缓病情恶化的速度。

将父亲安置在客厅的躺椅上,李明开始准备晚餐。

狭小的厨房里,他熟练地切菜、炒菜,不时回头看一眼客厅里的父亲,确保老人安全。

这种分身乏术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三年,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李明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

"爸,吃饭了。"李明端着一碗煮得烂熟的面条和几样软烂的小菜,蹲在父亲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着。



"明明,上海……"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李明几乎跳了起来。他惊讶地转头看向父亲,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人的眼神突然变得异常清明,直视着李明,与往日的迷茫判若两人。

"爸?您说什么?"李明激动地握住父亲的手,身体前倾,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上海,我在上海有一套别墅。"

李建国的声音虽然虚弱,但字句清晰,"钥匙在你妈的首饰盒里,地址也在里面。你去看看。"

李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上海的别墅?这怎么可能?父亲一辈子就是个普通工人,从未提过在上海有房产,更别说是别墅了。

这肯定是痴呆症引起的幻觉和胡言乱语。

"爸,您再休息一会儿吧。"李明轻声安抚道,以为父亲又陷入了混乱的记忆中。

"不,你听我说,"李建国突然抓住李明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首饰盒在你妈的衣柜最下层,红木的,镶嵌着贝壳。钥匙和地址都在里面。很重要,你一定要去看看。"

话音刚落,老人的眼神又恢复了往日的迷茫,仿佛刚才的清醒只是昙花一现。他松开李明的手,重新陷入沉默,目光又开始无焦点地游离。

李明坐在原地,带着疑惑,李明走进父母的卧室。

他打开母亲的衣柜,蹲下身,在最下层确实找到了那个红木首饰盒。

手指微微颤抖,李明打开了首饰盒,他掀开丝绒衬垫,赫然发现下面藏着一把钥匙和一张对折的纸条。



心跳加速,李明拿起纸条展开,上面工整地写着一个地址:上海市松江区翠湖别墅区32号。而那把钥匙看起来很新,显然并非多年未用的样子。

"这怎么可能……"李明难以置信地看着手中的证据,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父亲、一个普通工人,怎么会在上海拥有别墅?

而且还如此隐秘地保存着钥匙和地址?这一切太不符合常理了。

"爸,您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李明轻声自问,决定一定要弄清这其中的真相。

02线索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给妹妹李小婷打了电话。自从母亲去世,妹妹上大学后就很少回家,毕业后更是直接留在了外地工作。

对于父亲的病情,她总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个月按时汇款,但很少亲自回来照顾。

"什么?爸说他在上海有套别墅?"电话那头的李小婷明显不相信,语气中带着些许不耐烦,"哥,你确定不是爸的幻觉吗?他现在连我们都认不出来了,怎么可能突然记起什么上海的别墅?"

李明耐心解释:"我也以为是幻觉,但我在妈的首饰盒里确实找到了钥匙和地址,就像爸说的那样。"

"可是……"李小婷迟疑了一下,声音低了下来,"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工人,工资不高,怎么可能在上海买得起别墅?你不觉得这太奇怪了吗?"

李明叹了口气:"正因为奇怪,所以我想去上海看看。问题是爸需要有人照顾,我走不开。"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李小婷似乎在思考:"下周我正好有年假,可以回来照顾爸几天。

你去上海查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如果真有这么一套别墅,对我们家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不是吗?"

挂断电话,李明感到一丝欣慰。虽然妹妹平时不太关心父亲,但在关键时刻还是愿意承担责任的。他开始为这次意外的"上海之行"做准备。

为了进一步确认情况,李明决定先联系父亲的老同事赵伟。

赵伯是父亲工厂里的老工友,两人交情很深,如果父亲有什么秘密,赵伯或许知道一些。

"小明啊,好久不见了。"赵伯热情地将李明迎进简陋的客厅,"你爸最近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大部分时间都不认人。"李明简单说明了来意,然后直接问道:"赵伯,我想问您一件事。我爸以前有没有提到过上海,或者是在上海有什么房产之类的?"

赵伯明显愣了一下,表情变得有些古怪:"这个嘛……"他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该如何回答,"你爸确实每年都会去上海几次,说是看老朋友。不过房产的事他从没提过,我也不知道。"

李明敏锐地捕捉到了赵伯言语中的异常:"每年都去?去多久?"

"一般是一周左右吧,这么多年一直如此,直到生病前。"赵伯挠了挠头,"话说回来,你爸怎么突然提起上海的事了?他现在不是......"赵伯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暗示李建国的痴呆状况。

"他昨天突然清醒了一下,说了这件事。"李明解释道,同时观察着赵伯的反应,"他说在上海有套别墅,钥匙就藏在我妈的首饰盒里。我去找了,还真有。"

赵伯的表情更加复杂了,眉头紧锁,似乎在纠结什么:"小明啊,你爸这人吧,其实挺复杂的。

表面上看是个普通工人,但骨子里很有本事。他去上海的事,我知道;至于别墅嘛......"他顿了顿,"如果他说有,那八成是真的。不过具体情况,我确实不清楚。这事可能只有你妈知道。"

离开赵伯家,李明心中的疑惑更甚。赵伯的反应证实了父亲与上海确实有某种联系,而且很可能不只是简单的"看望老朋友"那么简单。

回家路上,李明遇到了小区里的老邻居王婶。这位热心肠的老人一直很关心李建国的病情,经常给他们送些自制的爽口小菜。

"小明啊,你爸最近怎么样?"王婶热情地打招呼。

"还好,谢谢王婶关心。"李明勉强笑了笑,突然想到王婶和母亲生前交情不错,或许知道些什么,"王婶,我想请教您一件事。我爸以前是不是经常去上海?"

王婶点点头:"是啊,每年都去几次,你妈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她神秘地压低声音,"当年邻居们还传闻说你爸在上海有二奶呢,不过你妈从来不信这些闲话,说你爸是去看生病的老战友。"

李明心头一震:"老战友?我爸什么时候参过军?"

"这我就不清楚了,你妈说漏嘴的,后来就不再提了。"王婶有些八卦地凑近,"怎么突然问这个?是不是你爸..."

"没什么,就是整理些旧事。"李明敷衍道,匆匆告别了王婶。

回到家,李明立刻开始翻找父亲的旧物,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经过一番努力,他在父亲的一个旧皮箱底层发现了一本褪色的笔记本。



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记录的竟然是一些看似复杂的技术笔记和图纸,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工人应该掌握的知识。

笔记的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上海项目记录,1985-1990"。

这个时间段李明还很小,对父亲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他常年在工厂上班,是车间里的普通工人。

"爸到底是谁?他在上海到底有什么秘密?"李明自言自语,越发困惑。

手中的笔记本、赵伯的闪烁其词、王婶提到的"老战友",再加上那把神秘的钥匙和别墅地址,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父亲的身份远比他所知道的要复杂得多。

晚上,李明坐在父亲床边,看着老人熟睡的面容。

"爸,您究竟有多少秘密没有告诉我们?"李明轻声问道。他的思绪飘向了即将到来的上海之行。

他不知道在那座陌生的城市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但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揭开父亲隐藏多年的秘密。

03前往

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一周后,李小婷如约回到了家中。兄妹两人已经有大半年没见面了,初见时不免有些生疏。

李小婷比记忆中更加时尚干练,一身职场女性的利落打扮,与这个陈旧的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爸这两天怎么样?还有说什么上海的事吗?"放下行李,李小婷直接问道。

李明摇摇头:"没有,还是老样子,大部分时间都不认人。那天的清醒似乎只是偶然。"

李小婷走到父亲房间,看着轮椅上的老人,脸上闪过一丝心疼和愧疚。虽然平时很少回家,但面对日渐衰弱的父亲,她还是感到一阵难以言喻的难过。

"爸,我回来了,是小婷。"她俯身在父亲耳边轻声说道,期待着哪怕是一丝的回应。但李建国只是茫然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又将目光转向窗外,仿佛她只是一个陌生人。



"他已经认不出我了是吗?"李小婷有些失落地问道。

李明安慰道:"别难过,这是疾病的症状。有时候他会认出我,有时候又不认识,这很正常。"

晚饭后,兄妹俩坐在客厅里,讨论着上海之行的安排。

"我明天一早出发,大概需要三到四天时间。"李明说道,"你知道怎么照顾爸吧?药是按颜色分好的,每天早晚各一次。"

李小婷点点头:"放心吧,虽然我不常回来,但基本的照顾还是会的。再说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打电话给你。"

"对了,"李明犹豫了一下,"我这几天又打听了一些事情,感觉爸的身份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什么意思?"李小婷好奇地问。

李明将赵伯的反应、王婶的闲言碎语,以及自己发现的技术笔记本都告诉了妹妹。李小婷听完后,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转为沉思。

"我一直以为爸就是个普通工人,"她若有所思地说,"但现在看来,他可能隐藏了很多事情。哥,你说...他会不会有另一个家庭?"

这个可能性李明也想过,但并不愿意相信:"我不觉得爸是那种人。他对妈一直很好,即使是妈去世后,也从未提过再娶的事。

如果他在上海有别的女人,不会这么多年都守着我们吧?"

李小婷点点头,似乎也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那就更奇怪了。一个普通工人,怎么会在上海有别墅?除非......"她突然停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惊疑,"除非爸根本就不是什么普通工人。"

李明想起那本充满技术术语的笔记本,不得不承认妹妹的猜测很有可能:"无论如何,真相只有去了上海才能知道。你在家照顾好爸,我一有消息就联系你。"

第二天清晨,李明背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

李小婷站在门口,挥手道别,承诺会照顾好父亲。看着妹妹的身影,李明心中有一丝不安,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真相的渴望。

四个小时后,列车缓缓驶入上海虹桥站。

巨大的站台上人流如织,各种方言混杂在一起,形成独特的繁华都市氛围。

李明按照地图指引,乘坐地铁和公交,辗转来到了松江区翠湖别墅区附近。

翠湖别墅区是一个高档封闭式社区,光是门口的保安亭和精致的园艺景观就透露出非同一般的奢华。

李明站在大门口,感到一丝不自在。他穿着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背着普通的双肩包,与周围光鲜亮丽的人群格格不入。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门卫礼貌地询问,眼中带着一丝警惕。

李明拿出钥匙和地址条:"您好,我想去32号别墅,这是钥匙。"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门卫例行公事地要求道。

李明递上身份证,解释道:"32号是我父亲的房子,他现在生病了,不能亲自来。我是来处理一些事务的。"

门卫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点点头:"是的,系统里有李建国先生的信息。请在这里签字,然后您可以进去了。32号在小区的东北角,沿着主路直走到尽头再左转。"

拿着临时通行证,李明走进了这个环境优美的高档社区。

道路两旁种植着精心修剪的灌木和花卉,喷泉、雕塑点缀其间,一栋栋豪华别墅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展示着主人们的富足生活。



走了约十分钟,李明终于来到了32号别墅前。这是一栋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白色的外墙搭配灰色的屋顶,前院有一个小巧的花园,虽然有些荒芜,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精心设计的痕迹。

"爸,您真的拥有这样一栋房子吗?"李明自言自语,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豪宅。一个在他记忆中永远是普通工人的父亲,怎么会在上海拥有如此价值不菲的房产?

深吸一口气,李明将钥匙插入锁孔。钥匙完美契合,轻轻一转,门锁应声而开,证实了这确实是父亲的房产。

推开门,一股尘封已久的空气扑面而来。

李明摸索着找到了电灯开关,灯光亮起,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客厅,装修风格简约而雅致。家具都盖着防尘布,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李明小心翼翼地走进去,环顾四周。

在书桌的抽屉里,他找到了一些文件和信件。大多数是些日常账单和杂物,但有一个棕色的文件袋引起了他的注意。袋子上用红笔写着"重要文件,勿动",同样是父亲的笔迹。

李明小心地打开文件袋,里面是一些泛黄的纸张和照片。最上面的是一份房产证,确认了这栋别墅确实属于李建国,购买日期是二十年前。

"这怎么可能......"李明喃喃自语。二十年前,他还在上高中,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父亲当时是工厂的一线工人,月收入不过两三千元。即使倾其所有,也不可能买得起上海的别墅。

继续翻看文件,李明发现了更令人困惑的东西——一本护照和一些国外的明信片。护照显示父亲曾经多次出国,去过美国、日本、德国等地。这些都是李明从未听父亲提起过的事情。

李明继续在别墅中搜寻线索。他在主卧室的衣柜里发现了一些男士衣物,款式有些过时,但质量和品牌都不错,显然比父亲在家中穿的工作服要高级许多。

在一个隐蔽的角落,他找到了一个上锁的小保险箱。

试了几个可能的密码后,李明想起了母亲的生日。

输入那组数字,保险箱应声而开。

看到保险箱里的东西,李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