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胤,字元伯,本姓贾,河南南阳人。少年时被李成栋所掠,后跟随李成栋南征北战,其人心思缜密,气度不凡(“心计密赡,有器量”),深受李成栋喜爱,李成栋遂收其为养子。弘光元年(1645年),李成栋的顶头上司高杰在睢州遇害,李成栋遂率部归降清军。而后,李成栋率领旧部从江苏一路打到广东,为大清帝国平定东南立下赫赫战功。

李成栋降清后,李元胤怏怏不乐,一直想方设法劝说李成栋反正归明。永历二年(1648年),前明旧将金声桓在江西反正归明,李元胤再次劝说李成栋以民族大义出发反正归明,经过李元胤三天三夜的劝说(“登越王台,敷毡藉草语三日”),李成栋遂率十余万大军以及广东全省反正,宣布接受南明永历政权的领导。



永历皇帝朱由榔对李成栋的反正非常高兴,他下诏册封李成栋为惠国公,并授李元胤锦衣卫指挥使,加左都督。八月,李成栋在广州教场点兵拨将,亲自统率大军直趋南雄,计划攻取赣州,继而将江西与两广连成一片。

“旌旗器仗焜耀一时,所携粮饷、弓刀、铳炮、火药等不可计数。其气壮,意在必得”。

永历三年(1649年)三月,也许上天也不想让南明翻盘,李成栋这位纵横天下的悍将,居然在攻打赣州时坠马而死。李成栋的突然去世,使得他留下的十余万大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当时李元胤就在肇庆,只要及时赶到广州,凭借李元胤的威望和能力,是完全有可能接管这支战斗力彪悍的旧部的。



但是,南明朝廷再次被党争羁绊,朱由榔以及永历朝重臣认为不能让李元胤做大,遂派戎政侍郎刘远生(李成栋的陕西同乡)持手敕前往广州慰劳诸将,企图让刘远生接管李成栋的旧部。但刘远生在李成栋军中毫无威望,李成栋的部将杜永和趁机掌握两广总督大印,并公然开印视事。李成栋的十余万大军就这样成为了杜永和的部曲,后来杜永和又投降了清军,导致永历朝最能打的野战兵团灰飞烟灭。当时永历朝庶吉士钱秉镫就此事痛惜道:

“当时诸将惟成栋子元胤可用。使闻变之时,即令李元胤驰入其军,摄行帅事,而召杜永和入代元胤禁旅之任。彼即拒朝命,无以拒元胤也。元胤果断有智略,又其诸弟李元泰、李建捷皆军府要职,最称骁健。元胤至,诸将即有异志,元胤亦足以制之矣。于是移军府于南龙,宿重兵于岭上,北师虽锐未可长驱而入也。”



经此一事,李元胤仍旧不减对朱由榔的忠诚。不久后,清军大军反攻,李元胤率孤军防守肇庆,以掩护朱由榔向桂林方向撤离。十二月,杜永和放弃广州出逃,不久后归降清军。李元胤只得放弃肇庆退守郁林,清军主力顺势合围郁林。李元胤知道回天无力,遂穿上朝服,登城四拜,高呼“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之后自杀殉国,广东全境再次陷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