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午战争正酣,李鸿章却突遭弹劾

1894年9月8日,中日甲午战争已经打到第46天,两国在朝交战正酣。此刻北京皇宫内却如冷水入热油突然炸开了锅。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情绪异常激动,词锋激烈地要弹劾李鸿章,并语出惊人:“李鸿章通敌卖国!”慈禧老佛闻听不仅头大,这到底从何说起呢?



话说倭国自从明治之后可谓一路高歌,唱前“压鸡GAYGAY”就冲进了近代亚洲强国行列。看着西边这头病歪歪的狮子,真想一口吞下去,不过舔了下舌头,没敢直接上口,却转头咬了狮子小老弟一口。看着眼泪巴擦的小老弟,当大哥的虽然也是重病在身,但就为了这声“大哥”,咱也得上不是。

于是甲午战争爆发了。

二、倭国不宣而战,“高升”号惨案清军全军覆没

为了帮助小老弟抗倭,1894年7月25日,清廷雇了一艘名叫“高升”号的英国商船载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队打算走海路将士兵偷偷运抵战场。



然而商船还在海上航行时就被倭军舰拦住。按清廷对倭国的了解,他们是轻易不会对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开火的。但这次倭国却一反常态,就像早已看透了一切一样,不宣而战,又发鱼雷,又开大炮,可谓上下其手,最终击沉了“高升”号,清军千余人全部丧生,北洋舰队派出的两艘护航舰也是一艘被毁、一艘被掳,酿成惨案。



“高升”号惨案发生不久,全国各地民众得到消息后极其愤慨。当时天津是通商口岸,倭国侨民很多,他们自知理亏成天担惊受怕。天津倭国领事馆见事不妙便准备偷偷撤离天津。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群众怒不可遏:“你们杀了我们1000多人,就想这样跑路?没门!”



于是他们冒充清军冲进倭国领事馆,见倭国人就打。意外的是,在这起骚乱中,竟然搜到了天津领事馆武官的密信,其中与“高升”号惨案相关连的一个倭国间谍“石川伍一”浮出水面。

此时,天津全城搜捕日本间谍。而石川伍一正潜伏在漂亮国租界,由于美国领事不想被牵连进去,拒绝了他继续待在租界里的要求。走投无路之下,石川只好离开。1894年8月4日清晨,石川伍一在一名中国人刘棻(fēn)的家中被天津衙门抓获。

三、石川伍一到底是何许人也?又为何会藏匿在中国人刘棻的家中?

原来这个石川伍一18岁就来到中国,并加入了在汉口的乐善堂药铺——也就是当时倭国在华最大的间谍机关。中国的风土人情、水文地貌一直是倭国间谍机关侦查的重点,石川就是其中佼佼者。他所制作的中国西南地区地图和见闻录一度被倭军事当局当作珍贵资料保存。



就是这个石川在甲午战争前夕被派到天津,以松昌洋行职员身份做掩护,开始收买汉奸。1894年2月,清军驻天津护卫营的一个名叫汪开甲的人找到他兑换当时的硬通货英磅。石川见来人是军方人士,便百般讨好、贿赂,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汪开甲非常聪明,通过交往他基本已经猜出石川间谍的身份,但他并没有举报反到是借此贩卖情报敛财。为了获得更多好处,他还主动提出为石川引荐一个身份背景极为神秘的朋友——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李鸿章的亲外甥。这让石川惊喜若狂。



与刘棻的初次见面,凭借石川多年的间谍经验,他一眼看出刘棻是个见钱眼开的家伙。石川便投其所好,只要刘棻提供的情报不论重要与否,都付予他巨额回报。终于在“高升”号惨案发生的前两天,石川获得了刘棻提供的清廷海路运兵援助小老弟的详细情报,最终导致惨案的发生。

随着石川伍一和汉奸刘棻的被捕,真相很快被查清并上报给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这才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四、在多方的压力下,李鸿章最终“灭亲保身”

从8月4日石川和刘棻被抓,李鸿章就预感不妙,在沉默十几天后,他还是向总理衙门正式报告了石川一案。因为此案已经牵扯前线军情和中外外交,清廷对此案极为关注,光绪皇帝还多次派人传话催促。9月17日,在皇帝催促、大臣弹劾、百姓骂街的巨大压力面前,李鸿章终于下定决心提交了结案报告:石川伍一按公法枪毙、刘棻斩首示众。



9月20日、石川伍一、刘棻如期被处决。

此案轰动全国,行刑当天,引来无数围观群众。行刑后,围观者一致拍手称快。可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间谍案,石川伍一被执行时才26岁,天津军械局书办刘棻不过是一个库存造册的文职,他们如何能探查到国家层面的军事行动细节,是李鸿章玩忽职守,还清廷对军机情报保密太过儿戏?总之经此一役,清王朝彻底走向没落,再无可挽回余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