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想找到相对的“金饭碗”,那么选对赛道才是王道。

在“降本增效”席卷银行业的今天,薪酬缩水、高管降薪、绩效追讨等关键词频频登上热搜。

然而,即便行业整体承压,仍有部分银行逆势突围,成为求职者眼中的“高薪绿洲”。



对于应届生及跳槽者而言,选对银行意味着更快的职业成长、更优的薪酬回报,以及更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为此,Deepseek从综合业绩规模、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三大维度,在上市银行中筛选出三家最具潜力的机构。

令人意外的是,国有银行和城商行无一入选,三家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均为股份制银行。

它们分别是零售之王、硬核中字头、总部位于福建的三家。

一、招商银行状元

零售之王,日赚4亿的“吸金巨兽”。

2024年,招商银行以日赚4.05亿元的净利润稳居股份制银行榜首,归母净利润达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尽管营收微降0.47%,但其零售业务优势显著,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45%,尤其是四季度投资收益激增16.6%,成为业绩反弹的关键。

该行零售业务护城河深厚,财富管理、交易银行等新兴板块增速亮眼,资产质量稳健,在激烈的竞争中仍能脱颖而出。

该行以“壕气”福利闻名,哪怕是县域支行,员工的年均综合福利也能超23万元。

不过,员工的业绩压力同样突出,客户经理需直面日均10亿存款的“天花板目标”,流动性较高。

总行管培生起薪10K/月,晋升通道明确,5年后年薪可达45-50万元。

2024年该行人均薪酬58.1万元,虽连续两年下降,但仍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高管薪酬缩水40%,但核心中层年薪仍超200万元。

二、中信银行榜眼

中信银行属于逆袭黑马,被Deepseek选中有点意外,但近期的业绩确实很亮眼。

该行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实现“双增”,归母净利润685.76亿元,同比增长2.33%,人均创利高达98.91万元。

其非息收入增长11.17%,依托证券投资和交易性资产增厚收益,成为少数薪酬逆势上涨的银行。

由于该行市场化程度高,员工总数缩减1425人,通过“减员增效”实现人均效能跃升,资产端定价能力突出,员工总数缩减但人均薪酬反超行业第一。

总行管培生项目含金量高,部分工作2-3年即可晋升行长助理,其“数智化”战略成效显著,信贷投放精准,负债成本管控严格,为员工提供清晰的业务增长路径。



通过“薪酬增+人员减”的组合拳,该行人均薪酬冲至60.62万元,绩效激励机制灵活,业绩突出的客户经理年薪可超百万。

三、兴业银行探花

兴业银行员工年均薪酬56.25万元,虽略低于招行、中信,但团队规模持续扩张,为新人提供更多一线历练机会。

该行“五大赛道”战略明确,内部培训体系完善,适合追求长期职业发展的求职者。

从业绩上看,该行以日均净利润2.11亿元位列第二梯队,2024年归母净利润772.05亿元,同比增长0.12%。

尽管营收增速放缓,但不良贷款化解成效显著,信用成本下降推动利润回升,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核心优势在于同业业务优势延续,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新兴领域布局领先,员工规模扩张2147人,团队活力充沛。

虽然人均薪酬56.25万元,未达60万档,但员工规模扩张显著,且福利体系均衡。



对于应届生而言,总行管培生年薪30万元起,5年后可达40-50万元。

2025年逆周期政策加码,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将释放结构性机会,朋友们提前布局相关业务的银行更具优势。

应届生可优先选择总行管培项目,跳槽者需关注银行战略转型方向,避免陷入低效重复岗位。

行业的寒冬亦是洗牌的契机,招商、中信、兴业三家银行凭借业绩韧性、管理效率与薪酬竞争力,成为当下最值得选择的“黄金标的”。

对于求职者而言,唯有紧跟趋势、精准定位,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