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年,“荣际五朝,名满四海”的赵孟頫去世,而属于他的艺术时代才刚刚开始。赵孟頫出身赵宋皇室,又深受蒙元皇帝的青睐,官至翰林学士,是元代书画界的领袖人物。 中国艺术史上,能在关键节点上发挥作用,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大概几百年也就出一二位而已。有元一代,能够在诗文书画金石鉴藏等各领域全面开花的,只有赵孟頫一个人。 他提出的艺术主张,不仅扭转南宋以来书画创作的颓势,更是影响后世数百年,是讨论中国艺术史绕不开的人物。


欢迎点击图片购买此书 赵孟頫款印局部

赵孟頫是通才,尤以书画名闻天下。明人王世贞在跋《赵松雪画山水》中写道:“赵承旨书画垂三百年,赏鉴家愈宝购之,以其能集大成也。”


赵孟頫 《重江叠嶂图》

原作现藏台北故宫

书法上,《元史》称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他创造的唯美书风,被明人何良俊称作“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中国书法的楷书四大家有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赵孟頫能挣脱时代压之的包袱跳过宋人直接和唐人并列,足见其成就之高。


赵孟頫跋王献之《保母帖》局部

绘画上,赵孟頫革除南宋后期以来绘画日趋程式化的作风,开创元代文人画新画风,尤其是首次明确在绘画上提出书画本同的创作理论,为后世绘画创作提供了新思路。董其昌非常推崇其画,在《容台别集》中评赵孟頫“有隽才,丰姿瑰秀。元世祖召见,曰:翰林学士器也……画与书皆入妙品,画尤胜,世共宝之。”盛赞“赵集贤画为元人冠冕。”


赵孟頫跋《秀石疏林图》

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一生笔耕不辍,加上名气极大,作品深受世人宝爱,因此流传至今的墨迹,相较于元代其它名家的作品数量多出不少。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想要对赵孟頫书画艺术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了解,其书画题跋是一个最好的窗口。


赵孟頫跋王羲之《大道帖》

原作藏台北故宫

《书画本同——赵孟頫书画题跋集萃》即从此角度出发而编纂。

欢迎点击下图购买此书

《书画本同——赵孟頫书画题跋集萃》

段奇 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尺寸:210mm×285mm

十六开布面精装

页数:444页

七五折特惠价:298元 原价 398 元


欢迎点击图片购买此书

发货:4月28日统一按订单顺序发货

非偏远地区包邮

* 港澳台地区顺丰、德邦到付,海外请留言详询

随意跑单退款的读者请慎重

本书收录作品84件套(不含存疑部分),其中今天仍存墨迹的76件套,早期珂罗版资料1件,拓本7件。另还有存疑的15件。作品藏地包括两岸故宫在内的十余家海内外博物馆及个别私人收藏。大体可以构建起赵孟頫从早期到晚期的书法谱系。

《书画本同——赵孟頫书画题跋集萃》目录

序言 書法藏品的早期跋尾 劉濤

引言 趙孟頫對文人書畫藝術的改造 段奇

東晋 王羲之《大道帖》

南宋 姜夔《王大令楷書保母磚題跋卷》

元 趙孟頫《草書千文》

元 錢選《八花圖》卷

元 趙孟頫 小楷《過秦論》(戲鴻堂帖拓本)

唐 歐陽詢《仲尼夢奠帖》

唐 韓滉《五牛圖》卷

唐 馮承素摹《蘭亭序》(神龍本)

元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卷

元 趙孟頫《人騎圖》卷

元 趙孟頫、趙雍、趙麟《三世人馬圖》卷

元 趙孟頫 行書《歸去來辭》卷

唐 陸柬之《文賦》

東晋 王羲之《思想帖》(戲鴻堂帖拓本)

東晋 王羲之《思想帖》(餘清齋法帖拓本)

元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卷

南宋 宋高宗書《孝經》、馬和之繪圖册

元 趙孟頫《古木散馬圖》

元 趙孟頫 小楷《樂毅論》(渤海藏真帖拓本)

元 趙孟頫 行書《洛神賦》

元 趙孟頫 行書《赤壁二賦》册

元 陳琳《溪鳧圖》

元 趙孟頫 行書《洛神賦》册

元 趙孟頫《水村圖》

元 趙孟頫《吴興賦》

元 趙孟頫《蘭花竹石圖》卷

元 趙孟頫《重江疊嶂圖》卷

南唐 周文矩《采神圖》

北宋 武宗元《朝元仙仗圖》

元 趙孟頫《紅衣西域僧圖》卷

元 趙孟頫 行書《紈扇賦》(《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拓本)

元 趙孟頫 行書《雜書三段帖》卷

宋人《會昌九老圖》卷

唐 歐陽詢《化度寺碑》(宋拓本)

元 趙孟頫 楷書《止齋記》

元 李衎《墨竹圖》

東晋 王獻之《保母帖》(宋拓本)

唐 歐陽詢(傳)摹《蘭亭序》(定武《蘭亭》北宋拓本)

元 趙孟頫 書《禊帖源流》卷

唐 歐陽詢(傳)摹《蘭亭序》(定武《蘭亭》北宋拓本)

元 趙孟頫 楷書《昆山淮雲院記》册

元 趙孟頫 楷書《太平興國禪寺碑》(《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拓本)

唐 國詮 楷書《善見律》

元 何澄《歸莊圖》卷

五代 楊凝式 草書《夏熱帖》

元 趙孟頫 楷書《帝師膽巴碑》卷

元 趙孟頫 行書《酒德頌》

唐 懷素《論書帖》

東晋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元 趙孟頫 行書《歸去來辭》卷

元 趙孟頫 小楷《洛神賦》册

元 趙孟頫 行書《絶交書》卷

元 趙孟頫 楷書《杭州福神觀記》卷

元 趙孟頫《一門三竹》卷

元 趙孟頫《光福重建塔記》

元 趙孟頫《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元 趙孟頫 行書杜甫《秋興八首》

東晋 佚名《曹娥誄辭》卷

唐 歐陽詢(傳)摹《蘭亭序》(定武《蘭亭》宋拓本)

唐 歐陽詢(傳)摹《蘭亭序》(清拓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蘭亭》卷)

北宋 李成(傳)《寒鴉圖》

宋 趙光輔《番王禮佛圖》

北宋 郭熙《樹色平遠圖》

北宋 蘇軾行書《治平帖》

北宋 蘇軾 書尺牘

金 王庭筠《幽竹枯槎圖》卷

北宋 趙佶《竹禽圖》

宋 趙令穰(傳)《江村秋曉圖》

南宋 趙伯驌《萬松金闕圖》卷

元 錢選《來禽栀子圖》卷

元 高克恭《墨竹坡石圖》軸

元 李衎《墨竹卷》

元 鮮于樞《御史箴卷》

元 趙孟頫、黄公望、徐賁書《快雪時晴書畫合璧卷》

元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元 趙孟頫《蘭石圖》軸

元 趙孟頫《二羊圖》

元 趙孟頫《甕牖圖》

元 趙孟頫《雙松平遠圖》

元 趙孟頫 行書《趵突泉詩》卷

元 趙孟頫 行書《二贊二圖詩》卷

元 趙孟頫 論裴行儉書法

元 趙孟頫 論虞世南書法

元 趙孟頫書贊

附録 存疑部分

後 記

下划查看更多

赵孟頫留下的题跋,其一是题跋品评其他人的作品,这种题跋书法作为书法创作的一种另类形式,在创作时或有与古人争胜的心态,或有对友人的尊重欣赏,因此往往能体现出书家不一般的高水平。同时,赵孟頫作为元代艺坛之执牛耳者,能得其品评题跋的作品,都是书画史上的大名品,本书中基本囊括现存之绝大多数。


赵孟頫跋陆柬之《文赋》

原作藏台北故宫

这类题跋也体现赵孟頫于鉴藏上的法眼,据杨载的《赵公行状》记载,赵孟頫精通古物鉴定。今天仍能看到许多流传有序的书画名迹上有赵孟頫的题跋。其中唐代韩滉《五牛图》卷后的三段题跋,正是赵孟頫一锤定音才将这件没有名款的作品归于唐人韩滉名下,且为学界所认同。


欢迎长按识别下单购买



赵孟頫跋韩滉《五牛图》

原作藏故宫博物院

另还有晋人《曹娥诔辞》、唐人国诠《楷书善见律》、五代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和宋徽宗《竹禽图》卷后都有赵孟頫的题跋。这些题跋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赵孟頫在书画赏鉴方面的评价标准,所题跋的作品也是他研习书画、增加学养、丰富胸中丘壑、建构书画理论的重要基础,其艺术上的成就与之密切相关。


赵孟頫跋《曹娥诔辞卷》局部

原作藏辽宁省博物馆


赵孟頫跋国诠《善见律》

原作藏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跋杨凝式《夏热帖》

原作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在书迹、画作上的题跋评论,或辨识真贋,或品评作品优劣,或叙述源流特色、记载流传经过等,不但为这些作品增色,是研究赵孟頫书学画论观点重要的参考资料,更提供了他艺术交往和书画收藏的丰富信息。

大德二年,赵孟頫的一则题跋就再现了一场特殊的文人雅集。这一年的二月廿三日,在鲜于枢家中,赵孟頫与霍肃、周密、郭天锡、张伯淳、廉希贡、马昫、乔篑成、杨肯堂、李衎、王芝、邓文原等人共同赏鉴书画,其中就有郭天锡所藏的王羲之《思想帖》。此次雅集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人数众多,而且人物成分复杂,包括了元代所谓四等人中的色目人(廉希贡)、汉人(鲜于枢、郭天锡、乔篑成等)和南人(周密、赵孟頫等),这些人在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还颇富收藏,一场艺术雅集反映了当时多民族的文化交流。


赵孟頫跋王羲之《思想帖》(余清斋帖拓本)

这则题跋刊刻在明代吴廷所刻的《余清斋帖》中,文字著录在清代吴升《大观录》中。 有意思的是,在与吴廷关系甚密的董其昌所刻的《戏鸿堂帖》里,也收录了《思想帖》,帖后也有赵跋,看内容应是同一雅集,而文辞却有差异,似是在前者基础上减省而成。不知是刻工问题还是其他因素导致。


赵孟頫跋王羲之《思想帖》(戏鸿堂帖拓本)

赵孟頫过手前人真迹名品无算,但是对碑帖仍然抱有重视的态度,其中尤其以对《定武兰亭》为最,留存至今的题跋就有好几则。


赵孟頫跋定武兰亭

原作藏台北故宫

赵孟頫在其中一则中写到“魏晋书至右军始变为新体,兰亭者,新体之祖也。”关于《兰亭》的争论,古已有之,甚至直到新中国还有一次规模非常大的讨论。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兰亭序》出现前后的书法资料,大致厘清了书体前后发展的过程。而七百多年前的赵孟頫就已经能够站在书法史的高度评价王羲之对书体的革新,《兰亭序》正是魏晋以降新体书法的源头,足见他的才高识远。


赵孟頫跋定武兰亭

原作藏龙美术馆

赵孟頫多次对刻本的临习题跋也可以让我们借此反思一下今天学习书法是要临习碑帖还是墨迹的争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一则跋唐人欧阳询《化度寺碑》的珂罗版材料,极其少见,这件拓本有包括赵孟頫在内的一批元人题跋,民国时期流失海外,据说今藏日本,真迹久不亮相,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五马图》一样再现人间。


赵孟頫跋欧阳询《化度寺碑》

赵孟頫题跋的另一类是写在自己作品上的,对于这一类的题跋,本书也做了一些取舍,著重选取了有明确年款的或是有具体内容的题跋,这样对于研究赵氏书法演变及其艺术思想等方面都有帮助。


赵孟頫书《赤壁赋》册页

如上海博物馆藏赵孟頫《行书秋兴诗卷》,是一件非常典型的重复题跋作品。此卷用笔细腻,结体端庄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仍能从中看到其家学——南宋宗室所学的高宗一路的面貌,与其平常所见迥异。



赵孟頫行书《秋兴诗卷》

原作藏上海博物馆

四十年后赵孟頫在卷后再跋:“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据此知该卷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作者时年二十八岁左右。由此知道,这件作品是目前所见赵孟頫最早的书法作品,若没有他本人的认证,还真如他所说“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


赵孟頫重跋行书《秋兴诗卷》

另外还有一件赵孟頫书《禊帖源流卷》,此卷为赵氏应野翁之请,以小楷抄写南宋姜夔《兰亭考》并题识,约书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赵孟頫书《禊帖源流卷》

原作藏台北故宫

二十年后(至大二年,1309年)此卷为张巨川所有,赵氏再为之题跋,旧作重逢,让赵孟頫十分感慨,云:恍然如梦。


赵孟頫重跋《禊帖源流卷》

并写一尺牍致函曹野翁,言:余今日见此简,真是惭愧杀人也。故尺牍所书时间应与跋同时,即至大二年。此卷为其早年小楷重要作品,卷末信札与两跋则提供行书风格差异之对比。


赵孟頫致野翁尺牍

另外,赵孟頫书法伪作极多,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作伪者就有数位,因此在编选过程中对作品真伪的判定也做了一番工作,在参考学界研究的前提之下结合自身经验来判断,尽可能选取真品名品,即便如此,其中个别作品仍难免有争议,还请读者见谅。

最后,有一类常常被引用,实则伪作的作品,书中专门做了一个附录,供读者参考。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附录中的作品也仅仅是其伪作中的一部分。


赵孟頫《疏石秀林图》

原作现藏台北故宫

为了兼具艺术性与文献性,《书画本同——赵孟頫书画题跋集萃》采取十六开大小印制。尽量还原题跋本身的面貌。


书中关于题跋的基本信息,涉及到尺寸的,基本上都是被题跋作品的画心尺寸,少数标作装裱尺寸的为整卷尺寸。题跋中有书写时间信息的,都转换成西元纪年,方便读者比对。题跋内容也一一释文标点。


书中收录著名学者刘涛老师的文章《书法藏品的早期跋尾》作序言,介绍题跋的早期源流。


刘涛老师《书法藏品的早期跋尾》

另还有作者关于赵孟頫书画题跋的梳理文章《赵孟頫对文人书画艺术的改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赵孟頫这批题跋的意义。


《赵孟頫对文人书画艺术的改造》

与前一本董其昌题跋集萃不同,本书中收录的绝大多数作品基本都有展示整体全貌,然后再着重放大题跋。



对于一些精彩的书法作品也依次逐页放大展示,尤其是其中几件作品的微距局部细节,是此前从未公布过的,借此可对赵孟頫书法的奥妙之处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从整体到局部再到微距,使得全书体量四百四十多页。


赵孟頫跋苏轼《治平帖》

原作现藏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为隆教禅寺石室长老疏卷》

原作现藏天津博物馆

并请青年篆刻家傅朝阳先生特为本书篆刻“书画本同”印章,印于书籍扉页。

傅朝阳所刻“书画本同”白文印

本书是布面精装。选取高级艺术纸张,尽量避免反光。同时,为了方便读者翻阅,本书采取锁线装帧方式,这样可以平摊打开,降低对阅读的影响。

欢迎点击下图购买此书

《书画本同——赵孟頫书画题跋集萃》

段奇 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尺寸:210mm×285mm

十六开布面精装

页数:444页

七五折特惠价:298元 原价 398 元


欢迎点击图片购买此书

发货:4月28日统一按订单顺序发货

非偏远地区包邮

* 港澳台地区顺丰、德邦到付,海外请留言详询

随意跑单退款的读者请慎重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王九玲

主编 | 廖伟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