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藏文书法日”设在每年的4月30日,30代表藏文中的30个辅音字母,4则代表4个元音符号。“全国藏文书法日”的设立,源于2017年4月在西宁召开的首届全国藏文书法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定了4月30日作为“全国藏文书法日”,以纪念藏文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

四月初的康定,天空还飘飞着雪花,连续的几场春雪让刚刚回暖的小城又冷了起来,最低温度又到零度。街上的行人仍旧裹着厚厚的冬装,步履匆匆。

冒着风雪,克珠罗布来到新城的工作室,进了屋,抖掉外套上的薄雪,打开电暖器,烧水煮茶。随着茶壶里的水开始沸腾,室内的温度也慢慢上升。


窗外大雪纷飞,倒一杯热茶,滚烫的茶水瞬间温暖了身心。净手、铺纸、试笔……做好准备工作,克珠罗布即将开始今天的书写。“藏文书法的准备工作,既是书写的铺垫,也是心性的修炼。心中怀有敬意,落笔才会如行云。”他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准备送给小女儿和她同学们的小学毕业礼物,边说边展开一幅已经完成的书法作品,这就是他准备的礼物,要给全班每位同学一人一份。

克珠罗布的小女儿在康定市西大街小学读书,今年就要毕业了,因为读的是藏文班,克珠罗布觉得藏文书法作品作为毕业礼物很合适。

结缘书法,三十载寒暑不辍

“我从小就学习藏文,从小学开始就接触藏文书法,一直到现在,我都很喜欢。”克珠罗布出生在康定市甲根坝,从甲根坝小学到新都桥藏文中学、再到四川省藏文学校,对藏文书法的热爱让他坚持练习,从未间断。

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藏文书法的情景,他至今还记忆犹新。克珠罗布和同学们开始学习藏文书法,用的是一块打磨平整的木板,在木板上抹上酥油,撒上一层薄薄的灶灰,再用自己削制的竹笔在上面练习,竹笔尖在土灰上刻画出的印记就是他们一次次练习的成果。木板可以重复使用,写完一遍就把灶灰擦掉,再抹上酥油,又撒一层灶灰。

冬天的甲根坝很冷,手脚经常冻得发僵,就算生了冻疮他也没有停止练习。为了写好一个字母,重复的书写,让手腕酸痛,指尖也磨出了茧。

后来,上了中学,家里和学校的条件也好了一些,学校有专门的书法课,同学们也有了更多的纸、笔、墨来练习。克珠罗布说,尽管以前条件不好,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现在,克珠罗布的工作室里,有各种底色的宣纸、藏纸,多种颜色的墨汁,笔筒里也插满了各种尺寸的笔,有自己削制的竹笔,商店和网上买的排笔、木笔。

三十多年的坚持练习,克珠罗布的书法已经炉火纯青。多年养成的习惯,只要稍有空闲就要写一写、练一练。几天不动笔,就会心慌难受,手拿竹笔,心就会踏实。

笔墨传承,书写之美生生不息

在康定市第二中学的教室里,每周都有一堂藏文书法课,来自全校藏文班的学生认真的听老师讲解每一个藏文字母的书写要领,站在讲台上的正是克珠罗布。他来这里为孩子们上藏文书法课已经快一年了。


“看到孩子们学习书法时认真的样子,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克珠罗布说,感谢学校能让他有机会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藏文书法文化,带领他们学会感受藏文书法的魅力。

此外,克珠罗布还是四川民族学院藏学学院的校外特聘老师。他说,能有这些平台去宣传藏文书法,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学生去认识、了解藏文书法,他觉得很有意义。

克珠罗布现在供职于甘孜州传媒中心,是《甘孜日报》藏文报纸的编委。走进他的办公室,一眼看去满是藏文书法作品。墙上挂着装裱好的作品,茶几上也堆满了作品卷轴。在他的影响和鼓励下,编辑部的年轻小伙子呷让降措也开始学习藏文书法。


说到传承,克珠罗布有些担忧,“现在,用电脑和手机打字的多了,手写藏文的越来越少,如果没人学、没人用,这门艺术也许会慢慢消失。”他说,自己经常在抖音平台上发布记录书写的视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藏文书法艺术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克珠罗布看来,书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艺术,年轻一代是藏文书法传承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他希望有更多年轻人热爱这门艺术,也期望看到在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下,藏文书法艺术能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笔尖舞动,书法艺术熠熠生辉

克珠罗布认为,藏文书法的魅力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上,藏文书法的艺术风格既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的积累和沉淀。

拿出自己珍爱的一幅作品,克珠罗布介绍说,这是一幅以乌金体书写的《萨迦格言》书法作品,选取了“圣者虽隐藏学识,声望仍传遍世间;豆蔻虽严密包裹,芳香仍飘溢四方。”这几句格言。希望通过书法作品,将这种劝人正直、自律的思想传递给更多人,同时也表达自己对这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向往。


了解藏文书法的人都知道藏文书法字体主要分为乌金体与乌梅体两大类,其下又分出众多种类。乌金体似楷书,而乌梅体则似行书。随不断传承革新,后形成朱匝体、粗体、酋体等数十种风格迥异的藏文书法体系。乌金体的特点是笔画工整、粗细均匀,犹如金汁书写般华丽庄重。在这幅作品中,每个字母的书写都极为规范,线条流畅优美,展现了藏文书法严谨的结构和精湛的技艺。字母间的间距恰到好处,整体布局疏密得当,给人一种和谐、庄重的视觉感受,体现了藏文书法对形式美的极致追求。

介绍起自己的作品,克珠罗布如数家珍:“藏文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就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书写《萨迦格言》,更是将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融入其中。这幅作品通过书法艺术,将格言所传达的劝善、明理、修身等文化内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观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领悟到藏族文化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感受到藏族人民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它将藏文书法的艺术魅力与藏族文化的深厚内涵紧密结合,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

春雪融化,折多河两岸的柳树开始抽芽,迎面的风里有了些许暖意。手执竹笔,时间在克珠罗布的笔尖流淌。在快节奏的当下,克珠罗布用手里的竹笔,静静地书写着,享受藏文书法带来的愉悦。竹笔下,那些永恒的线条流转着四季时光,饱含着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全媒体记者:杨燕/文 克珠罗布/图

编辑:杨雪‍‍‍‍

校对:毛莉泓

责编:刘睿娟‍‍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