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起,三河市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为由,强制要求商户将红、蓝、黑色招牌底色改为绿色,部分商户称城管人员现场监督改色,至于统一更换的费用,不好意思,当然是由商户自行承担。
后续事情舆论发酵啊,城管局又回复说如果不怕麻烦不怕花钱,可以自己改回来。
2025年4月15日,三河市委书记付顺义被免职,其他涉事部门领导后续将追责。并要求全面反思政策执行问题。
你说这个处分重不重?我觉得还轻了,倒不是说这种事情有多么严重罕见,以城市治理为理由干涉商家正常管理也很常见。但是优化营商环境,喊了这么多年了,还能搞出来这种事情。
有一部分商家扛住了压力,没有更换门头,现在省了一大笔钱,事实比一万次宣传更能教育人,这种行为实际上造成的结果是,最听话的人往往没有好果子吃,实话实说,怎么处罚都不为过。
那上纲上线一点说,最近正值多事之秋,中美贸易摩擦这个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神兔左保一致对外的时候你搞出来这种事情,那不是上眼药吗?
平时我们这些上网一说阶级矛盾,反对剥削,就有人站出来痛斥,这是制造员工和企业家之间的社会矛盾,污染营商环境,现在大家看清楚是谁在破坏营商环境了吧?权力的一次小小任性,所造成的浪费足够改善许多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
就这个案子,牛逼在哪里,一般的案子只是折腾折腾,老百姓这个案子连体制内,甚至连政府机关都不放过。不光医院的红十字改成绿十字,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敢刷成绿的。
虽然我平时反对这种捕风捉影的说法,但是我还是很想借用一下这个逻辑。既不要社会主义的红也不要保卫治安的蓝,搞了一堆绿色,这背后是谁?不是已经昭然若揭了吗?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腐败官僚了,必须出重拳。
现在人免职了,我有几个问题希望还没搞清楚
第一,权力到底有没有被真实的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面,从现在官方的行动来看,三河市县委书记付顺义被免职,想一出是一出的人肯定就是他,这也符合中国县级行政区的一般规律除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两个党政一把手,其他人基本没有这个能量,敢在全市掀起这个风浪。
问题是哪怕是一把手想推进什么项目,也得发个文件,通知相关部门一级一级按照国家规定确定操作细节,将来好出了事情大家也好知道是谁干的,是什么原因干的。
根据新闻报道商户修改门头的时候,城管是拿不出文件的,那么内部是否存在这样一份要求文件?
如果有这样一份文件,那么为什么不公开人民群众,这是行政违规。如果没有这样一份文件,那么也就是说,大量县级官僚事实上掌握了拍拍脑袋口头通知就改变自己辖区内几百万人生活模式的权力,这是比行政违规更可怕的事情。
事实上这种事情过去相当之常见,近似的事情也很多,2024年12月,河北沧州某街道要求沿街商户统一安装黑底白字招牌。2021年4月,湖北十堰商业街被要求统一改为黑底金字。2019年3月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沿街商铺被统一更换为黑底白字。
事实上三河县委书记在此前主政固安县的时候就已经是个惯犯了,也禁止了这几个颜色在大街上出现。只不过舆论没有引起关注而已。这一次是碰上了蜜雪冰城这样一个国民级品牌,蜜雪冰城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
就这么说吧,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在我们社会一直都是零容忍,但蜜雪冰城的低价带来的品牌号召力能让群众表示一次次的原谅。
第二是对于违规干部的处分问题,目前三河市委书记被免职,这也是长久以来受到诟病的一点,干部一出事先给个免职处分,很多人会出来说免职处分对于一个干部的视图影响已经很大了。
但问题是凭什么人民要在乎他们的仕途?办这种蠢事的时候他们在乎过人民吗?
几百上千个商家门头换掉了,哪怕一家就一千块的成本。这对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有上百万了,你说让商户自己承担,这个钱显然不合适。但现在廊坊市表示,相关费用会由政府承担,问题是政府的钱也是人民群众的钱,凭什么官僚一拍脑袋,人民群众就得给他买单?
冤有头债有主,这笔钱政府可以出,但这样的干部如果将来没有一个严肃处理,是不能让人心服口服的。
没法以刑事犯罪来论处,公务员也急需一个实质性的退出机制,现在的公务员退出机制基本形同虚设。部分被免职的官员甚至还有强大保护伞,河南前些年出过一些事情,后续落马官员又上马,我仅仅是带大家回顾了旧文,告诉大家落马官员又上任的新闻,就被封号了一个月,当赛博植物人。
这种情况下,你不能怪大家觉得免职处分没有力度,人民群众也是会从过去的历史里面吸取经验的,谁能保证这次的免职处分又不是一次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一说就是培养个干部不容易,tmd谁容易啊,开大车的司机容易吗?送快递的小哥容易吗?服务员容易吗?我们这些人都是交税来供养公务员同志的,怎么就可着公务员同志不容易?
打个比方,你自己家请了保姆,故意造成了家里的经济财产损失,不让对方赔偿损失已经就不错了,怎么连开除人民公仆队伍就这么难呢?
这个人民公仆,你干不了,有的是人干,多少人排着队考国考公考考不进这个队伍里面,这种人留着他干嘛呢?
付顺义,1975年10月生,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70后到今天也已经50岁了。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讲道理的,他们去做官去搞行政,一定比这种官员要强的多。
但很可惜的是,制定相关规定的人也是公务员,他们应该不太喜欢拿自己开刀。
第三个问题就是一以贯之的不解释清楚。
这件事情现在有几个流行的阴谋论猜测,第一个是市委书记迷信风水,所以认为红蓝黑不利于自己升官,第二个猜测就是比较常规的认为领导他不受贿,给相关施工单位输送好处。
除非事情的真相比这几个答案还要更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否则我完全看不出来有什么遮遮掩掩的必要。
廊坊市调查组认定,三河市“一刀切”政策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侵害商户合法权益,破坏政府公信力。但原因到底是什么,还是没说清楚。
按理说以咱们国家纪委同志的工作效率,好几天以来,别说查决策流程和决策动机,就是查家里边有几只蚂蚁都查得清楚了。没有追责通报、没有动机说明、没有公众解释,不厘清责任、不回应质疑,那真正变色的,恐怕就不只是一个几个门头,而是公信力本身了。
多说一句,上一次聊到三河这个地方还是在去年发生爆炸案的时候阻拦记者进行采访,当时很多人说,在危险环境新闻记者坚持采访直播是给国家添乱。
我当时就反对这种行为,见微而知著,从下意识动作就能看出一个地方的行政水平。如果真的心里有底,何必害怕记者的镜头呢?
章北海的自然选择
Après moi, le délu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