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还记得那两百块钱吗?”
老人浑浊的眼里满是泪水。
陈向阳心头一震,12年前的回忆突然涌现。
那时他还在读初中,同桌安然的父亲身患重病。
安然家里一贫如洗,却倔强地不肯向任何人求助。
有一天,陈向阳从家里偷了二百块钱塞给安然。
安然感激不已:“我以后一定会还你的!”
可自从上了大学,两人分道扬镳,逐渐失去联系。
陈向阳认出了眼前这个老人:“安叔叔!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还好吗!”
老人却哽咽不已:“孩子,求你去看看安然吧!”
01
1986年的夏天,县城中学的教室里弥漫着闷热的空气。班主任李老师站在讲台上,宣布了新学期的座位安排。
"陈向阳,你坐在第三排第二组,和安然同桌。"
陈向阳皱了皱眉头,不情愿地收拾好书本,挪到指定的位置。安然早已坐在那里,低着头,瘦小的身躯几乎缩成一团。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上衣,手腕处的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黑色的长发扎成一个简单的马尾,垂在脑后。
陈向阳偷偷打量着这个新同桌。安然在班上是出了名的沉默寡言,从不与人交流,但每次考试却总是名列前茅。
陈向阳是班上的活跃分子,父亲是小城有名的商人,家境优越,平时穿着光鲜,零花钱充足,同学们都愿意与他交朋友。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虽然同桌,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安然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课间也很少离开座位。陈向阳渐渐习惯了这个"透明"的同桌,上课时专心听讲,下课后就和其他同学玩闹。
直到那个中午,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
那天陈向阳的母亲特意给他准备了丰盛的便当:红烧肉、清炒西兰花和荷包蛋,色香味俱全。打开饭盒的瞬间,香气在教室里弥漫开来。陈向阳注意到安然悄悄咽了咽口水,却只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干瘪的馒头和一小包咸菜。
"要不要尝尝?我妈做的红烧肉特别好吃。"陈向阳鬼使神差地开口道,将饭盒往安然那边推了推。
安然她摇了摇头:"不用了,谢谢。我不需要施舍。"
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陈向阳一愣,随即感到一阵尴尬和恼火:"谁施舍你了?不吃拉倒!"
他抓起筷子,狠狠地夹了一块肉塞进嘴里,却发现已经没有了胃口。余光里,安然安静地啃着干馒头,吃得很慢,却一脸满足的样子。那一刻,陈向阳心里泛起一种奇怪的感觉,既有些愧疚,又莫名地对这个倔强的女孩生出几分敬意。
从那以后,陈向阳开始观察安然。他发现安然的眼睛总是很亮,仿佛有光在里面;她的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虽然衣服破旧,却总是洗得很干净;她的字迹工整优美,像印刷体一般完美;每当老师提问,她的回答总是简洁精准,赢得一片赞叹。
但是最近,安然隔三差五就会缺席。每次她不来,班主任李老师总会在放学时叫住陈向阳。
"陈向阳,安然今天又没来,你把作业给她送去吧。毕竟你们是同桌,住得又近。"
陈向阳想辩解他和安然根本不熟,住的地方也隔着大半个城区,但李老师的语气不容拒绝。无奈之下,他只好闻清地址,不情愿地踏上送作业的路。
安然家位于城郊的一片棚户区,陈向阳从未来过这样的地方。顺着李老师给的地址,他来到一处破旧的院落,一口锈迹斑斑的水缸立在角落。
陈向阳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他又敲了几下,终于听到里面传来微弱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陈向阳愣住了。眼前是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家徒四壁,只有一张旧木床,一个小方桌和两把破旧的凳子。床上躺着一个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想必就是安然的父亲。墙上贴着发黄的旧报纸,屋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
"叔叔好。我是安然的同桌陈向阳,来给她送作业的。"陈向阳局促地回答,不知道该把作业放在哪里。
"安然出去买药了,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你先坐会儿吧。"安父挣扎着要起身。
"叔叔别动,我自己来就行。"陈向阳连忙阻止,随手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心里却万分不自在。
安父勉强笑了笑,眼中满是歉意:"让你看笑话了。我这病一拖再拖,害得安然小小年纪就要操心家里的事。"
"安然经常请假,是因为...?"
"去工地捡废品卖,为了给我买药。"安父叹息道,"我本不想让她去,可她就是不听,说什么也要帮忙。这孩子,从小倔强,跟她妈妈一个样。"
陈向阳默然。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安然回来了。
她一进门,看到陈向阳坐在屋内,明显愣了一下,快速将双手藏到身后。但陈向阳还是瞥见了她手上的伤痕和水泡,这双手与她平日里握笔写出优美文字的手判若两人。
"李老师让我给你送作业来。"陈向阳站起身,将作业本递给安然。
"谢谢。"安然接过本子,脸上的表情有些窘迫,"不好意思,让你跑这么远。"
"没事,举手之劳。"陈向阳随口应道,却感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紧。
离开安然家后,陈向阳一路沉默地走回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安然满是伤痕的双手。
02
晚饭桌上,陈向阳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碗里的饭菜。
"怎么了?不合胃口?"母亲关切地问道,为他夹了一块红烧排骨,"这可是你最爱吃的。"
陈向阳摇摇头,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妈,我今天去了一个同学家..."
"哪个同学啊?家里条件怎么样?"母亲随口问道,眼睛却盯着电视里的连续剧。
"就是我同桌,安然。她家..."陈向阳斟酌着词句,"她家很困难,她爸爸病得很重,她经常请假是去捡破烂赚钱买药。"
母亲皱起眉头:"现在骗子可多了,你可别被人骗了。谁知道人家是不是装可怜啊?"
"不是的,妈,我亲眼看到了。"陈向阳急忙解释,"安然家只有两间破房子,她爸爸病得起不来床,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那也不一定。"父亲放下筷子,语气严肃,"现在的人会装,说不定是为了骗钱。你们这些孩子阅历浅,容易被骗。"
"爸!安然不是那种人!"陈向阳提高了声音,"她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从来不向任何人伸手要过什么!"
"好了好了,吃饭吃饭。"母亲打断了他们的争执,"小小年纪操什么心,好好学习才是正经。"
陈向阳气得放下筷子,回到自己房间。他坐在床边,看着自己的存钱罐,里面只有几十块零花钱,远不够支付安然父亲的医药费。突然,他的目光落在父亲书房的方向——他知道父亲经常在书桌抽屉里放现金,用于日常开支。
夜深人静,当确认父母已经入睡后,陈向阳蹑手蹑脚地来到父亲的书房。抽屉没有上锁,他颤抖着手拿出两张百元钞票,心跳如雷。这是他第一次偷家里的钱,内心既愧疚又害怕,但想到安然和她父亲的处境,他咬咬牙,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陈向阳等到午休时间,才找机会和安然单独说话。
"安然,这个给你。"他神神秘秘地从口袋里掏出叠好的钱,塞到安然手中,"是我平时攒的零花钱,你拿去给叔叔看病吧。"
安然低头看着手中的钱,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这是多少?"
"两百块。"陈向阳故作轻松地说,"不多,但希望能帮上忙。"
"太多了,我不能要!"安然急忙想把钱塞回去,眼中闪烁着惊慌和羞耻。
"你先别急着拒绝,"陈向阳坚持道,"就当是借给你的,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再还我,行吗?"
安然咬着嘴唇,眼眶微红:"你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因为我们是同桌啊。"陈向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再说了,你要是老请假,我一个人坐多无聊。"
安然低着头沉默良久,终于轻轻点了点头:"谢谢你,陈向阳。我一定会还你的,一分不少。"
看着安然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陈向阳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满足感只持续到了放学后。
"陈向阳!"母亲的声音如雷贯耳,"你给我过来!"
陈向阳一进门,就看到母亲铁青着脸站在客厅中央,父亲则坐在沙发上,表情严峻。
"书房里的两百块钱是不是你拿的?"母亲质问道。
陈向阳心中一沉,低头不语。
"你拿钱做什么去了?"父亲的声音虽然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我...我给同学了。"陈向阳小声回答。
"哪个同学?"
"安然..."
"就是你说的那个家里很穷的女同学?"母亲厉声打断,"我就知道!这肯定是个骗局!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要到两百块?"
"不是的,妈!"陈向阳急忙辩解,"安然根本不知道钱是从哪来的,我骗她说是我自己攒的零花钱!"
"好啊,教唆你撒谎偷钱,这种同学早晚会害了你!"母亲更加愤怒了,"走!带我们去她家,我倒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不行!"陈向阳几乎是喊出来的,"你们不能去!安然叔叔病得很重,受不了这种刺激!"
"由不得你!"父亲站了起来,语气不容反抗,"要么你带我们去,要么我去学校找老师,让老师带我们去!"
陈向阳绝望地看着父母,知道自己别无选择。他垂下头,默默地转身走向门口,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忧虑。
父亲开着面包车,陈向阳不情愿地指路,一路上心跳如鼓。他无法想象安然看到他带着父母兴师动众地找上门会是什么反应,更担心安父经受不住这样的刺激。
"爸,妈,求你们了,别这样..."陈向阳在车上不断恳求,但父母置若罔闻。
母亲的表情阴沉得可怕:"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人能骗我儿子偷钱!"
当面包车终于停在安然家破旧的院子前,陈向阳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父亲大步流星地走上前,重重地敲响了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
03
门被缓缓推开,安然站在门口,看到陈向阳和他的父母,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随即看到陈向阳愧疚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神黯淡下来。
"请问...你们是?"安然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几不可闻。
"我是陈向阳的父亲。"陈父冷冷地说,"那两百块钱是我儿子偷家里的,你知道吗?"
安然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不敢相信地看向陈向阳:"你...你说那是你的零花钱..."
"安然,对不起..."陈向阳低着头,羞愧难当。
"怎么回事?"屋内传来虚弱的询问声,安父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安然,是谁来了?"
安然咬着嘴唇,强忍泪水,转身对父亲解释:"爸,是陈向阳和他父母。那个...那个钱的事情..."
还没等她说完,安父就明白了状况。他艰难地从床上下来,摇摇晃晃地走到门口,眼神中满是愧疚和尊严:"对不起,是我们连累了孩子。钱我们马上还给你们。"
说着,他颤巍巍地走到墙角,从一个破旧的铁盒子里拿出几张皱巴巴的钱和一些零钱,小心地数着:"二十三...二十四..."
"爸!"安然心疼地上前扶住父亲,"您别这样,我来还!"
陈母原本紧绷的脸在看到这一幕后渐渐缓和,特别是当安父因为激动而剧烈咳嗽,甚至咳出血丝时。
"老陈,快扶安爸坐下!"陈母急忙上前帮忙,"安爸,您别激动,钱的事情不急!"
陈父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上前帮忙将安父扶回床上,关切地问:"安爸您这病看过医生吗?"
"看过...但是..."安父虚弱地说,眼神中透着无奈。
陈母接过安然手中的湿毛巾,为安父擦拭额头的冷汗,心中惭愧不已:"我们误会你们了。这钱你们先留着看病,不用急着还。"
"不,这是向阳偷的钱,我们不能要。"安父坚持道,尽管声音微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母叹了口气,看向丈夫:"老陈,你看安爸这病..."
陈父点点头,拿出手机:"我有个朋友是医院的主任,我这就联系他,先送安爸去医院检查一下。"
就这样,在陈家的帮助下,安父被送进了市医院。经过全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有肺结核合并肺气肿,情况相当严重,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医药费大概需要三百元左右。"医生告诉陈父,"及时治疗的话,康复希望很大。"
陈父二话不说,直接付了押金,安排安父入院治疗。安然站在病床前,看着父亲插着输液管的手臂,眼中泪光闪烁。
"谢谢陈叔叔阿姨...谢谢向阳..."安然声音哽咽,深深鞠了一躬。
"孩子,不用这么客气。"陈母拍拍安然的肩膀,语气温和,"这事怪我们多心,还怀疑你们。你爸爸好好养病,医药费的事不用担心。"
"阿姨,这钱我一定会还的!"安然抬起头,眼神坚定。
陈母笑了笑,不再坚持:"好,等你爸爸好了,慢慢还。"
陈向阳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内心既愧疚又欣慰。他偷偷地走到安然身边,小声道:"对不起,我不该骗你..."
安然摇摇头:"是我该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爸爸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住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家不仅承担了安父的全部医药费,还经常送饭送补品。安父的病情逐渐好转,精神也越来越好。
一个月后,安父出院了。陈父通过关系,为安父找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工作强度不大,但有稳定的收入。
从此,两家人的关系彻底改变了。安然不再隔三差五地请假,每天都准时到校,专心学习。而陈向阳也受到安然的影响,开始更加认真对待学业,两人在班上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陈母经常邀请安然去家里吃饭,辅导她功课;陈父则时常去仓库看望安父,和他谈天说地。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家庭,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反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04
时光荏苒,转眼间,高中三年过去了。安然和陈向阳从最初的陌生同桌,变成了互相信任、互相鼓励的好朋友。
安然依然保持着她的倔强和自尊,坚持每月从父亲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分期归还当初那两百元。尽管陈家早已不在意这笔钱,但安然却一直记在心上,从不松懈。
而陈向阳,也在安然的激励下变得更加勤奋和踏实。他不再是那个依靠家境优越而沾沾自喜的富家子弟,而是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每当他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安然总是耐心地为他解答;每当安然遇到生活上的问题,陈向阳也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高考前夕,两人经常一起复习到深夜。安然的学习方法有条不紊,她教会陈向阳如何高效地整理笔记,如何抓住考点重点;而陈向阳则常常买些水果和点心,确保两人在紧张复习的同时保持充沛的精力。
"安然,你想考哪所大学?"一次自习课上,陈向阳悄悄问道。
安然思考片刻,轻声回答:"北京医科大学。我想学医,以后专攻肺病研究。"
陈向阳了然地点点头,知道她是因为父亲的病才有了这个志向。
"那我打算考南京金融学院,"他笑着说,"将来接手家里的生意,好好发展一番。"
安然微微一笑:"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高考结束后,安然以全市第二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医科大学录取,而陈向阳也如愿考入了南京金融学院。
临别前的那个傍晚,两人站在学校门口,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两人的影子。
"恭喜你,安然。"陈向阳真诚地说,"你终于可以实现你的梦想了。"
安然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喜悦和感激:"谢谢你,向阳。如果不是你和你父母的帮助,我和我爸爸不可能走到今天。"
"别这么说,我们是朋友啊。"陈向阳笑着摆摆手,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这个送给你,算是我的升学礼物。"
安然惊讶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支精致的钢笔,笔杆上刻着她的名字。
"这...这太贵重了。"安然有些不知所措。
"收下吧,"陈向阳坚持道,"就当是为了庆祝你考上理想的大学。希望这支笔能陪伴你度过大学四年,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安然小心翼翼地收好钢笔,眼中含着泪水:"我也有礼物要送给你。"
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手工制作的笔记本,封面上用漂亮的字体写着"陈向阳的大学之路"。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生活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安然腼腆地说,"我知道你去南京后,没有人督促你学习,所以..."
陈向阳接过笔记本,翻了翻,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实用的建议和温馨的提醒,最后一页还夹着一张两人的合影,是高二春游时老师拍的。
"谢谢,安然。我会好好珍藏的。"陈向阳声音有些哽咽,"我们...会保持联系的,对吧?"
"当然。"安然点点头,"我会给你写信的。"
"我也会常常打电话给你。"陈向阳承诺道,"还有,假期我会去看望安叔叔的,你放心。"
就这样,两人带着各自的梦想和彼此的祝福,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途。
大学期间,他们通过书信和电话保持着联系。安然在北京刻苦学习,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学金;陈向阳在南京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开始对经济和金融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逢假期,陈向阳都会回家看望安父,带去安然的问候和一些北京的特产。安父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工作也很稳定,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笑容,为女儿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
但是随着大四的到来,两人的联系开始变得稀疏。安然忙于实习和论文,很少有时间写信;陈向阳也开始着手准备毕业后的创业计划,经常奔波于各地。不知不觉中,他们之间的联系渐渐淡了,直到最终失去了联络。
毕业后,陈向阳留在南京创办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生意越做越大,很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青年企业家。事业上的成功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但在感情生活上却始终空白,这让父母很是着急。
"儿子,你老大不小了,也该考虑个人问题了。"一次通话中,母亲语重心长地说,"我和你爸给你安排了个相亲,对方是苏总的女儿,条件很好,你抽时间回来见见吧。"
陈向阳本想拒绝,但听说父亲近来生意不太景气,需要寻找新的投资合作伙伴,便勉强答应了下来。
1998年4月,陈向阳回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座小城在十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马路宽阔整洁,到处洋溢着蓬勃生机。
相亲定在城里最高档的富贵楼饭店,陈向阳提前出发,驾驶着自己的新车——一辆黑色桑塔纳,缓缓驶向约定地点。途经一处十字路口时,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突然冲到马路中间,拦住了他的去路。
陈向阳急忙踩下刹车,正要摇下车窗询问,却听那老人激动地喊道:"陈向阳!是陈向阳吗?"
陈向阳一愣,定睛一看,这才认出眼前这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人,竟是许久未见的安父!他连忙下车,惊讶地问道:"安叔叔?您怎么...?"
安父激动地抓住他的手,眼中含着泪水:"向阳,可算找到你了!求求你,快去看看安然吧,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