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市大中小学“家校医”联盟正式成立,各县(市、区)教育局、13所在温高校、4家医院加入其中。这意味着学校、家庭和医院将形成三方合力,共享案例资源、共建协同机制,直击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筑起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坚实屏障。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现场获悉,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常面临这样的困境:一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和医疗机构共同配合,但往往因为认识不到位、沟通不顺畅、资源分散、协同不力等问题,干预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亟需创建多元协同的综合干预体系。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明确指出,要构建“家-校-医-社”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2024年,温州医科大学成立家长学院,开创性地将家庭教育纳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大中小学“家校医”联盟应运而生。该联盟由市委教育工委指导,温医大牵头组织,联合各县(市、区)教育局、在温高校及4家设有精神医学专科的三甲医院共同成立。


温医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成员将着力完善协同机制建设,通过建立健全联盟常态化运行制度,定期召开由学校、医院、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打破家校间的信息壁垒。同时他们将联合附属医院的专业力量,面向学校老师、家长群体开发标准化的培训课程体系,重点提升其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能力和科学干预水平。且他们将同步建立“温州市大中小学家校医协同育人资源库”,梳理家校医协同工作的典型案例、制度模板和培训资源,向全省高校开放共享。同时定期举办“家校医协同创新论坛”,邀请合作医院专家开展跨校培训。

当天活动现场,温医大同步开启为期4天的全省高校辅导员家校医协同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聚焦家校医协同育人实践能力提升,设置家校沟通技巧、协同会商机制、实操演练、临床观摩等模块,将通过“理论+实践、课堂+医院”的创新模式,重点提升辅导员在危机干预、家校医协同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记 者:金 叶

通讯员:张 静

编 辑:瞿含张

二 审:曾云毕

三 审:林 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