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一枚“小米御七”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不过小雷觉得,此次商标申请更倾向于品牌保护策略,属于企业常规的防御性注册行为。



(图源:新浪科技)

这商标对应着小米首款SUV车型YU7,上个月雷军已经揭秘,新车中文读音为“小米御7”。

小米YU7,寓意着 “陆地战车,御风而行”。单看这名字就感觉到了十足的气势。实际上,在官方公布命名之前,小米YU7就已经开始预热了。网上也早已流出不少配置爆料、高清实车图。



(图源:微博)

最近这段时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级国际车展之一,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依旧规模庞大,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备受瞩目的SUV车型YU7并未亮相。

车展向来是车企展现前沿技术的舞台,也是新车首发的绝佳曝光时机。然而,小米YU7已连续两次错过这一窗口——连续缺席上海、苏州国际车展,难免引发外界对其是否会推迟发布的猜测:小米 YU7 是否会推迟上市?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进行了回应:“刚刚还有媒体朋友反馈,外媒报道YU7推迟发布,甚至有说年底才发布的信息,真是哭笑不得。我们的YU7上市发布时间并未改变,依然是之前雷总预告的今年6-7月。



(图源:微博截图)

王化的这一回应,算是让大家心里有了底。但网友们还是好奇,以往疯狂做营销的雷军,为何突然变得如此低调,接下来又在筹划什么新动作呢?

这要从小米近期遭遇的一系列事故说起。

此前,一起小米 SU7 高速碰撞爆燃事故引发广泛关注。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不幸造成3人遇难。这一悲剧瞬间将小米汽车推向舆论漩涡,品牌形象严重受损,股价也一度下跌超6%。


紧接着,另一起事件引发热议。一位车主驾驶小米SU7坠崖,车辆翻滚数圈后被树木阻挡,车顶严重变形,所幸车内一家四口仅老人轻微骨折,其余人员均只有擦伤。事故后,车主不仅参观了小米汽车工厂,还再次购买了霞光紫SU7 MAX,并表示 “会继续支持小米”。

这两起事件犹如两枚重磅炸弹,让小米汽车的舆论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一起事故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质疑,另一起则掀起关于事故营销的争议。

去年SU7上市之际,雷军曾连续发布50条微博为其造势,价格悬念、话题营销、KOL推广等手段轮番上阵,27分钟斩获5万份大定的成绩至今仍是车圈佳话。

然而到了YU7这边,却显得格外沉寂。不仅车展上未见身影、高管未作过多宣传,就连雷军也变得低调许多,只是安静地发着“赠送棒球帽”的相关微博。



(图源:微博截图)

从高调晒出樱花照为新车预热,到如今依靠赠送帽子吸引关注,小米汽车的宣传风格发生了明显转变。小雷觉得,这种表面上的“低调”,或许正是雷军针对当前舆论环境做出的精准应对,也反映出新势力车企从流量优先到安全至上的转变。

但暂未露面的YU7能否以“完美姿态”回归,或许将决定小米能否在SUV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

雷军有意地降低热度,或许这种欲盖弥彰的姿态,反而会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暂时避避风头,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正如他们所说:“该来的会以最好的状态出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