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年抗战烽火中的第一课,到2025年智慧校园的书声琅琅,“沙磁学灯”在90年光阴里弦歌不辍、薪火相传……4月25日,重庆市沙坪坝小学校建校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图新沙小学灯剧场启幕,“百年沙小”以“学灯精神”为炬,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征程上再启新程。
沙坪坝小学校建校9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沙坪坝小学供图
1935年,抗日烽烟中,教育家高显鉴先生秉持‘教育救国’之志,于红庙小学点燃沙磁文化第一盏学灯。如今,重庆市沙坪坝小学已形成多校联动的现代化教育集群,在“一校七区”集团化格局下,成为西部基础教育改革标杆。大会当天,站在“面向百年”的新征程上,沙坪坝小学以“一园、一馆、一书、一剧、一歌”生动描绘历史的荣耀与未来的使命。
文脉地标“学灯公园”揭幕
当天,沙坪坝小学学灯公园正式开园,拉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文化之旅。15名学生解说员手持马灯,为来宾讲述公园里呈现的24个沙磁往事,充分融合了山水之城地理特色与和人文符号的公园不再是一个个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其间,身着传统服饰的学生表演团队在不同景观处接连上演一个又一个微型舞台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创意演绎引得嘉宾频频驻足。
沙坪坝小学学灯公园开园仪式。沙坪坝小学供图
据介绍,这座占地约4000㎡的公园,既展现了招商局与沙坪坝小学历史基因共振的建设初心,更通过对校园内部配套景观的系统提升,让学校与公园形成独立又统一的有机体,成为市民可以触摸城市记忆、沙磁教育文化的博物馆与师生的精神家园。其意义不仅在于为建校90周年献上文化厚礼,更以可感知的场景,让学灯精神从历史文本走向现实生活。
“我们打造的不仅是景观公园,更是开放式育人课堂。”沙坪坝小学党委书记朱其英书记介绍:“学灯公园深度融合校史文化、课程成果与美育实践,未来,学校将常态化开展‘公园里的思政课’等特色活动。”
“一馆一画”讲述“生生不息”
生生花园艺术馆开馆仪式与“百鸽书画社”揭牌同步举行。馆内镇馆之宝——由沙小美术组靳文成、颜仁杰、邓紫心三位教师历时半年复刻的《百鸽图》亮相。这幅长4.43米的素绢作品上,227羽白鸽以“兼工带写”技法呈现,传统蛤粉颜料与现代光谱分析结合,重现了1940年张书旂先生在沙坪坝创作时的“立粉”技法——即在有色底纸上用浓厚白色提亮鸽子轮廓,使画面兼具厚重感与灵动性。
生生花园艺术馆中的《百鸽图》。沙坪坝小学供图
“因原作资料稀缺、历史图片清晰度不足,需反复推敲细节。”创作团队介绍,例如,针对原作下方杜鹃花与上方橄榄枝,在保留张书旂“大写意”气韵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花瓣层次、丰富枝叶脉络,避免画面空洞;针对原作褪色问题,团队查阅文献还原1940年色彩调性,力求让观众感受画作诞生时的鲜活生命力。
现场,沙坪坝区文化馆为“百鸽书画院”授牌,标志着馆校联动的美育新阵地正式成立。据介绍,九大主题展区内,“沙磁记忆”历史长卷与“童画未来”科技艺术作品并置,学生创作定期轮换,形成“阅读—感悟—创作”的成长闭环。艺术馆以“生命、生活、生长”为核心理念,不仅成为沙磁文脉的具象化载体,更以可参与、可感知的艺术场景,让美育成为滋养心灵的长效力量。
发展印记《学灯照亮人生》发布
《学灯照亮人生》新书发布会上,沙坪坝小学党委书记朱其英回顾90年沙小发展历程后表示,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沙小人将以“沃土·GLEAM微光计划”为舟楫,誓用十年光阴将高显鉴的星火炼成山城之光。至2035百年华诞,使“服务人民”的初心在现代化征程中绽放成教育强国的巴渝答卷。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沙小人将承前启后,向着滋养民族未来的百年灯塔启航。
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赖明才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沙坪坝小学校校自1935年建校以来扎根沙磁文化,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特色发展,培育了众多优秀校友、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已成沙磁教育“靓丽名片”。希望“沙小”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为教育强区作出积极贡献。
《学灯照亮人生》赠书仪式。沙坪坝小学供图
会上,沙坪坝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可欣将《学灯照亮人生》赠与从沙小走出去的优秀校级干部。据悉,这本书以6大单元24课全景式展现沙小从“沙坪学灯”到“五育融合”的发展脉络,首度公开的“小先生课堂”教案、《沙磁区教育通电令》影印件等珍贵史料,与古力围棋棋谱、STEAM课程设计等当代成果交相辉映,形成“传统与创新共生”的教育方法论。
“一歌一剧”诠释育人初心
文艺汇演以“学灯精神”为魂,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沙坪坝小学三代校长同台朗诵《初心》,叙事诗回顾沙小九秩历程,从抗战办学,到千禧课程创新,再到国际文化交流,直至今日“生生花园”,展现教育传承与创新;沙小春风合唱团的师生登台共同演唱沙坪坝小学建校90周年主题曲、学灯文化主题曲《嘉陵学灯》,以歌声讲述沙小90年风雨兼程,吐露未来宏愿。
音乐剧《高显鉴》。沙坪坝小学供图
闭幕式上,四幕音乐剧《高显鉴》首次登台展演。第一幕,演员呈现胡庶华、张伯苓、罗家伦以及高显鉴先生气势磅礴的歌曲表演,深切感受到他们在战火纷飞、民众知识匮乏的年代,怀揣“教育救国”信念,共倡沙磁文化区,点燃教育火种;第二幕,主要讲述高显鉴先生立志教育救国,自筹资金创办系列学校。第三幕,剧目用说唱形式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平民教育场景,“小先生课堂”在此时推行;第四幕,在光影变幻中,90年前的“学灯”与新时代师生手中的灯火交相辉映。“灯火星河”照耀,演绎“从一盏灯到灯火的海”的壮举。多学科师生团队的大跨度演绎,让历史叙事成为震撼心灵的沉浸式思政课,诠释“教育接力”的传承内核。90年前的学灯与今日智慧课堂的灯火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从一盏灯到灯火的海的传承内核,为整场庆典画上兼具历史厚度与青春活力的句点
从晨光中的公园开园、艺术馆开馆,到剧场里的校史发布,再到音乐剧的展演,沙坪坝小学以九秩校庆为契机,完成了一次教育精神的巡礼。当传统与现代在学灯公园的青石板上对话,当艺术与教育在艺术馆的画卷中共鸣,这盏沙坪学灯不仅照亮了历史的纵深,更指明了五育融合的未来之路。(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