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旭在姐姐家门前站了许久,手指悬在门铃上迟迟未按下去。
“十年没见,她还会认出我吗?”他喃喃自语。
门突然开了,一个儒雅的中年男子微笑着问:“请问,你是找人吗?”李旭一瞬间失语,你……
01
夏日的尾巴,李旭回到了湘城这座小城。
大学毕业后的他,本以为会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可推开家门的一刻,他的心却猛地揪紧了。父母头上的白发明显比他上次回家时多了许多。
母亲张梅看到儿子回来,眼睛一下子亮了,忙着张罗晚饭。
李旭注意到母亲的手背上有了老年斑,步履也不再轻快。
饭桌上,父亲李国强依旧沉默寡言,只是偶尔询问他的工作打算。
“找到工作了吗?”父亲问。
“还在投简历,有几家公司约了面试。”李旭回答。
“早点定下来,别像你姐姐那样...”父亲的话戛然而止,母亲的筷子在半空中顿了一下,屋内的气氛突然凝固。
姐姐李雪,这个十年未曾回家的名字,成了这个家里心照不宣的伤口。
深夜,李旭听到厨房里有动静。
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看到母亲正对着一个旧盒子发呆。
他走近一看,里面是姐姐的旧物:一条发带,几张照片,还有一本日记本。
母亲的眼泪无声地滑落,她用手指轻轻抚摸这些物品,似乎这样就能触碰到远在他乡的女儿。
“妈,您很想姐姐吧?”李旭小声问。
母亲像是被惊醒,慌忙擦去眼泪,“你怎么还没睡?”
“我也想姐姐。”李旭坐在母亲身边,“从她走后,家里就像缺了一块。”
母亲叹了口气,“你爸嘴上不说,心里比谁都想她。可他就是那个脾气,认定了的事就不肯低头。”
第二天早上,父亲出门钓鱼去了。
李旭借机走进父亲的书房。这是父亲的禁地,小时候他和姐姐都不敢随便进入。
书房里满是书籍和文件,一尘不染。
他的目光被书桌上一个不起眼的相框吸引,相框里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姐姐穿着高中校服,笑得灿烂。
李旭小心翼翼地拉开书桌抽屉,里面整齐地放着一摞信封,每一封都没有寄出,收信人都是“李雪”。
他随手抽出一封,信里写满了父亲的思念和担忧,字迹有些颤抖,还有几处被水渍晕开的痕迹。
“原来父亲一直在写信,只是从未寄出...”李旭感到一阵心酸。
晚饭后,他问母亲:“妈,您知道姐姐现在在哪里吗?”
母亲停下洗碗的手,“你爸每年都会托人打听她的消息,但只知道她在北京,过得还不错。”
“她...还和那个刘明在一起吗?”
“应该是吧,听说他们有个孩子了。”母亲的眼神里满是渴望,“那是我的外孙女啊,都没见过一面。”
李旭回想起十年前那个夏天。
姐姐刚考上大学,带回家一个叫刘明的男生,说他们相爱了,想等毕业后结婚。
父亲得知刘明是学艺术的,家境普通,立刻反对。
姐姐李雪一向温顺,却在这件事上出奇地固执。
“他只是个不务正业的穷画家,能给你什么样的生活?”父亲怒吼。
“我不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只要和他在一起!”姐姐脸色通红地反驳。
争吵越来越激烈,最终父亲下了最后通牒:“你要是敢跟他走,就永远别回这个家!”
第二天早上,姐姐留下一封信,带着行李悄悄离开了家。
信中只有简短的几句话:“爸妈,我爱你们,但我也爱刘明。我会证明给你们看,我的选择没错。”
从那以后,姐姐再也没有回来过,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有。
李旭第二天又去翻了父亲的书桌,这次他在抽屉最深处发现了一张写着地址的纸条。那是北京的一个地址,旁边用铅笔标注着“2020年居住地”。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旭心中萌生:何不去北京找姐姐?大学毕业,他有充分的理由说自己去北京找工作。或许,他能成为这个分裂家庭的纽带。
02
第2天, 李旭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来到了北京西边的一个老旧小区。
第3天, 这里的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墙皮脱落,楼道里光线昏暗。
第4天, 初夏的阳光被厚重的灰尘遮挡,只能透过窗户的缝隙洒下几道微弱的光线。李旭深吸一口气,嗅到了老旧建筑特有的那种潮湿混合着陈旧的气味。
他缓步走上楼梯,每一级都发出吱呀的声响,如同老人的叹息。
楼梯间的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小广告,有补漏的,有配钥匙的,还有各种装修的,都已经被时间染成了黄色,边缘卷曲起来。
他心想,姐姐曾经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一定很不容易。
他找到了姐姐曾经居住的单元楼,敲响了隔壁邻居的门。
门锁转动了几下,发出沉闷的声响,开门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
老人穿着一件褪色的蓝色汗衫,头发稀疏花白,脸上的皱纹如同树皮般纵横交错,但眼神依然炯炯有神。
“您好,我想打听一下李雪,就是以前住在隔壁的那位女士的消息。”李旭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
老大爷眯着眼睛打量着他,手扶着门框,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他的目光在李旭脸上游移,好像在寻找什么熟悉的痕迹。“你是?”老人的声音沙哑而缓慢。
“我是她弟弟。”李旭站直了身体,仿佛这样能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
老大爷的眼睛一亮,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哦,李雪啊,好几年前就搬走了。她和那个姓刘的,日子过得挺辛苦的,两人都在外面打工,很少回来。那会儿他们住的屋子比我这还小,冬天暖气还不好,常常来我这里借热水。”老人顿了顿,眼神变得柔和,“你姐姐人真好,走的时候还给我带了几斤家乡的茶叶,说是特产。后来听说是搬到北边去了,好像是在什么出版社上班。”
李旭心头一紧,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姐姐在这样的环境中挣扎,而他却无法分担。“您知道具体是哪家出版社吗?”他的声音略微颤抖。
“这我就不清楚了,北京的出版社那么多,谁记得清啊。”老大爷摇摇头,忽然想起什么,“不过她走的时候给我留了个电话,说有事可以联系她,我找找看还在不在。老头子记性不好,但这东西应该还留着。”
老大爷转身回屋,李旭在门外等待,听着屋内传来翻箱倒柜的声音。
他的目光落在对面墙上一道裂缝上,想象着姐姐每天推开这扇门,面对这个环境是怎样的心情。
几分钟后,老大爷拿着一张泛黄的纸条返回,纸条边缘已经有些磨损,看得出被保存了很久。
“就这个,你看看还管不管用。”老大爷小心地将纸条递给李旭,仿佛那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李旭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手机号码,但已经被时间磨得有些模糊,几个数字几乎看不清了。
他拿出手机,试着拨通了这个号码,电话的嘟嘟声响了几下,然后一个机械的女声告诉他这个号码已经停用。他的心一沉,放下手机,对老大爷说:“谢谢您,这个号码似乎已经不用了。”
老大爷叹了口气,拍了拍李旭的肩膀,“年轻人,别灰心,北京虽大,但总能找到人的。你姐姐那么好的人,一定过得不错。”
离开老小区,李旭在附近找到了一家小餐馆。这是一家普通的北方面馆,店面不大,墙上贴着褪色的菜单,几张简易的方桌摆在狭小的空间里。他点了一碗牛肉面,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来往的行人和车辆。面上飘着几片香菜,牛肉的香气混合着面条的麦香,但他却没什么胃口。
他一边慢慢地吃着面,一边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头顶的电风扇呼呼地转着,发出单调的噪音。
窗外,一个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走过,那份亲密让他想起了小时候姐姐牵着他过马路的场景。他忽然意识到,十年的时光里,他从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大学毕业的青年,而姐姐已经是一个小女孩的母亲。
03
面馆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新闻,但他根本没心思去听。
他拿出手机,在地图上搜索“北京出版社”,屏幕上顿时显示出数十个红点。
他决定先查一查北京的出版社,从大型的开始,一家一家地问,总能找到线索。
经过几天的探访,走访了十几家出版社,他的鞋底都磨薄了,终于在一家名为“文化之光”的出版社找到了姐姐的踪迹。
这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出版社,主要出版文学和艺术类书籍,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一栋写字楼内。当他询问前台时,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女性告诉他,需要等一下编辑部主任。
半小时后,一位穿着白色套装的女士走了出来,约莫四十多岁,气质温和而干练。
“你好,听说你在找李雪?”女士友善地问道。
李旭急切地点头,“是的,她是我姐姐,我们失联多年了。”
女士微笑着说:“李雪?哦,她以前确实在我们社里做编辑,特别认真负责的一个人。
我们部门的同事都很喜欢她,她对稿件的把关非常严格,作者们也很信任她。”女士的表情中流露出怀念,“大概三年前她跳槽到了北大出版社,听说待遇好多了。我们都为她高兴,虽然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编辑。”
“北大出版社?”李旭有些惊讶,没想到姐姐能进入这么有名的单位工作,一种骄傲感油然而生。
但随即他想到另一个问题,“那她丈夫呢?就是刘明。”
女士皱起眉头,面露疑惑,“刘明?我不记得她丈夫叫这个名字啊。”她思索了片刻,“她丈夫来接过她几次,我们还聊过几句,但我印象中他不叫这个名字。”
李旭心头一震,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那您知道她丈夫是做什么的吗?”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好像是个老师吧,大学教授之类的。”女士回忆道,“人挺好的,温文尔雅,说话很有学问的样子。偶尔会来接她下班,有次还带来了自己写的书送给我们社里的同事。”
李旭离开出版社,脑子里一片混乱。姐姐的丈夫不是刘明?那当年她和谁私奔?这十年来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物?各种疑问在他脑海中翻腾,让他既困惑又担忧。
天色渐晚,北京的夜空被城市的灯光染成了橘黄色。李旭坐在出版社对面的一家咖啡馆里,透过窗户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他想象着姐姐曾经在这条街上走过,或许也曾在这家咖啡馆里坐过。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让他既亲切又陌生。
他决定第二天去北大出版社碰碰运气。
或许在那里,他能找到更多关于姐姐的线索,甚至直接见到她。带着这样的希望,他回到了王明的住处,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到了那里,前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李雪确实在这里工作,但今天请假没来。
“您是她什么人?要不要留个联系方式,我帮您转达?”前台小姐问。
李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就说她弟弟来找她,在北京短住几天。”
离开北大,李旭坐在校园的湖边发呆。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打开手机,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搜索姐姐的名字。果然,在一个读书平台上,他找到了一个名为“北雪”的账号,头像虽然是一朵雪花,但个人简介里写着“生于湘城,居于北京,一个普通的出版社编辑”。
他翻看这个账号的动态,大多是些读书笔记和生活随感。在一张去年冬天的照片中,他看到了姐姐的身影,她站在雪地里,怀里抱着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两人笑得灿烂。
照片下面写着:“与小荷的第一场雪。”
“小荷?这就是我的外甥女吗?”李旭感到一阵暖流涌上心头。
一条私信突然弹出来:“你好,我是李雪。前台小姐告诉我你来找过我。你真的是我弟弟吗?十年了,我几乎认不出你来了。”
李旭的心跳加速,他立刻回复:“姐,是我,李旭。我大学毕业了,来北京找工作,也想看看你。”
“你住在哪里?我来接你。”姐姐回复道。
李旭把王明家的地址发给了姐姐,约定明天见面。
第二天上午,李旭站在小区门口,看到一辆白色轿车缓缓驶来。车窗摇下,露出一张他魂牵梦萦的脸庞。十年的时光在姐姐脸上留下了细微的痕迹,但她的眼睛依然明亮如昔。
“旭旭,你长大了。”姐姐李雪下车,轻轻抚摸着弟弟的脸,眼中含着泪水。
李旭一把抱住姐姐,十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决堤。
“上车吧,带你去我家。”姐姐说,“有很多话要和你说。”
车上,姐姐告诉李旭,她现在住在北五环附近的一个小区,有一个八岁的女儿叫小荷。
“刘明呢?”李旭忍不住问道。
姐姐的手在方向盘上紧了紧,“到家再说吧,这件事说来话长。”
04
李旭站在姐姐家门前,内心忐忑不安。这是一栋安静的花园洋房,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他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站在门口的不是姐姐,而是一个身材修长、面容儒雅的中年男子。
男子约莫四十多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一头短发略带几丝银白,眉宇间透着学者的气质。
“你好,你就是李旭吧?进来吧,你姐姐去学校接小荷了,马上就回来。”男子微笑着说,声音温和而有磁性。
李旭愣在原地,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