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退休干部王德明和教师李秀珍卖掉老捷达,砸45万积蓄换豪华越野车自驾游。

十个月后竟欠债30万!豪华酒店套房、私人温泉、高端徒步团的炫目背后,是刷爆的三张信用卡和变卖家产的无奈。

当奢华旅游照片在朋友圈收割点赞时,谁能想到他们会沦为小区保安和菜市场杂工?这对老夫妻如何从“面子消费”跌入债务深渊,又如何靠一根根劈开的竹条,编织出比五星酒店更踏实的人生赢家路?

01

2023年春天,王德明从机械厂退了休。他在厂里做了三十八年的车间主任,从年轻力壮到两鬓斑白,一眨眼就是大半辈子。

退休那天,同事们办了个简单的欢送会,厂长拍着他的肩膀说“老王啊,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可回到家,他却不知道该怎么“享受”。

李秀珍比他晚退休半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舍不得那些叫她“李老师”的孩子们。最后一天放学,几个学生送了她一束菊花,黄澄澄的,像她教书生涯里无数个明亮的日子。

“以后有空常来学校看看。”年轻的校长这么说,李秀珍点头答应着,心里却清楚,离开讲台的老师,就像离了水的鱼,再回去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就这样,两个忙碌了一辈子的人,突然之间闲了下来。

早上七点,闹钟依然准时响起,他们习惯性地一骨碌爬起来,却发现不用赶着上班了。王德明开始在小区的花园里种菜,李秀珍则跟着广场舞大妈学跳舞,两人都在寻找退休生活的新意义。

“老李家退休不到三个月,就去云南了,现在又去西藏,朋友圈晒得到处都是。”一天吃早饭时,王德明嚼着馒头含糊地说。

李秀珍探头看他手机上老李发的朋友圈——蓝天白云下,老李夫妇站在布达拉宫前,笑得像两朵绽开的花。

“人家有钱呗,听说儿子在深圳买了房子,老两口腰板硬。”她语气里有点酸溜溜的。

“咱怎么就没钱了?咱不也有一百来万存款吗?”王德明放下筷子,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再说了,咱儿子在广州不也挺好的,上次不还说要给咱换台大彩电。”

李秀珍叹了口气:“咱那点钱是养老的,哪敢乱花啊。再说小杨刚买了房,月供都还不过来,哪有闲钱给咱们添置东西。”这个话题就这么过去了,但心里种子已经种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王德明在朋友圈看到同龄人的旅游照片,心里就痒痒的。

有天看到老刘发了张开越野车的照片,下面一堆人点赞,评论说“老刘威武,退休了还这么潇洒”,他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一个月后的周末,儿子王杨带着儿媳妇回来吃饭。饭桌上,王德明突然说:“杨杨,我们想出去旅游一趟。”

儿媳妇张雯眼睛一亮:“爸,您跟妈终于想通了?我早就说您俩该出去走走,天天在家闷着多没意思。”

王杨却皱起眉头:“爸,您俩这么大岁数了,出去旅游不安全吧?跟团还差不多。”

“什么跟团,那叫旅游吗?人家都是自驾游,想去哪去哪,多自由。”王德明一口否决,“再说我这身子骨硬朗着呢,开车没问题。”

李秀珍本想说点什么,但看到丈夫难得的兴奋劲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吃完饭,王杨拉着父亲到阳台抽烟:“爸,您是不是攒了一辈子钱,现在想出去花花?”

王德明弹了弹烟灰:“也不全是。就是觉得,这辈子没出过远门,你妈教了一辈子书,我修了一辈子机器,是该享受享受了。”

王杨吐出一口烟圈:“那您打算怎么玩?”

“买辆好车,自驾游。听老李说,越野车最适合,去哪都不怕。”

“那得多少钱啊?”

“四五十万吧,咱存款够。”

王杨沉默了一会儿:“爸,我支持您和妈出去走走,但您得量力而行啊。您那辆捷达开了十年了,换辆二十万的车足够了,没必要整那么贵的。”

王德明摆摆手:“你别管了,爸心里有数。”

两天后,王德明拉着李秀珍去了4S店。李秀珍以为最多看看,没想到丈夫直接相中了一辆45万的越野车,当场交了定金。

她吓了一跳:“老王,咱存款也就一百来万,拿一半买车,是不是太奢侈了?”

“这不是奢侈,是享受生活。”王德明拍了拍车身,“听说这车抗造,能开十年八年的。咱以后周末带着孙子去郊外玩,多好。”

李秀珍听他提到孙子,也就不再反对。只是回家的路上,她忍不住问:“那旅游的钱呢?去哪儿玩?住什么地方?”

“别担心,我都想好了。一路住便宜宾馆,实在不行车上打地铺也行,关键是看风景。”王德明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自由自在的画面,“我们顺着长江走,一直到西藏,然后再往南到云南,最后从广东回来,顺便看看杨杨。”

李秀珍点点头,心里却打着小算盘:车花了45万,加上一路的油费、住宿费、餐费,起码得再准备15万,这一趟下来,他们的养老钱就要去掉一大半。但看着丈夫兴奋的样子,她又不忍心泼冷水。

接下来的一个月,王德明忙着给新车做保养、加装行李架、买帐篷睡袋,李秀珍则在网上查路线、订宾馆、做攻略。两人都很忙碌,却也很充实,好像回到了年轻时的样子。

临出发前一周,王德明特意去理了个发,还买了身新衣服。李秀珍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冰箱里的剩菜都倒掉了,好像要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告别。

“老王,你说咱俩这把年纪了,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李秀珍一边整理行李,一边问。

王德明笑了:“你等着瞧吧,这趟旅行会让你大开眼界。”

出发那天,儿子儿媳送他们到小区门口。王杨拍了拍崭新的越野车:“爸,一路小心,别开太快,有事就打电话。”

“知道了,你们放心吧。”王德明启动引擎,油门一踩,车稳稳地向前驶去,坐在副驾驶的李秀珍转头看向后视镜,儿子儿媳的身影越来越小,她心里突然有点不舍。

但当车驶上高速,迎面而来的风吹散了她的不安,她感到一种久违的自由和轻松。

“老王,你说咱俩这一路会有什么故事?”

王德明笑着握紧方向盘:“肯定全是好故事。”

谁也没想到,这句话会成为日后噩梦的开始。

02

第一站是苏州。王德明按照导航,把车开进了一家经济型酒店的停车场。

“两位是住店吗?”前台的小姑娘问。

“对,标准间,一晚。”王德明递过身份证。

“好的,198元,请问现金还是刷卡?”

王德明掏出银行卡,低声对李秀珍说:“比我想的还便宜呢。”

房间虽小,但干净整洁。李秀珍洗了个热水澡,躺在床上翻攻略:“明天去拙政园,后天去虎丘,大后天去周庄。”

王德明正在阳台上抽烟:“行,都听你的。”

苏州的三天过得很惬意。他们住在老城区,每天步行去景点,吃当地小吃,偶尔遇到有趣的小店就进去逛逛。李秀珍买了两条丝巾,王德明则挑了几包碧螺春,都不是贵重物品。

“你看,旅游也没那么费钱嘛。”临走那天,李秀珍算了算账,三天总共花了不到两千元。

“那是因为苏州离咱家近,开车来回没多少油钱。越往西走,开销肯定会大些。”王德明一边整理行李,一边说,“不过也不会太多,咱们不住贵酒店,尽量自己做饭,省着点花。”

第二站是黄山。开了一天的车,他们傍晚才到达山脚下。李秀珍在网上预订了一家农家乐,条件比苏州的酒店差多了——厕所在走廊尽头,热水时有时无,床板硬得像石头。



“这地方也太简陋了。”王德明皱着眉头看着四周。

“便宜啊,一晚才九十块。”李秀珍打开窗户透气,“咱不是说好了省着花吗?”王德明没吭声,只是闷闷地去公共浴室冲了个澡。

回来时,他一脸不高兴:“那浴室脏得很,地上全是头发,我洗了半天觉得更脏了。”

李秀珍安慰他:“就住一晚,明天爬完山咱就走。”

第二天一早,他们坐缆车上了黄山。山上的风景确实美不胜收,奇松怪石,云海日出,处处都是画境。李秀珍拍了好多照片,王德明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下山后,他们决定在山脚下再住一晚,第二天一早赶路。这次王德明坚持换了家条件好点的宾馆,两百五一晚,起码有独立卫浴和热水。

“还是这里舒服。”洗完澡,王德明舒服地躺在床上,“咱以后别住太差的地方了,省钱是应该,但也不能太委屈自己。”

李秀珍笑着点头:“行,都听你的。”

接下来的行程,他们逐渐放宽了住宿标准,从两百多升级到三百多,但总体还是控制在预算内,一路走走停停,经过安徽、湖北,最后到了湖南。

一个月下来,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旅行节奏,每天看不同的风景,住不同的地方,既新鲜又充实。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张家界。

那天下着大雨,能见度很低。王德明开车走了一天,又累又困,眼睛都睁不开了。

“老王,咱找个地方住下吧,明天再进景区。”李秀珍指着窗外一家酒店的指示牌。

王德明点点头,把车开向酒店。一进大堂,两人都愣住了——水晶吊灯、真皮沙发、大理石地面,处处透着奢华。

“这家好像挺贵的。”李秀珍小声说。

王德明也犹豫了:“要不咱再找找其他地方?”

正说着,一位穿着制服的服务员走了过来:“两位是住店吗?现在办理入住有优惠,标准间只要580元。”

王德明和李秀珍对视一眼,这个价格确实比他们预计的高很多。但看看窗外的大雨,两人又都累得不行,王德明最终点了点头:“好吧,就住一晚。”

房间比他们之前住过的任何一家都要豪华——超大的床,柔软的地毯,窗帘是电动的,浴室里有浴缸和淋浴,还有各种免费的洗漱用品。

“这也太舒服了。”李秀珍躺在床上,感觉自己陷进了一朵云里。

王德明泡在浴缸里,舒服得直哼哼:“早知道有这么舒服的酒店,咱前面何必受那罪啊。”

那一晚,他们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早上,他们去酒店的自助餐厅吃早餐。各种中西式早点应有尽有,王德明连吃了三个煎蛋,李秀珍则尝遍了所有的点心。

“这一晚上值!”吃完早餐,王德明心满意足地说,“比咱平时住的强多了。”退房时,前台告诉他们天气预报未来三天都是雨,不适合游览景区。

王德明有些犹豫,看了看李秀珍:“怎么办?要不就在这多住几天,等天晴了再去景区?”

李秀珍算了算账:“那就多花一千多块,你看值吗?”

“咱这不是为了舒服吗?”王德明一挥手,“就这么定了,再订三天。”就这样,他们在这家豪华酒店住了四天。虽然没能去景区,但酒店的设施足够他们享受——室内游泳池、桑拿房、健身房,应有尽有。李秀珍甚至去做了个spa,花了三百块,但她觉得很值,因为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

“老王,你说咱们是不是活该享受好一点的?”离开酒店那天,李秀珍问道,“咱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让自己过得舒服点。”

王德明点点头:“就是这个理儿。以后咱就住这种酒店,别再委屈自己了。”

从那以后,他们的旅行方式彻底改变了。原本计划的经济型酒店全部换成了四星、五星;原本打算自己带干粮,现在则改成了当地的特色餐厅;原本想省着花的心思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王德明甚至在朋友圈发了几张豪华酒店的照片,配文是:“退休了,享受生活”。

很快,评论区就热闹起来,老同事、老战友纷纷点赞留言。

“老王,没想到你这么会玩”、“羡慕啊,看来退休生活过得不错”、“下次我们也去,一起啊”。看着这些评论,王德明心里美滋滋的,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展示自我价值的方式——不是工作岗位上的成就,而是退休后的精彩生活。这种被人羡慕的感觉,让他上瘾。

李秀珍起初还有些担心开销问题,但看到丈夫这么高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她想,反正他们有一百多万存款,就算多花点,应该也花不完。

03

两个月后,他们到了重庆。这座山城的夜景让两人惊叹不已。王德明特意订了江景房,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两江交汇、万家灯火的壮观景象。

“老王,你看这夜景,多美啊。”李秀珍靠在阳台栏杆上,眼里闪着光。

王德明端着红酒杯走过来:“美是美,就是这房间贵了点,一晚1200多。”

“是贵了点。”李秀珍叹了口气,“咱这两个月花了不少钱。”

王德明拍拍她的肩膀:“别担心,咱们存款还有不少呢。再说了,钱是赚来花的,带不进棺材。”就在这时,王德明的手机响了。是老战友刘建军打来的。

“老王,听说你在重庆?我表弟在那边做酒店生意,你要不要去捧捧场?”

王德明一听来了兴趣:“什么酒店啊?”

“五星级的温泉度假村,在郊区,环境特别好。我跟他打过招呼了,说你是我老战友,他保证给你最好的待遇。”挂了电话,王德明就拉着李秀珍换了酒店。

刘建军的表弟果然热情,给他们安排了套房,还送了果篮和红酒。房间比他们之前住的任何一家都要豪华,光客厅就有四五十平米,阳台上还有私人温泉池。

“这也太奢侈了吧?”李秀珍有些不安地看着周围,“一晚上得多少钱啊?”

“别担心,刘建军说他表弟会给咱们打折。”王德明安慰道,但心里其实也没底。

晚上,刘建军的表弟请他们吃饭,席间不停地劝酒。酒过三巡,气氛热烈起来,王德明忍不住说起了自己的退休旅行计划。

“王哥,你这才叫会享受啊。”表弟竖起大拇指,“像你这样的贵宾,我们酒店有个'尊享会员'项目,预付十万元押金,以后住店全部八折,还可以积分换礼品。很多有钱人都办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王德明一听,有些心动。八折优惠听起来很划算,再说这么高档的酒店,成为会员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他还是犹豫了:“我得回去和老伴商量一下。”

回到房间,李秀珍一口否决:“十万块钱?开什么玩笑!咱们又不是天天住酒店,这不是打水漂吗?”

王德明也清醒过来:“你说得对,太冲动了。”

第二天一早,表弟又打电话来,说为了表示诚意,可以给他们打九折,只要九万块钱。

王德明再次拒绝,但心里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毕竟人家是老战友的表弟,又给了这么好的待遇.

离开重庆那天,他们在酒店前台结账。

“两位一共消费7800元。”前台小姐微笑着说。

王德明一愣:“这么多?我们不是才住了三晚吗?”

“您这边除了房费,还有SPA、健身教练、私人温泉服务等项目,都是单独计费的。”

李秀珍这才明白,那些他们以为是酒店免费提供的服务,其实都在悄悄计费。王德明脸色有点难看,但在前台小姐期待的目光中,他还是默默地刷了卡。

离开酒店后,李秀珍忍不住抱怨:“老王,你也太不小心了,也不问问这些服务要不要钱。”

王德明也很懊恼:“我以为是老刘表弟安排的特殊待遇,谁知道还要另外收费。”

“咱们得省着点了,这样下去存款迟早花完。”李秀珍提醒道。

王德明点点头,表示赞同。但接下来的行程中,他们的消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在成都,王德明买了一套价值五千多的茶具;在西藏,李秀珍买了一条两万多的藏红花项链;在云南,他们花八千块参加了一个私人定制的徒步团。



每次消费后,他们都会有短暂的愧疚,但很快就被新的景点、新的体验冲淡了。

王德明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看价格,只看体验。他在朋友圈发的照片越来越“高端”,从豪华酒店的自助餐到直升机俯瞰雪山,引来无数点赞和羡慕的评论。

三个月后,当他们到达四川稻城时,王德明去ATM机查余额,结果把他吓了一跳——原本一百多万的存款,如今只剩下不到四十万了。

“这不可能吧?”他又查了一遍,结果依然如此,回到酒店,他把情况告诉了李秀珍。

“花了这么多?”李秀珍难以置信,“咱们才出门五个月啊!”

王德明拿出笔记本,把这几个月的开销大致算了一下:车花了45万,住宿平均每天1000多,五个月就是15万左右,再加上餐饮、购物、景点门票、特色体验等,差不多花了60多万。

“怎么会这样?”李秀珍喃喃地说,“咱们原本预算的是20万的旅行费用啊。”

王德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要不,咱们提前回家吧?”

李秀珍却摇了摇头:“都走到这里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剩下的钱省着花,应该还够走完剩下的路。”

王德明松了口气——他还怕老伴会责怪他乱花钱。既然她都这么说了,那就继续吧。

可是,“省着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已经习惯了高消费的生活,再回到最初那种住经济型酒店、吃路边摊的日子,实在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王德明,他已经喜欢上了被人羡慕的感觉,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老王,要不咱们开始用信用卡吧?”有天晚上,李秀珍突然建议,“咱存款所剩不多了,但信用卡还有额度,等回家了慢慢还。”

王德明犹豫了一下:“这样好吗?”

“咱们也就是周转一下,回去就还上了。”李秀珍安慰道。

就这样,他们开始用信用卡消费。起初只是偶尔刷一刷,后来变成了主要的支付方式。每个月最低还款时,他们就从存款里取一部分,勉强维持着不逾期。

直到有一天,在西双版纳的一家奢华温泉酒店,王德明的信用卡被刷爆了。

“对不起,先生,您的卡已经超过额度了。”前台服务员面无表情地说,王德明感到一阵眩晕,赶紧掏出另一张卡,结果同样被拒绝。最后,他不得不用银行储蓄卡付款,这一刷,他们仅剩的十几万存款又少了一大块。

回到房间,王德明把三张信用卡摆在桌上,脸色铁青:“咱们欠了多少钱了?”

李秀珍打开手机银行查了查,声音有些发抖:“三张卡一共欠了十八万多。”

“怎么会这么多?”王德明难以置信,“咱们不是每个月都有还款吗?”

“咱们只还了最低还款额,利息一直在滚。”李秀珍解释道,“现在咱们存款所剩无几,信用卡又刷爆了,怎么办啊?”

王德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要不,咱们找儿子借点钱?”

李秀珍犹豫了:“杨杨刚买房,压力也不小。要不咱们卖车吧?”

“卖车?那咱们怎么回家?再说了,车才买几个月,现在卖肯定亏大了。”王德明反对道。

就在两人犯愁的时候,王德明的手机响了。是老李打来的。

“老王,听说你们在西双版纳?我和老伴儿正好也在这边,一起吃个饭呗?”

王德明本想拒绝,但又怕被看出经济窘迫,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晚上,两对老夫妻在酒店的中餐厅见面。老李一上来就炫耀他们刚买的劳力士手表,说是在泰国买的,比国内便宜一半。

“多少钱啊?”王德明故作轻松地问。

“三万多。”老李得意地晃了晃手腕,“国内至少六万。这趟泰国行光买表就回本了。”

王德明干笑两声,心里直打鼓。前两天他还看中一块表,价格差不多,但现在想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你们这一路玩得不错啊,听说刚从丽江来?”老李的老伴打量着李秀珍脖子上的玉坠,“这玉不错,云南买的吧?”

李秀珍下意识地摸了摸那块价值八千多的翡翠:“嗯,导游带我们去的一家老字号。”

“我们也去过那家店,价格公道。不过现在我们都跟旅行团走了,省心又省钱。”老李随口说着,拿出手机翻开朋友圈,“你看,这是我们上个月在欧洲拍的,那边的酒店比国内便宜多了。”

王德明和李秀珍凑过去看,心里更不是滋味。老李退休前只是个普通科员,比他们职位还低,现在倒是周游世界了。

“你们准备在这边玩几天?要不一起去泰国转转?”老李提议,“我们后天就去清迈,那边按摩特别便宜。”

王德明勉强笑笑:“我们计划有点紧,可能去不了了。”

“那真可惜。对了,这顿我请了。”老李大手一挥,“咱们认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在外地碰上,怎么也得我请一次。”

王德明想推辞,但又怕显得小气,只好点头接受。饭后两对夫妻告别,老李驾着他们的越野车扬长而去,留下王德明和李秀珍站在酒店门口,心情沉重。

“老王,咱们是不是该回家了?”回房间的路上,李秀珍轻声说。

王德明长叹一口气:“回吧,再这么下去就真的没钱了。”

他们决定直接驱车回家,一路再不住好酒店,吃路边小店。可现实很快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在回程路上,车突然抛锚了。

“怎么回事啊?”李秀珍慌了神。

王德明皱着眉头打开引擎盖,一股烧焦的味道扑面而来:“坏了,好像是涡轮坏了。这得修啊。”

他们叫来拖车,把车拖到最近的一家4S店。维修师傅检查后,面色凝重:“这个得换配件,至少一万五,还得等三天。”

“这么贵?”李秀珍惊呼。

“没办法,进口车的配件就是贵。”师傅耸耸肩。

王德明和李秀珍面面相觑,一万五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最后,王德明不得不刷了信用卡的临时额度,才解决了修车费用。

三天后,车修好了,他们迫不及待地上路。为了省钱,两人甚至不再住宾馆,直接在车里打地铺,吃最便宜的泡面。

“老王,你说咱这一路到底是怎么花掉那么多钱的?”某天晚上,两人蜷缩在车里,李秀珍忍不住问。

王德明沉默了一会儿:“都是我的错,太虚荣了。看人家住好酒店,我也要住;看人家发朋友圈,我也要发。结果钱没了,面子也没了。”

李秀珍拍拍他的手:“别这么说,我也有责任。明知道咱们负担不起,还由着你胡来。”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狼狈的归途。原本计划半年的旅行,最终在第七个月时草草收场。回到家的那天,他们几乎是松了一口气,仿佛终于从一场噩梦中醒来。

可噩梦才刚刚开始。

04

推开家门的瞬间,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七个月无人居住,家里的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凄凉。墙角结了蜘蛛网,阳台上的花早已枯萎,冰箱里剩的半根黄瓜干瘪发黑,卧室的床单上落了厚厚一层灰。

“先收拾收拾吧。”李秀珍放下行李,从柜子里翻出抹布。

王德明打开信箱,一摞厚厚的账单几乎要溢出来。他的手在发抖,一封一封地拆开——水电费、物业费、三张信用卡的对账单,还有几封银行的催款函。

“老婆,你来看看这个。”王德明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

李秀珍擦着手走过来,看到桌上摊开的账单,腿一软,差点坐到地上:“这...这么多?”

他们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三张信用卡一共欠款二十二万,其中一张已经逾期两个月,产生了高额罚息;存款只剩下不到五万;房贷还有十二万没还完。



最要命的是,他们每月加起来只有六千多的退休金,扣除基本生活开销,几乎没有还款能力。

“完了,这日子没法过了。”王德明颓然地坐在沙发上,整个人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岁。

李秀珍勉强打起精神:“别担心,咱们可以找亲戚借点钱,先把信用卡的钱还上,避免罚息。然后慢慢还。”

王德明摇摇头:“咱这辈子没求过人,现在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好意思开口?”

“那总不能坐等银行上门催债吧?”李秀珍急了,“就你这爱面子的毛病,这下可好,欠了一屁股债,看你以后怎么面子。”

王德明被怼得无话可说,只好点头同意先想办法借钱。

第二天一早,他们先去了王德明妹妹家。妹妹王小芳听说哥哥嫂子周游全国七个月,又是住豪华酒店,又是坐直升机看风景,眼里既是羡慕又是嫉妒。等王德明说出借钱的目的,她的表情立刻变了。

“哥,你当初买那辆破车花了多少钱?四十多万?那钱要是存着,现在也不至于找我借啊。”王小芳翻着白眼,“我家小明今年要高考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实在帮不了你。”

灰溜溜地离开妹妹家,两人又去了李秀珍的弟弟家。

弟弟李建国倒是爽快,当场拿出三万块:“姐,这是我的全部积蓄了,你先拿去应急,等我月底发工资再给你送点。”

李秀珍感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弟弟的手:“谢谢你,建国。姐一定尽快还你。”三万块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对于二十多万的债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给儿子王杨打了电话。

“爸,你们回来啦?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接你们。”王杨的声音透过听筒,满是惊喜。王德明干咳两声,吞吞吐吐地说不出借钱的事。

李秀珍见状,接过电话:“杨杨,爸妈遇到点困难,想跟你借点钱...”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妈,怎了?出什么事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