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市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护理发展路径,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优化服务体系、强化队伍建设、深化服务创新为抓手,推动护理事业全面提质升级,护理队伍建设、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核心指标均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多项创新实践成为全省标杆,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百姓健康福祉筑牢坚实根基,让健康保障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底色。
队伍建设—数量与结构双优
护士队伍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五年来,常德市通过定向培养、政策激励、职业发展路径拓宽等措施,实现护士数量与结构“双优化”。截至2024年底,全市注册护士总数达23055人,较2020年增长22.0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3.25人跃升至4.4人,医护比从1:1.24提升至1:1.26,长期困扰医疗系统的“医护比倒置”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为医疗体系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护士岗前培训
“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护士队伍。”常德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更为可喜的是,在结构优化方面,基层护理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人数从4654人增至8284人,增幅达78%。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比达到85%,专业化人才不断扩充。老年、儿科、产科、重症等紧缺领域护理覆盖率大幅提高,有效回应了多样化医疗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市护理管理人员培训覆盖率达89%,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率达94%,形成“老带新、专带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服务体系—模式与布局并进
从呱呱坠地、生病护理,到养老照料、临终关怀……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广大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针对群众就医痛点,常德市打出“资源下沉+服务延伸+智慧赋能”组合拳,构建起全周期、多层次的护理服务体系。
服务模式更智慧。全市13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上线中医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7大类30个项目,累计服务5682人次,将专业化护理延伸到家庭。湘雅常德医院创新推行“123456”护理服务口诀和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患者采血等待时间缩短40%;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病区结算中心下沉、门诊流动岗动态排班,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现实。
“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专业化护理延伸到家庭
资源布局更均衡。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龙头的护理专科联盟覆盖澧县人民医院等基层机构,通过专家驻点帮扶、技术推广、远程会诊等方式,带动区域护理同质化发展。五年来,联盟累计开展基层指导300余次,制定《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手册》等标准化文件,使二级医院护士与床位比提升4.2%,基层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重点服务更暖心。在老年护理领域,全市创建216家“老年友善医院”,开展老年综合评估和多学科协作,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超万次;安宁疗护实现“从无到优”,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省级标准病房,累计开展安宁疗护个案300余例,专科技术开展率达100%。
岗位管理—科学与人文并重
一顶燕帽,一生使命。常德市将管理创新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打造了一支有技术、有温度、有归属感的护理队伍。
岗位管理科学化。全面推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实施“三室一餐一休”保障政策,设立“护士睡眠日”,夜班护士休息权得到切实保障。市第一中医医院首创“10S”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可视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多家三级医院将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挂钩,临床一线护士绩效增幅达20%,晚夜班岗位吸引力显著增强。
职业发展多元化。专科护士培养体系日趋完善,五年累计输送300余名骨干参加省级专科培训,成立静脉治疗、伤口造口等20余个专业委员会。专科护理门诊实现“从有到精”,PICC护理、脑卒中康复等特色门诊年服务量突破10万人次,护理服务价值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5.12护士节”慰问活动
人文关怀常态化。全市建立“心灵书吧”等心理支持空间,开展“观影疗心”“减压工作坊”等活动200余场;护士执业环境满意度从75%提升至92%,离职率下降5个百分点。“5·12护士节”系列活动年均覆盖万人次,涌现出省级优秀护理案例40项,护理职业荣誉感空前提升。
事业发展—专业与特色齐驱
护理学科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常德市护理团队在省级临床护理实践案例竞赛中斩获一等奖2项,静脉血栓预防项目获省级大奖4项;护理科研实现国家级课题“零突破”,专利转化金额超百万元。市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获评“全省护理科普基地”,健康科普惠及50万群众。
开展学术交流
中医护理异军突起,成为区域医疗特色品牌。市第一中医医院牵头成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开展耳穴治疗、刮痧疗法等培训3000余人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中医治疗室,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率从30%提升至65%,打造了“中医护理进社区”服务品牌。
在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上,常德市各医院亮点频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进结算中心病区下沉等工作,湘雅常德医院推行标准化护理服务,均提升了服务质量。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逐步实现护理信息化管理,多家县级医院引进智慧医护管理平台。同时,加强护理交流与合作,开展50余场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医联体、医共体促进护理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形成多个城市医疗集团。
从量变到质变,从跟跑到领跑,常德护理事业发展量效同升,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添能助力,让健康保障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有力支撑。
来源:指尖新闻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