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至4月3日,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行,跨越3000公里路途,圆满完成了一场红色文化的寻访之旅。

为了这次特殊的文化寻访,炉霍县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从位于川西高原的炉霍县来到皖西革命老区,听老红军胡正先讲述红军在炉霍县休整的故事。

此次寻访,他们不仅让炉霍人民的深情问候穿越时空抵达108岁老红军胡正先的耳畔,更通过亲历者口述印证了炉霍作为“长征中转站”的特殊历史地位。



▲炉霍县红色文化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与老红军胡正先

历史回响:雪山草地铸就的历史丰碑

1936年3月,朱德总司令率领的近四万红军将士,在经历夹金山的生死考验后,于炉霍寿灵寺展开具有战略转折意义的休整。这段持续近半年的“炉霍时期”,见证着中国革命史上多个“第一”的诞生:长征途中四方面军首所党校在此建立,唯一综合性运动会在此举办,红四方面军首支骑兵师在此成立。

更值得铭记的是,正是在炉霍召开的系列会议,彻底扭转了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为甘孜大会师奠定基础。



口述实录:百岁老红军的深情追忆

在六安市胡正先家中,老红军虽已期颐之年,却清晰回忆起在红军总部通讯局的峥嵘岁月。

“那时的炉霍,战士们白天帮藏族老乡春耕,晚上就着酥油灯为二六军团的战友织毛衣。”当听到炉霍人民当年筹集500余万斤粮食支援红军、牲畜5万余头、数以万计的各类军需物资,多人担任向导和担架队员,13名有志青年参加红军时,老人眼含热泪:“这就是军民鱼水情啊!”



▲老红军胡正先(中)

文化寻根:红色基因的当代传承

此次调研不仅确认了妇女独立团、红军总医院等20余处红色遗址的存在,更挖掘出大量珍贵史料。

炉霍县文广旅局局长多吉向记者透露:“我们正在筹建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将重点打造‘红色记忆+非遗体验’的复合型研学线路,让郎卡杰唐卡描绘长征故事,用藏族山歌传唱军民情谊。”



▲工作人员与胡正先交谈

薪火相传:跨越八十年的红色纽带

据《炉霍县志》记载,当年有300余名红军战士因伤病留驻当地。1950年十八军进藏时,直接慰问了123名健在的红军遗属。如今,在炉霍县长征五一运动会遗址公园,每年都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系列活动》聆听“红军爷爷”的故事。

正如胡正先老人所言:“炉霍的雪山草地,永远铭刻着红军的足迹,更承载着民族团结的永恒记忆。”



记者手记

当无人机航拍镜头掠过炉霍草原,那些散落在雪山之巅的红色印记,正随着新时代文化保护工程焕发新生。从春耕互助到民族团结,从军事整编到政策创新,这段89年前的红色记忆,不仅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材。炉霍的红色火种,正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撰稿:红船融媒

摄影:冉浩良

统筹:李秀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