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时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好时节。连日来,在河南省三门峡灵宝烟区,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育苗棚内,嫩绿的“烟宝宝”茁壮成长;广袤沃野,农机穿梭,泥浪翻滚,一幅生机勃发的春耕生产图跃然眼前。

标准化生产 技术赋能育壮苗

“我的育苗工场有6个大棚,可供移栽2400亩烟田,目前烟苗无病无害、长势喜人。”灵宝市朱阳镇吴家垣育苗专业户李保成介绍说,今年育苗期间,他严格按照烟站下发的育苗技术规程,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操作。


工作人员为苗床喷洒水肥。李伟摄

苗好一半收。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紧扣“技术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目标,以“不栽5月烟,不采10月烟”为导向,扎实推进育苗管理。技术层面,抽调人员组建技术培训小组,下沉种烟乡镇为育苗户开展专项指导,确保其掌握技术、规范操作;管理层面,构建“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技术骨干驻点指导、网格员全程跟进”的网格化体系,线上动态监管、线下巡回督导,以闭环管控推动标准化生产精准落地,为培育优质壮苗夯实保障。

在五亩乡鱼村育苗工场,育苗户杜风林正在往苗池里补水。“今年烟苗长得好,多亏了烟草部门的悉心指导和精心服务。”杜风林介绍说,3月上旬寒潮突袭,烟草公司紧急调配增温设备,给烟苗架起‘保暖屏障’;前些天遭遇大风,服务小组第一时间赶来,逐棚排查加固,守护了烟苗安全。

机械化作业 减工降本增效益

寺河乡寺河村烟叶示范田,一辆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起垄机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进。机械所过之处,一条条笔直如线、垄体饱满的烟垄有序延展。

“以前起垄全凭经验,费时费力,垄体还容易歪斜。现在有了北斗导航,起垄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成本也省了不少!”站在地头,烟农侯洪刚不禁感慨道。


开展机械盖膜作业。李伟摄

为加快烟田春耕起垄进度,备战烟叶移栽,三门峡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通过协调专业合作社,迅速调配80余台农机投入作业,以机械化作业大幅提升烟田整地效率。同时,通过开展“赛马”选型,为山地烟区寻找合适的机型,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以前我都是用小白龙起垄,20亩烟田下来需要5天左右,现在只需要3天就全面完成,效率提高了一倍,且垄体全部达到了标准要求!”透山村烟农赵军辉说,这样的垄体疏松透气、保水保肥,有利于后期烟叶的早发快长。

在朱阳镇卢子垣的烟叶示范田里,烟农付海运正驾驶着新购买的覆膜机为烟垄盖膜。谈及机械化作业,他算了笔经济账:“以前人工覆膜每亩要付80元工钱,现在农机覆膜每亩只需30元。我这50亩地算下来,光覆膜环节就省下1500元!”

机械化不仅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更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为烟叶生产提质增效。

专业化服务 “指尖服务”解农忧

“‘金叶惠农’服务平台真是方便了,线上下单就有合作社专业服务队上门服务,不用再为农忙时节找不来人、找不到机械发愁了。”灵宝市朱阳镇烟农赵飞飞站在自家烟田边,边说边展示手机里已完成的服务订单。

三门峡市烟草公司自去年8月份推出“金叶惠农”平台以来,深受广大烟农朋友的青睐。灵宝作为三门峡的烟叶大区之一,“金叶惠农”平台更是让众多的烟农朋友享受到了便捷的“指尖服务”。据了解,仅去年烟叶收购季,烟农通过平台预约专业化分级服务达11.4万担,线上下单率突破70%。

李张记是一名种烟大户,常年种植烟叶200亩左右。在往年烟叶生产环节,用工难、用工贵、用机难等问题成为他的“心头病”。“尤其在农忙时节,周边村镇劳动力都被果蔬种植户高价抢走,眼看着自己的烟叶已经成熟,但就是找不来人和机械,很是急人!”李张记说,现在有了“金叶惠农”,这些难题都迎刃而解了。

“平台通过物联网整合全市人力和农机资源,智能分析各片区作业需求,引导合作社跨区域‘接单’,实现了合作社与烟农的双赢。”鑫源合作社社长任金禄表示,从“抢人抢机”到“智享服务”,“金叶惠农”平台用数字化重塑农忙生态,让烟农在指尖轻点间拥抱现代农业的便利。

春日暖阳下,起垄机轰鸣着划出笔直垄线,育苗棚内嫩绿的烟苗整齐排列,烟农们穿梭田埂间辛勤劳作,广袤田野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孕育出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王小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