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帮了大忙!"在兰考县考城镇便民服务大厅里,71岁的刘恩国老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样的暖心场景,正是考城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提质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镇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触角,将"群众跑腿"变为"服务上门",用"绣花功夫"织就政务服务暖心网。
三级联动构建服务体系,"家门口"办事成常态
"没想到在村里就能补社保卡,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中刘寨村71岁的刘恩国老人成为镇村联动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当工作人员发现老人行动不便后,立即启动"全程帮办"机制,从取号引导到窗口办理全程陪同,仅用3分钟就完成社保卡补办手续。这得益于考城镇构建的镇、村、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通过"窗口前移、服务下沉"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
该镇投入专项资金对50个村级便民服务站进行标准化改造,将社保认证、医保缴费等30项高频事项下放至村级办理。同步建立"帮办 代办制",由100名村级协管员、网格员组成"流动服务队",对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村级站点累计办理事项1.2万余件,群众办事平均少跑腿3.5公里。
智慧赋能提升服务质效,"特事特办"解民忧
"没想到躺着也能办身份证!"刚出重症监护室的郑平兰家属对窗口服务赞不绝口。面对特殊群体需求,考城镇创新推出"云端核实+远程办理"模式,通过视频连线确认当事人真实意愿,家属凭户口本即可代办。这种"特事特办"的人性化服务,已为87名卧床患者、残障人士解决办证难题。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该镇利用"e窗通智慧政务"平台,"兰事办"小程序,实现42项业务"掌上办"。针对老年群体保留传统服务方式,设置"银发专窗"提供大字版办事指南、老花镜等适老化设施。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压缩65%,群众满意率达98.6%。
党建引领擦亮服务品牌,"全时服务"不打烊
"周末也能办证,太贴心了!"视力一级残疾的王花老人在工作人员搀扶下完成残疾证办理后感慨道。考城镇便民服务大厅创新实施"365天不打烊"服务,党员干部带头组建"周末先锋岗",累计延时服务2600余人次。在党建品牌创建中,"党员示范岗"、"红马甲服务队"成为政务服务主力军。
通过"服务好不好,群众来打分"考评机制,将群众评价与绩效考核挂钩。建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以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6条,整改落实率达100%,涌现出"方言服务""手语导办"等特色服务项目,真正把"民有所呼"转化为"我有所应"。
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从"限时办结"到"即时办结",考城镇的政务服务改革始终跑在为民解忧的第一线。如今,50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如繁星点缀乡间,协管员、网格员穿行在田间地头,15个"政务服务驿站"进驻村级便利店,构建起15分钟便民服务圈。随着"自助服务一体机"在重点村全覆盖,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98项高频事项,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这张不断延伸的服务网络,正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温暖底色。(图/李德明 朱广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