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抢抓农时,紧盯农资供应、农机保障、科技服务、水利建设等关键环节,打出春耕生产“组合拳”,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执法人员在莲塘镇开展农资经营安全执法巡查。

农资打假护春耕 让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

“老板,这些种子的进货凭证请出示一下……”2025年开春以来,为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八步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区农资经营门店进行检查,重点查处假冒伪劣种子、农药、化肥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农资”。

“我们严把农资质量关,对全区200多家农资经营店进行全覆盖检查,并建立台账,确保源头可追溯。”八步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介绍。同时,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农户普及农资识假辨假知识,提高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5人次,执法车辆26台次,检查农资(种子、肥料、农药)经营企业196家次,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基地、种植大户)12家,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农机助力效率高 “铁牛”跑出春耕“加速度”

在铺门镇广袤的田地里,大型机械轰鸣作响,农户操控着机械在连片的田野里来回穿梭,平整土地、翻搅泥土、均匀插秧、施肥喷药……

“之前我是跟别人共用一台耙田机的,每到耕种的时候,农机不够用容易误农时,趁着国家还有农机补贴政策,我购置了一台履带式自走型旋耕机,春耕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了。”铺门镇福塔村水稻种植大户梁宪陆一边接受农机具核验一边介绍说,采购了新的春耕装备,他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

自2024年10月启动实施了2024—2026年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以来,八步区通过广泛宣传最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组织机具检修维护、加强春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等几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抢先抓早,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已经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71台,使用中央资金71.089万元。八步区各类农业机械拥有总量约42516台(套),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1.07%。


农技人员在铺门镇蔬菜育苗基地指导种植户科学育苗。

科技服务到田间 “把脉问诊”助增收

“秧苗要注意控水控温,预防立枯病……”在八步区铺门镇的蔬菜育苗场,农技专家陈秋香正在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育苗。

春耕期间,八步区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难题。同时,依托“智慧农业”平台,通过微信、短视频等渠道推送春耕技术要点,让农户足不出户也能学到新技术。

“以前种田全凭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产量提高了,成本还降低了。”种植户罗扬静对农技人员上门服务赞不绝口。截至目前,八步区举办各类春耕备耕技术培训106期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71万份,下乡技术指导1562余人次,为实现全年粮食稳定发展目标打好了坚实基础,科技赋能正成为八步区春耕生产的“新引擎”。


调集挖掘机进行应急清淤保障水源畅通。

疏通水利“毛细血管” 破解春耕“用水难”

4月17日,走进桂岭镇梅桂村粮食生产监测点,在断流已久的灌溉水渠中,一条硕大的水管蜿蜒连接到深入桂东河里的潜水泵,将潜水泵抽上来的水灌入水渠,再由水渠分流至干涸的田地,一旁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

“受干旱影响,梅桂村粮食生产基地200多亩农田缺水严重,村民插秧进度滞后。为此,我们第一时间协调供电部门,并购买抽水机、水管等设施进行24小时不间断抽水灌溉,确保每一块农田都能及时‘喝’上水。”桂岭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麦达远介绍。

为应对今春以来的持续干旱天气,八步区多措并举,积极协调各部门抗旱保耕。同时,指导村民利用现有水资源抽水灌溉,帮助村民解决春耕难题,着力保障春耕生产平稳有序推进。

据了解,去冬今春,八步区抢抓水利建设黄金期,投入资金9345余万元,先后开展合面狮灌区渠道建设及西干渠(马塘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水毁修复等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累计建设灌区渠道87公里,修复水毁工程6处,新建农田水渠68.87公里,改善灌溉面积近10万亩。同时,进一步加强水库、山塘蓄水和灌溉用水调度,全力保障春耕用水。(温智芝 黄晓刚 罗佳良)

来源:八步区委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