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讲库尔斯克战役的时候咱们说过,乌军整个战术集群的主力,其实是布置在苏梅州的;尤其是在战役后期乌军控制区被压缩到400平方公里的时候,更是如此。

因为在这样的控制区域内放不下几万大军,更别说大量装备、辎重都凑在一起等着俄军来炸了。

所以乌军当时的布置就是大部队在苏梅州,然后轮番前往库州战区作战;每个旅派出不同的规模的作战部队,承担相应方向的任务,再以本旅资源进行保障。

乌军战术集群的主力,至少要在俄军常规炮火的射程之外;而且为了减轻遭到俄军战术导弹、远程火箭炮的集中打击,还要尽可能分散配置。



所以我们看俄军在库州战役期间对苏梅方向乌军集结地的打击,多是在乌军预备发起新的进攻前,在苏梅林区预先编组时的战果。

而且俄军的纵深侦察能力就那么回事,在乌军强化“无人机反无人机”的战术下,还打掉了不少俄军的侦察无人机,这就使得俄军明明知道乌军的大部队就在苏梅林区,但却不好抓到。

不过不好抓到不代表全都抓不到,在有确切情报的情况下,俄军还是可以打一手的。



最近俄军便发现了乌军第47机步旅位于苏梅州科罗温齐村的一处集结地,然后搞了一波远程火箭弹和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联合打击。



科罗温齐村的位置很有意思,它不在苏梅城东的林区,而是在苏梅城西70公里外的H-07公路沿线,距离现在交战的区域更是超过了100公里。

如果是战斗部队的话,不至于离前线那么远,而俄军的侦察情报也显示这里是第47机步旅的一处指挥所,这就比较合理了。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这处指挥所不是俄军参战部队的无人机发现的,而是边防部门的侦察力量在纵深航空侦察时发现,并很可能结合了其他来源的情报最终确定了目标所属的番号。

至于为何是边防单位发现?

我们可以注意到,乌军指挥所虽然距离目前交战激烈的战区有100公里的距离,但是这里距离乔特基诺方向却没有那么远,大约是60公里左右。



乔特基诺方向曾是2024年乌军袭扰的点位之一,在本轮库州大战时,俄军还从这边的河流往回缩了一下,目前这个方向还有一小块区域的归属未能明确。

在乌军重点防御东侧的背景下,很可能对来自北侧的俄方侦察力量有所忽视。因此在俄军侦察无人机重点探测主要交通线时,就被抓住了。









俄军现在的情况是,相较于远程打击弹药来说,更加缺少准确的定位情报;如果后者能够解决,那么它还是不惜消耗弹药来解决对方目标的。

所以在科罗温齐村确认是乌军相对高级别的指挥所目标后,俄军进行了一轮远程火箭弹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的联合打击,总计消耗4枚弹药。

以俄方宣称的战果来说,总计打掉了5台通讯设备、5辆车,杀伤乌军指挥和通信人员约65人。









从监控画面看,弹药打得还是比较准的,不过具体的杀伤、摧毁数据当然还是战报宣称性质。

因为这种战果俄军自己是没办法下到地面去确认的,可能会是估计战果,也可能得到内线数据确认战果。

而在乌克兰方面,这种军事目标遭到打击后很难有相应的信息反馈。

所以我们能够确认的就是乌军一处位于主战线100公里、边境线最近60公里处的野战通信/指挥所遭到了俄军的一次准确打击。



而且第47机步旅这个番号大家肯定不陌生,在乌军将老牌部队一脚踢开后,这种重点建设的新军旅就成了乌军新的王牌。

现在不清楚遭到打击的这个指挥所属于第47机步旅的哪一级别,但指挥所能后移到这个位置的话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乌军为了减轻遭受俄军精确打击的威胁,普遍将指挥所后移;第二:第47机步旅已经从别尔哥罗德前线后撤整补,其余的部队很可能就在指挥所的周围村镇、林带内。

当然,俄军要想抓到这些乌军部队,还得大力提升下自身的“察打一体”能力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