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思萱啊,上海真的好吗?"母亲握着女儿的手,眼里浸满泪水,声音微微发颤。
林思萱低着头,努力抑制着自己的眼泪,轻声回答:"我也不知道,妈。中间人说他很好,有房有车,还给了二十万彩礼。"
母亲叹了口气,紧紧攥住女儿的手:"我知道你还小,可你爸病着,弟弟还要上学,我们...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她哽咽了一下,又强打起精神,"如果...如果他对你不好,你就回家,知道吗?妈永远是你的退路。"
思萱点点头,泪水终于模糊了她的视线。明天,她就要嫁到陌生的上海,成为一个素未谋面男人的妻子。恐惧与不安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她十八岁的心。
01
天空阴沉沉的,像是压在人心上的一块巨石。林思萱站在窗边,望着窗外陌生的城市轮廓,心里空荡荡的。十八岁,本该是花一般的年纪,却因为家人的决定,嫁到了这个遥远的城市,成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妻子。
思萱出生在朝鲜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为了二十万彩礼,将她嫁给了上海的男人张煜辰。
张煜辰比她大十六岁,是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虽不算大富大贵,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相当体面的职业了。思萱对这桩婚事毫无选择权,她只知道,这是改变家里境况的唯一途径。
从朝鲜到上海的旅程,是思萱人生中第一次远行。她先是乘坐飞机抵达大陆,然后又坐了近二十个小时的火车。火车上,车厢内拥挤不堪,空气闷热且混杂着各种气味。思萱坐在硬座上,身体随着火车的颠簸而摇晃,腰酸背痛,疲惫不堪。
她从未经历过如此长时间的旅途,加上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让她几乎无法入睡。她只能靠在窗户边,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默默祈祷这一切快点结束。在漫长的旅途中,思萱几乎没有进食,只是偶尔喝几口水。她的胃开始隐隐作痛,但为了节省钱,她不敢在火车上买昂贵的食物。
当火车终于抵达上海站时,思萱几乎站不稳了。她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内心充满了忐忑。站台上人头攒动,嘈杂的语言她一句都听不懂。她站在人潮中,像是被困在迷宫里的小老鼠,不知该往哪里走。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向她走来。那是张煜辰,她的丈夫。他比照片上显得更加成熟,眼角已有了些许皱纹,但眼神却温和而稳重。他伸出手,轻轻接过思萱的行李,用简单的几句朝鲜语问候她。虽然发音生硬,但却让思萱感到一丝亲切。
"你好,思萱。旅途辛苦了。"张煜辰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她,"喝点热水吧,上海的二月很冷。"
思萱接过杯子,捧在手里,感受着那份温暖。她轻声道谢,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张煜辰没有催促她,只是耐心地等待着,让她适应这陌生的环境。
上海的二月,寒冷而潮湿,与思萱家乡的气候截然不同。走出火车站,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思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张煜辰见状,立刻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身上。那是一件深灰色的羊毛大衣,宽大而厚实,散发着淡淡的烟草气息。
"车子在那边。"张煜辰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辆黑色轿车,"我们先回家,你一定很累了。"
思萱点点头,跟着他走向那辆车。坐进车里,暖气立刻包围了她,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车子缓缓驶入上海的街道,窗外的景象让思萱目不暇接。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霓虹灯闪烁不停,马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这与她生活了十八年的小镇完全不同,让她既惊叹又害怕。
"那是东方明珠。"张煜辰指着窗外一座高耸的塔型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有空我带你去参观。"
思萱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那座塔在夜色中闪烁着光芒,像是一颗巨大的珍珠,神秘而耀眼。她想说些什么,但发现自己的普通话太差,无法表达复杂的情感,只能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02
车子行驶了约半小时,最终停在了一栋老式公寓楼前。张煜辰告诉她,这是一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公寓,虽然不算新,但位置很好,离市中心很近。他们住在六楼,没有电梯,需要走楼梯上去。
思萱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步爬上楼梯。每一层都让她喘不过气来,但她不敢抱怨,只是默默跟着张煜辰的脚步。当他们终于到达六楼时,一个矮小的老妇人已经站在门口等候。那是张煜辰的母亲,思萱的婆婆。
婆婆的脸上没有多少表情,只是上下打量着思萱,然后用上海话说了几句话。
思萱一句也听不懂,只能尴尬地站着,张煜辰连忙用普通话解释:"妈说你看起来很瘦,要多吃点。"
思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用生硬的普通话说:"谢谢阿姨。"
"不是阿姨,是妈。"张煜辰纠正道,"在中国,丈夫的母亲要称呼为妈。"
思萱脸上一热,连忙改口:"谢谢妈。"
婆婆听了,脸上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侧身让他们进门。
公寓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客厅、厨房、两间卧室,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张煜辰告诉思萱,大的卧室是他们的,小的是他母亲的。婆婆已经住了十多年,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你先休息吧,明天再熟悉环境。"张煜辰体贴地说,"浴室在那边,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洗个澡,会舒服一些。"
思萱感激地点点头,拿出自己的洗漱用品,走进了浴室。温热的水流冲刷着她的身体,也冲走了一天的疲惫。
但当她望着镜子中陌生的自己,泪水还是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她不敢哭出声,怕被外面的人听见,只能咬着牙,默默地让泪水与热水混在一起。
洗完澡,思萱换上了干净的睡衣,轻手轻脚地走出浴室。客厅里,张煜辰和婆婆正在低声交谈,看到她出来,立刻停了下来。
"饿了吧?我热了点吃的。"张煜辰指了指桌上的饭菜,"先吃点东西,然后休息。"桌上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还有几样简单的小菜。
思萱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很饿,于是坐下来,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面条的味道和家乡的不太一样,但胜在热乎,让她冰凉的身体逐渐温暖起来。
吃完饭,思萱主动收拾碗筷,想要表现自己的勤劳。但婆婆摆摆手,示意她不用管,让她先去休息。思萱有些尴尬,但还是道了谢,跟着张煜辰走进了卧室。
卧室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一张双人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还有一个小梳妆台。张煜辰告诉她,梳妆台是前几天才买的,为了迎接她的到来。
"你的衣服可以放在这边。"张煜辰指了指衣柜的右侧,"左边是我的。如果空间不够,我们再买一个。"
思萱点点头,开始整理自己的行李。她带来的东西不多,主要是一些基本的衣物和一些家乡的小物件,用不了多少空间。
张煜辰坐在床边,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轻声问道:"还习惯吗?有什么需要的吗?"
思萱摇摇头,轻声回答:"都好,谢谢。"
"明天我带你去周围转转,熟悉一下环境。"张煜辰说,"我还找了一位老师,来教你普通话,这样你以后就能更好地和周围的人交流了。"
思萱感激地点头,心里却在想,真的能适应这里的生活吗?这个陌生的城市,这个陌生的家庭,这个陌生的男人,一切都让她感到迷茫和不安。
夜深人静时,思萱躺在床上,听着身旁男人平稳的呼吸声,心中五味杂陈。
她轻轻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家乡的景象,母亲的笑脸,父亲的叮嘱,还有分别时兄弟姐妹们的泪水。她悄悄地将脸埋进被子里,无声地哭泣,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来。
第2天, 思萱比张煜辰早起。她习惯了在家乡日出而作的生活,无法一下子改变。
她悄悄地下床,打算去厨房准备早餐,表现自己的价值。但她刚走出卧室,就看到婆婆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
"早...早上好。"思萱用生硬的普通话问候。
婆婆回过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然后点点头,也用普通话回答:"醒了?过来帮忙。"
思萱连忙走过去,看婆婆正在和面。她主动拿起旁边的蔬菜,开始洗菜切菜。婆婆看了她的动作,没有说什么,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认可。
没多久,张煜辰也醒了。看到思萱和母亲一起在厨房忙碌,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早餐很简单,馒头、咸菜、小米粥,但思萱已经很满足了,吃完饭,张煜辰告诉她,他已经请了一周的假,专门陪她熟悉环境。
"今天我们先在附近转转,下午老师会来教你普通话。"张煜辰说,"等你的普通话好一些,我再带你去远一点的地方。"
思萱点点头,心中对张煜辰的体贴多了几分感激。她换上了张煜辰前一天给她买的新衣服,一件红色的羽绒服,虽然有点肥大,但确实暖和。
他们走出家门,思萱第一次在阳光下看清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与夜晚不同,白天的上海更加繁忙,更加拥挤,也更加真实。街道上,人们行色匆匆,各自奔波于自己的生活。
商店、餐馆、银行、医院,一应俱全,让思萱有些眼花缭乱。
张煜辰耐心地带着她走过每一条街道,告诉她每个地方的名字和用途。超市在哪里买日用品,药店在哪里买药,银行在哪里取钱,一一指给她看。
思萱努力记下这些信息,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
中午,他们在一家小餐馆吃了午饭,菜的味道与思萱习惯的不同,但也不难接受。
张煜辰点了几道不辣的菜,考虑到她可能不适应上海菜的口味。思萱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心中的戒备稍稍放下。
下午,普通话老师如约而至。李老师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妇女,普通话标准,又懂得一些简单的朝鲜语,能够更好地与思萱沟通。她带来了一些基础的教材,准备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教起。
"今天我们先学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和家庭成员的称呼。"李老师说,"以后再慢慢学习更复杂的内容。"思萱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发音。虽然进展缓慢,但她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张煜辰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偶尔也跟着一起练习,让思萱感到温暖和支持。
课程结束后,李老师留下了一些作业,让思萱在空闲时间练习。思萱认真地记下了所有内容,决心要努力学好普通话,融入这个新环境。
晚上,张煜辰带思萱去了附近的一个小公园。虽然是冬天,公园里的树木大多光秃秃的,但仍有一些常青植物点缀其间。思萱蜷缩在羽绒服里,看着周围的景象,心中升起一丝安宁。
"喜欢这里吗?"张煜辰问。
思萱想了想,点点头:"很美。"
"春天会更美。"张煜辰说,"到时候,樱花会开,整个公园都会变成粉红色。"
思萱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想象着樱花盛开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张煜辰看着她的笑容,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一刻,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一些。
回家的路上,思萱看着街边的店铺和行人,忽然意识到,这里就是她的新家了,无论好坏,她都要学会接受,学会适应,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接下来的日子,思萱每天都跟着李老师学习普通话,同时也跟着婆婆学习做上海菜。她的进步很快,不仅是语言上,还有生活习惯和烹饪技巧上。婆婆虽然还是很严厉,但对她的态度明显缓和了很多,张煜辰看着她的适应和努力,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感动。
一个月后,思萱的普通话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她开始独自去附近的超市购物,甚至能够与店员讨价还价。这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
夜深人静时,思萱还是会想起家乡,想起亲人,她会悄悄地拿出手机,翻看那几张存放着的家人照片,思绪万千。但她没有表现出来,不想让张煜辰和婆婆担心,也不想显得不满足。
对于这个新家,思萱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虽然还有很多不适应,但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她知道,路还很长,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总会到达目的地。
03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思萱来到上海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里,她的普通话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还带着一点口音,却已能流利地与人交流。她也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甚至能够熟练地做几道地道的上海菜。
张煜辰对思萱的改变感到欣慰,他发现这个原本羞怯内向的女孩,如今已经能够独立地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也能自信地与邻居和朋友交流。他常常默默地看着思萱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满足和感激。
婆婆也对思萱的表现感到满意。虽然她从不会明确表达,但从她逐渐增多的笑容和减少的责备中,思萱能够感受到她的认可。尤其是当思萱烧出一手好菜时,婆婆会露出赞许的眼神,偶尔还会主动教她一些烹饪的小技巧。
尽管生活渐入佳境,思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并未减少。每当看到电视里播放关于朝鲜的新闻,或者听到某个旋律与家乡歌曲相似时,她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颤动,思绪飘向远方。
一天晚上,当张煜辰和婆婆都已入睡,思萱静静地坐在阳台上,望着远处的霓虹灯,思绪万千,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两年没有与家人联系了。
当初离开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约定好暂时不通电话,等思萱适应了新环境再说。但时间一天天过去,思萱始终没有鼓起勇气拨通那个电话。
她害怕听到家乡的声音会让自己更加思念;也担心家人知道她思念家乡会感到难过;更怕张煜辰和婆婆误会她不满足现状。种种顾虑,让她一次次地放下了电话。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思萱回头,看到张煜辰站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还不睡吗?"他轻声问道。
思萱摇摇头,勉强笑了笑:"睡不着,出来透透气。"
张煜辰走到她身边,也望向远处的夜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想家了吗?"思萱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个,她低下头,不知该如何回答。
"没关系,想家是很正常的事。"张煜辰温和地说,"我出差几天都会想家,更何况你离开家乡这么久了。"
思萱的眼眶湿润了,但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不想在张煜辰面前流泪。
"要不要给家里打个电话?"张煜辰提议,"这么久了,他们一定很想你。"
思萱惊讶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原以为张煜辰会不愿意她与家乡有太多联系,怕她会想要回去。
看出她的疑惑,张煜辰笑了笑:"别担心,我理解你的心情,家人永远是家人,无论距离多远,都割舍不断的。"
思萱感动得说不出话来,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张煜辰轻轻递给她一张纸巾,然后拿出自己的手机,递给她:"用我的手机吧,号码记得吗?"
思萱接过手机,手有些颤抖。她当然记得那个号码,那是母亲的手机号,在离开前,她将它刻在了心里。
深吸一口气,思萱拨通了那个遥远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久到她以为没人会接听了。但就在她准备挂断的那一刻,电话接通了,一个沙哑而熟悉的声音传来:"喂,哪位?"
"妈,是我。"思萱的声音颤抖着,眼泪再次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