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第一章:他失踪那晚,东莞下了暴雨

1. “老鼠”失联

1999年1月2日,凌晨2:10,南山·黑桃K

加代正在后厅喝茶,李正光走进来,脸色不太好看:“代哥,‘老鼠’失联了。”

老鼠,原名钟义明,是加代早年从哈尔滨带南下的兄弟之一,绰号得名于他精明、灵活、擅长打探消息和搞关系。这些年虽不当场头,却一直掌管南山夜场外围的“信息线”。

李正光递过一张被踩皱的传真:

【协查函:东莞厚街派出所请求协助寻找钟义明,疑卷入非法集资、伤人纠纷事件。】

“最后一次定位,是在东莞一家叫‘艺宫汇’的老夜总会。”

“进去之后,就没出来过。”

2. 加代:他做错事我来认,但他不能死在那儿

武猛听完就要带人开车过去:“我现在就撬了那帮东莞佬的门!”

加代摆手,脸色却沉了:“不能硬来。”

“我们在深圳可以横,在东莞,地盘不是咱的,尤其是——”

他看向李正光,后者低声补充:

“艺宫汇是原惠阳系‘曹记人脉’地盘,现在归‘惠义堂’改制后核心分部管理。”

“动他们,就等于和惠义堂开火。”

加代夹起烟,沉声说了一句:

“可老鼠是我兄弟。”

“他哪怕真做错了,也是我加代的人。人可以审,但不能死在别人地头上。

3. 东莞·老场子里的脏事

加代亲自带人南下,但这次不是带刀带兄弟,而是——带了一位“线人”:方警官,深圳市局的文化稽查组成员,半公开与加代私交不错。

方警官从夹层里抽出一张复印件:“这事可不简单。”

“老鼠”早前在东莞和一帮“文旅外壳公司”合作搞“夜场注资计划”,涉及非法集资800余万,背后实际洗钱通道指向澳门赌场转线公司。

“惠义堂那边现在不是单纯地方帮派,是‘半资本’结构,他们不吃面子,只认账本。”

“老鼠不是得罪谁,是踩了别人洗钱的账。”



4. 杀与不杀,只看那笔账能不能封口

加代到了东莞后没先去找人,而是订了一家废旧厂房旁的旅店,把队伍分三组:

  • 李正光去“艺宫汇”外围收消息,
  • 武猛盯住老鼠之前接触的几个所谓“文旅商”,
  • 加代本人——准备给“曹记老二”送一封“人情信”。

信里只有一句话:

“他要还账可以,我出手。但你们要他命——就是要我命。”



第二章:账中有命,带中藏杀

1. “那不是账,是命根子”

1999年1月4日 东莞·老邮政仓库

武猛带着人追踪老鼠原来的“合作人”之一——黄志铭,一个挂名“文化传播公司董事”的空壳头子。

黄志铭落网后,死咬一件事:

“我只是搭了人脉,他搞的融资我们根本没插手。”

“但他最后一次找我,是说要‘买保险’,说他手里有一盘带子,能护他命。”

“带子在哪儿,他没说,但他说,只要他出事,这东西一定会送出去。”

李正光听完一愣,回头对加代说:“这老鼠……不会是把咱这些年教的‘活法’,学得太透了吧?”

加代点了支烟,眼神沉得发亮:

“他是学得透。但有些账,是不能带着命去翻的。”

2. 惠义堂的账,是“人命账”

加代让方警官查了一条内部通道——1998年10月至12月期间,东莞惠义堂麾下“合润文化公司”出账8次,每次几十万,全部转入澳门某洗钱平台。

每次款项背后,附注是:“外包艺人文化包装项目。”

但实地追查下来,根本无“艺人”入驻、无演出、无广告记录——也就是说,这根本是空壳洗钱操作

“老鼠”手上的带子里,极可能拍下了某一场“账与人同时出现”的场面。

方警官低声说:

“这种带子,不能要命,也能灭门。”

3. 老鼠没死,但被吊在“水泥房”里三天

艺宫汇后院,有一间废弃的“调音室”,当年用于音响校对,后来变成惠义堂的私牢,也就是俗称的“水泥房”。

李正光收到内部线人发来的录像截帧——画面模糊但可辨人影,一个人被吊在铁钩上,嘴巴被布塞住,血从脚下滴到水泥地上。

再不救,就真变成一具“无尸命案”。

武猛拿着照片吼了句:“代哥,再不动手,兄弟真没了!”

加代点头,脸冷如刀锋:

“今晚,把录像真带送出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