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给弟弟一套婚房,他马上要结婚了。"亲妈站在我家门口,目光直视我,声音低但坚定。
我愣在原地,握着门把的手微微颤抖。三十多年不见,她就这样突然出现,开口便要房子。
我叫赵海洋,今年三十八岁,从小被养母李桂芝抚养长大。那是1986年的冬天,我刚满两岁,记忆还模糊不清。
那年冬天特别冷,北风呼啸着刮过县城的小巷。亲生母亲张丽华满脸憔悴,牵着我的小手敲开了远房亲戚李桂芝的家门。
"丽华,这是怎么了?"李桂芝一边招呼我们进屋,一边往火炉里添了几块煤,屋里顿时暖和了许多。
"桂芝姐,我实在没办法了。"张丽华哽咽着,摘下戴了多年的搪瓷手镯递给李桂芝,"能不能帮我照顾海洋一段时间?我去南方打工,等我有钱了就回来接他。"
李桂芝没有接那手镯,只是摸了摸我的头:"孩子不是东西,哪有这么交换的?你有难处,我帮你照顾孩子,不过你要答应我,等你条件好了,一定要回来看看他。"
张丽华连连点头,眼泪却止不住地流。当晚她就离开了,只给我留下一张照片,是她抱着我在县城照相馆拍的,背面写着"母子情深"四个字。
李桂芝当时三十岁出头,丈夫赵建国在煤矿事故中去世,膝下无子。养母把我当亲儿子,从此我就跟着她生活,改姓赵,叫赵海洋。
县城家家都不富裕,养母却从没让我饿过肚子。她在县城东街开了一家小小的食杂店,不过十来平方米,卖些挂面、酱油、火柴、肥皂这类日用杂货。
小时候,我常坐在店里的小板凳上,看养母忙前忙后。她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粗布衣服,麻利地用木舀子舀米舀面,用铜秤称糖称油。
"赵师傅,来两斤挂面。"
"桂芝,给我拿盒火柴。"
"小海洋又长高了,真像他爸。"
邻里街坊的闲谈声里,我的童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1992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同学们都有新书包,我羡慕得不行。回家路上,我站在百货商店橱窗前,盯着那个蓝色的帆布书包看了好久。
"妈,我想要个书包。"那天晚上我鼓起勇气说。
养母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历,轻声说:"再等两天,这个月卖的东西够本钱了,妈就去给你买。"
第三天下午放学,我背着个簇新的蓝色帆布书包回家,心里美滋滋的。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养母攒了整整一个月的钱。
那年冬天特别冷,养母怕我冻着,用布票换来的蓝布给我做了件棉袄。她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到深夜,粗糙的手指被针扎得全是小洞,却从不叫一声疼。
听邻居王婶说,养母年轻时也是县里有名的美人,追她的人能排到县城外。可自从我爸出事后,她就再没考虑过改嫁,一心扑在店里和我身上。
日子虽然清苦,但也有快乐的时光。记得1994年,全县城都在热议《渴望》这部电视剧。每到播出时间,养母就早早关了店,和邻居们挤在供销社大院看那台黑白电视机。
"刘慧芳真命苦啊。"养母看得眼睛都红了。
"哪有,她遇到了好男人刘全有啊!"王婶感叹道。
我那时还小,不太懂剧情,却也跟着他们一起笑一起哭。
1998年,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养母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天没亮就去市场买了最新鲜的菜,包了一锅香喷喷的饺子。
"海洋,你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日子就不会像妈这么苦了。"养母嘴上这么说,脸上却满是自豪。
那年下半年,全国掀起下岗潮。养母的小店生意也不太好做了,县城边上开了家"万客隆"超市,很多人都去那里买东西。
我劝养母也去找个工作,她却坚持守着那间小店:"这店是你爸生前留下的,我不能关。再说了,熟客多,大家都习惯了来这儿买东西。"
我心疼养母,周末经常帮她一起整理货架,清点库存。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养母把我的学费、生活费都攒了出来,从没耽误过。
2002年,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临行前一晚,养母拿出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沓沓用红绳扎好的钱。
"这是妈这些年攒的,你拿着,在省城遇到困难别硬撑。"她把布包塞进我的行李中,眼圈微微发红。
我知道,那是养母十几年来的血汗钱,是她省吃俭用,舍不得买件新衣服攒下来的。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让养母过上好日子。
大学四年,我勤工俭学,假期打工,尽量减轻养母的负担。毕业后,我留在省城一家外企工作,很快就有了不错的收入。
2010年,我在省城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虽然只有七十平米,却是我的小天地。养母来省城看我,眼中满是欣慰。
"妈,您搬来和我一起住吧,县城那小店太累了。"我劝她。
养母却摇摇头:"我在县城住惯了,那里有我的老朋友,搬来省城我会不习惯的。你好好工作,常回家看看就行。"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2023年,养母就要六十大寿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在省城事业有成,又换了套大房子,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我始终记得是养母的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我。思来想去,我决定送她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天,我特意从省城赶回县城。养母家还是那间老房子,虽然墙壁已经翻新过,但格局没变。院子里,她种的月季花开得正好。
饭桌上,我掏出一个红色的信封递给养母:"妈,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养母颤抖着手打开信封,里面是省城一套两居室的房产证,上面清楚地写着她的名字。
"这...这..."养母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
"妈,您辛苦大半辈子了,该享享清福。这套房子阳光好,周围有公园,离我家也近,您搬来省城住吧。"我紧紧握住她的手。
养母只是不停地抹泪,连声说:"傻孩子,傻孩子..."
就在这温情时刻,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女人站在门口。虽然三十多年未见,但那眉眼间的轮廓,我却一眼认出来——是我亲生母亲张丽华。
她穿着一件浅色格子衬衫,头发染成了栗色,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她的眼神有些闪烁,手指不安地绞在一起。
亲妈一进门就看到了桌上的房产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然后开口就是那句话:"给弟弟一套婚房,他马上要结婚了。"
气氛顿时凝固。原来她改嫁后又生了个儿子,如今弟弟要结婚,却无力购房。
养母脸色变了又变,眼里闪过一丝伤痛,最后只是轻声道:"海洋,你跟你妈先聊,我去厨房。"
看着养母佝偻的背影,我心里一阵酸楚。回过头,我冷冷地看着亲妈:"您找了三十多年,就为了这个?"
亲妈见养母走开,语气软了下来:"海洋啊,妈知道对不起你,可你弟弟小强不容易,在工厂做流水线,工资低。你看你现在条件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