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年第3期发布了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牵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与2020年版相比,《指南》在哮喘定义上,新增对哮喘相关炎症细胞,特别是固有淋巴样细胞的列举;新增不典型哮喘症状特点;哮喘的异质性描述中新增“内型”。诊断标准上,新增疑似患者的适用范围,并采用“拟诊路径”;启动诊断性抗哮喘治疗,提升哮喘诊断又不过度治疗;新增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路径图;新增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适用人群: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70%时,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而<70%时优先考虑支气管舒张试验;新增其他诊断方法:运动激发试验和特定过敏原激发;脉冲振荡技术可作为无法配合肺通气功能检测患者的补充检查。分期上,新增“临床治愈”的概念。

在慢性持续期的长期治疗方案上,《指南》更新哮喘患者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分为两条路径);在第2级治疗,对于季节性过敏性哮喘,新增建议在症状出现时立即开始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规律治疗或按需使用低剂量ICS-福莫特罗,并在花粉季结束后持续治疗4周;第3级治疗,增加在FEV1>70%预计值时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可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建议;第5级治疗,增加生物靶向药物如抗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的使用建议,增加阿奇霉素剂量和疗程。在重度哮喘评估方面新增气道炎症表型和内型相关内容。咳嗽变异性哮喘添加中医治疗方案,新增咳嗽优势型哮喘相关内容。妊娠期哮喘增加了生物靶向药物的使用建议,并增加了基于呼出气一氧化氮的个性化用药管理。将“月经性哮喘”的概念更新为“围月经性哮喘”,新增口服避孕药和(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潜在获益,新增对存在经前期焦虑的患者可酌情使用炔羟雄烯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