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对联一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既可以阳春白雪,又可以下里巴人,可谓是雅俗共赏,并且对联和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无论是节日,还是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对联的加持。

对联最早起源于唐末,明清的时候,对联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甚至可以和唐诗宋词想媲美,有学者认为,明清的对联比诗词的地位还要高,上到皇帝,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喜欢对对子这种娱乐游戏。



明朝的时候,有一位神童叫解缙,此子从小就十分聪明,五岁就熟读四书五经,七八岁就能吟诗作对,解缙十岁的时候,家里为他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并邀请了很多文人墨客,他们早就听闻解缙的才华了得,于是就有人想试探一下,便对解缙出了一句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这是一句典型的拆字联,冻和洒都是水字旁,一个是两点,一个三点。

此时下人送来一盘西瓜,解缙看到西瓜后便来了灵感,对出一句技惊四座的下联: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这句下联也是一句巧妙的拆字联,“切”字拆七刀,把“分”字拆八刀,前后呼应,堪称绝对。众人听到这句下联后都赞叹不已,表示神童果然名不虚传。



对联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忠实的粉丝,他们不仅为对联的传播和宣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给这些传统文化注入了很多新鲜的血液。

林悦然就是一名对联爱好者,她还是一名语文老师,小时候,林悦然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对联,林悦然都能信手拈来,读大学的时候,林悦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化专业,大学毕业后,林悦然去了乡村的一所小学支教,当语文老师。

支教的条件虽然很艰苦,但能把知识传播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林悦然心里觉得这是一件伟大的事,于是便下定决心,哪怕支教的时间到了,也要留在这里。



林悦然上课的方式深得学生们的喜欢,经常在课堂用对联来活跃课堂气氛,一次课上,林悦然出了一句上联:古今中外同日月,

这句上联非常有哲理,无论是时间怎么变换,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我们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太阳和月亮。

这时班长站了起来,对出了一句堪称绝妙的下联:天南地北共春秋。

此下联让老师都竖起了大拇指,各位网友对此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