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空气中,总带着些许湿润的墨香。青石板路蜿蜒入镇,白墙黛瓦间飘着书卷气,茶肆里的说书人正讲到梁祝化蝶,台下听戏之人一盏碧螺春喝完,不免如痴如醉。

乔家是这座镇上有名的书香门第,庭院里遍植桃李,春日花开时,粉白花瓣落满青砖地,倒像给地上了铺了一层织锦云霞。



乔家二老一生向善,待人温和,深受邻里敬重。女儿乔云裳是二老的掌上明珠,自幼耳濡目染之下,也成了有才之人。

乔云裳常常捧着话本,一读就是一整天,被书中才子佳人因诗词结缘的浪漫故事深深吸引。

到了乔云裳婚嫁的年纪,乔家二老开始为女儿婚事操心。

按照传统他们请来了媒婆,打算为女儿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只是乔云裳心中也憧憬着能拥有一段同样美好的爱情,并不愿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一次饭后她鼓起勇气,红着脸对父母说:“女儿听闻不少才子佳人通过诗词对联结缘,这样觅得的夫婿,才是志趣相投之人”。

“女儿也想通过对联招亲,寻一个能与我吟诗作对、心意相通的郎君。”

乔家二老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中虽有些担忧,但向来疼爱女儿的他们,最终还是点头应允。



乔家对联招亲的消息一经传开,那些平日里自诩有才的书生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招亲那日,乔小姐隐在湘妃竹屏风后,手中团扇轻摇,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抓耳挠腮的书生,清脆的声音响起:“小女子今日第一联考典故 ——汉宫秋月冷,昭君琵琶诉离恨”。

台下有人急得满头大汗,一位身着素色长衫的书生,身姿挺拔的男子庞子清起身,对出“秦岭暮云愁,苏武牧羊守气节”——既工整又暗含忠贞,乔小姐的指尖在扇骨上轻轻一叩。

接着第二联考意境她又出了第二联:“风摇竹影窗前舞”,此联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难度更上一层。

就在大家绞尽脑汁之时,庞子清那清朗的声音传来:“月映荷香院外飘。” 乔小姐心中一动,仔细品味,这下联对仗工整,意境优美,与上联相得益彰。



乔小姐并未立刻表露心意,她又出了第三联,“雪里红梅,三分傲骨七分艳”,满场寂静中,只听那书生朗声道:“风中绿竹,千节虚心万节坚!”

乔小姐听后,脸颊绯红,心中暗自倾心。经过这三轮对联比拼认定庞子清便是自己要找的如意郎君。

乔家二老见庞子清才华出众、举止文雅,也十分满意这门婚事。双方家长开始筹备婚礼,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乔小姐与庞子清顺利举办了婚礼,结为夫妻。

大婚之日,宾客们纷纷道贺,热闹非凡。深夜宾客散去,婚房的红烛将雕花木床照得通明。

乔小姐倚在拔步床上,指尖捻着半块龙凤喜饼,忽见窗外月光如水,院中桃李沾着露水,竟似要从窗棂里涌进来。



她灵感迸发,羞涩地对庞子清说道:“夫君,我还想再考考你,今日我再出一上联,你可愿对?” 说罢轻声吟道:“月下桃李承甘露。”

此上联描绘了月下桃李沐浴甘露的美好景象,既写眼前之景,又暗含新婚的甜蜜与幸福。

庞子清看着娇美的妻子,眼中满是爱意。他略作思索便温柔地对道:“花前鸳鸯沐爱河。”

这下联同样描绘了一幅浪漫的画面,“花前” 对应 “月下”,“鸳鸯” 对应 “桃李”,“沐爱河” 对应 “承甘露”,在形式上完美对仗。

上下联完美的将两人新婚的喜悦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融入其中,寓意着他们的爱情如同鸳鸯戏水,甜蜜又长久。

乔小姐听后,脸颊瞬间羞得通红,低头不敢看丈夫。庞子清见状,不禁笑出声来,轻轻握住妻子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窗外忽有夜风拂过,带着桃李芬芳的露珠跌碎在窗棂上。

庞子清将妻子发间的并蒂莲步摇取下,秀发如瀑布般流淌,真是美不胜收, 光彩迷人。

闺情蜜意弥漫在这静谧的夜晚,无需言语,彼此的心已紧紧相连。

--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