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春来阶砌,春雨如丝细”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武汉晴川学院国学大讲堂第二十七讲《春天的故事——世界读书日,吟诵春之诗》在教一213智慧教室开讲。董事长、校长汪彬,晴川书院院长李敬一带领晴川师生共赴春日诗书之约。
活动现场
“四月的晴川,樱花未远,书香已浓。”汪彬在开场致辞中,以杜甫“迟日江山丽”的壮阔、白居易“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烂漫、辛弃疾“春在溪头荠菜花”的恬淡为引,阐释书籍作为“时光琥珀”的价值——封存千年智慧,传递文明温度。他说:“阅读是‘与春天的私语’,能让灵魂在诗句中‘生根发芽’。”汪彬结合晴川校园“樱花落处新叶生”的春日图景,寄语师生,捧起一本书,无论是唐诗的豪放、宋词的婉约,哲人的沉思、史家的笔锋,都是在“为精神种下一片春天”——让浮躁在墨香中沉淀,迷茫在叩问中明晰,生命在经典中获得超越时空的力量。他号召大家,不仅要在今日讲座中聆听春之诗,更在未来岁月里,把每一天都读成动人的篇章,让晴川人永远与诗书同行,精神的春天永不落幕。
该校董事长、校长汪彬开场致辞
在发出“今天,你背诵经典了吗?”这一问后,李敬一以“人生代代无穷已”点明了春天的永恒主题。“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跟随春的脚步,寻觅春天的线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领略春的情意,拥抱春天的姿态;“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遵循春的嘱托,发现春天的奥秘。李敬一以古典诗词为脉络,对近五十首咏春诗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与鉴赏,串联起春日的文化意象,带领大家感受诗意的春天,并告诫同学们尊重生命,珍惜青春年华,铭记春天的故事,激发春天的活力,为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另一抹亮色。
李敬一带领师生共赴春日诗书之约
李敬一带领大家对咏春诗词所蕴含的哲理进行精读,细细品味其深刻韵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读《代悲白头翁》发出人生有限,宇宙永恒;红颜终白头,白头也曾红颜;珍惜红颜,尊重白头的三重感悟;“问春何苦匆匆?”读《水龙吟》感叹春去春来为自然之理,去无须惜,亦无须愁。“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读《卜算子》得出“花无百日红”的感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客观规律。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李敬一以南宋梅花尼的《梅花》作结,寄语晴川师生去寻找春天,享受春天,珍惜春天,创造春天,带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振奋与希望,不断砥砺奋进,书写个人成长章、家庭幸福章、事业发展章,努力歌咏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莫负春光,永远蓬勃向上。
讲座全程沉浸在诗词美韵之中,一首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把晴川师生一次次带进诗的意境,感受属于春天的美好,给予人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同学们在诵读中领悟了经典诗文的魅力,体验了心灵深处的激荡。(文/图 刘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