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草大家李时珍穷尽一生,著录药方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收集药物一千八百多种。
然而在他晚年,却从一位天竺神医的故事中领悟到惊人真理:原来治病救人,真正需要的药物竟然只有三味!
这个发现让他感慨万千,也让他对医道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三味药究竟是什么?为何能包罗万象?
万历十年,江南雨季。
李时珍正在草堂中整理药材。几十年来,他走遍名山大川,搜集了数不清的药方。案上堆满药草,角落里摆着未完成的《本草纲目》手稿。
"先生,有贵客求见。"童子在门外禀报。
李时珍放下手中的药材,迎出门去。只见一位身着异域服饰的老者站在院中,正在打量着院子里种植的药草。




"在下李时珍,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老者转身,面带微笑:"贫僧迦叶,从天竺来。听闻先生精通医术,特来讨教。"
李时珍一听是从天竺来的高僧,连忙恭敬地将他请进草堂。
"大师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迦叶环顾四周,看着满屋的药材说道:"李先生搜集了这么多药材,想必治好了不少病人吧?"
"不敢当。"李时珍谦虚地说,"只是尽己所能,救死扶伤罢了。"
迦叶点点头:"我听说先生正在编撰一部医书,不知进展如何?"
李时珍叹了口气:"已经写了二十多年,收集了近两千种药物,记录了近两千个方子,还在继续完善。"
"两千种药物?"迦叶笑了,"李先生,你可听说过天竺的耆婆神医?"
"耆婆神医?"李时珍眼睛一亮,"久仰大名!据说他医术通神,起死回生。"
"不错。"迦叶说,"你可知道他一生只用三味药?"
"三味药?"李时珍吃惊地说,"这怎么可能?天下病症繁多,三味药如何能治百病?"
迦叶不答,反问道:"李先生认为,人为什么会生病?"




李时珍思索道:"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是风寒暑湿侵袭,内伤是七情六欲所致。"
"说得好。"迦叶点头,"那你认为,治病应该治标还是治本?"
"自然是标本兼治。"李时珍说,"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迦叶又问:"那么,什么是病的根本?"
李时珍正要回答,忽然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说:"莫非大师指的是..."
迦叶打断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很多年前,有个富商得了重病,请遍名医都治不好。最后找到耆婆神医,你猜耆婆用什么药治好了他?"
"请大师明示。"
"一碗白米粥。"迦叶说。
"白米粥?"李时珍惊讶地说,"这也能算药?"
"这位富商好吃美食,经常暴饮暴食,导致脾胃受损。"迦叶解释说,"耆婆让他只喝白米粥,调理一月,病就好了。"
李时珍若有所悟:"原来是通过调理饮食来治病。"
"不错。"迦叶说,"耆婆常说:'病从口入,药从口出。'很多病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
"大师说得对。"李时珍说,"我也发现很多病人都有饮食失调的问题。"
迦叶又说:"我再给你讲个故事。有个大臣整日忧郁,茶饭不思,请耆婆治病。你猜耆婆用什么药?"
"不知。"
"一支羽扇。"迦叶说。
李时珍更加困惑:"羽扇也是药?"
"这位大臣因为朝廷政事烦心,整日郁郁寡欢。耆婆送他一支羽扇,叫他每天去山间散步,看花赏月,扇扇风。不出半月,郁症痊愈。"
李时珍恍然大悟:"原来是通过调节心情来治病。"




"人的很多病都是由心而起。"迦叶说,"心病还需心药医。"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村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李先生,救命啊!我儿子发高烧,请您快去看看。"
李时珍正要起身,迦叶拦住他说:"不妨让我去看看。"
来到病人家中,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躺在床上,面色通红,呼吸急促。
迦叶摸了摸男孩的额头,又查看了一下舌苔,问道:"孩子这两天都吃了什么?"
"昨天在山上玩,捡了些野果吃。"男孩的母亲说。
迦叶点点头:"去打盆温水来。"
等水拿来后,迦叶让男孩喝了几口,又用温水擦拭他的身体。不一会儿,男孩的体温就降下来了。
回到草堂,李时珍惊叹道:"大师医术精妙!只用清水就退了高烧。"
迦叶笑道:"这哪是什么医术。孩子是因为吃了生冷的野果,又受了风寒,所以发烧。用温水帮助他排出体内的寒气就好了。"
李时珍若有所思:"大师,您刚才说耆婆神医一生只用三味药,不知是哪三味?"
迦叶对李时珍说:"这三味药,就在眼前,可惜世人都视而不见..."他的话还没说完,一阵清风吹过。
正当李时珍准备追问时,迦叶尊者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他看着满院子的药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看到了什么惊人的景象。
"李先生,你可知道为什么世上的医者越来越多,可人们的病却越来越多?"迦叶尊者的声音低沉而悠远,"那三味神药,就藏在这天地万物之中,可惜世人都在追逐枝末,却忘记了根本。这不仅是一个医者的困惑,更是整个医道界千百年来都未能参透的至理..."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深深地看着李时珍,仿佛要将这千年的医道智慧都倾注在这一刻。
李时珍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停止了,等待着这位天竺神医揭开这个惊天动地的秘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